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治愈系文豪?不,是致郁啊! > 第144章 《龙族Ⅰ:火之晨曦》

第144章 《龙族Ⅰ:火之晨曦》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开局忽悠校花,自己是神豪 都重生了,拯救偷窃校花很合理吧 新婚夜,我的老公换人了! 京极家的野望 只为在最美好的时光遇见你 阴影财团 都市百美录 穿越七零,清冷军官秒变小狼狗 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 神宇苍穹

其实现在这个时代,有关于杂志社的约稿,这其实还比较少见? 时代在变,阅读手段也在变。 在习惯了信息化,碎片化的阅读之后。 大家似乎很难沉得下心来,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书? 就拿江海的新作《许三观卖血记》举例。 从质量上来说,《许三观》绝对属于是传统严肃文学领域,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作为先锋纪实文学的集大成之作—— 不论是书中想带给人的思考,又或者是想要读者从阅读之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许三观卖血记》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直接拉满! 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传统纪实文学领域,不可多得之优秀佳作!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相当之一部分人群,对于这本书看不下去。 至于原因,倒也简单—— 其一,这书太悲,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让人着实是有些看不下去! 其二,文化素养不高的人,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根本就读不明白!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现如今这个碎片化信息阅读时代—— 有几个人能安安静静沉下心来通读完一本书的啊? 看着邮箱里一家名为《青春前言》杂志社给自己发送过来的约稿函件,江海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青春伤感文学题材约稿?” 虽然现如今的大环境的确是比较浮躁,但是,这其中显然就不包含一個团体—— 那就是学生群体! 成年人,迫于生活压力需要工作,所以这才导致他们抽不出整片的时间来看书。 但是,学生明显就不一样啊! 学生的本职是什么? 是读书! 是学习! 相较于碎片化的信息化阅读,大多数人在学生时代,其实更能沉下心来,从头到尾安安静静的去通读完一本书!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都已经到了信息化时代,在纸质传媒普遍落寞的时代—— 还能有杂志社能在这个竞争激烈而又残酷的时代存活下去的原因? 因为学生被关在学校里,他压根就不能用手机! 其实在这之前,江海也不是没有想过,把《许三观卖血记》这种题材的悲剧著作—— 往学校里推广! 但是,的确也是非常之无奈,类似于《许三观卖血记》这种现实题材的著作—— 是真的没办法引起正值青春期,心怀远大抱负和理想学生们的共鸣! 这些正处于校园,初三、高三的学生,他们这其中大一点的学生也就十七八岁的年纪. 你朝这样一个年龄段的学生,讲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位名为许三观普通老百姓的悲惨人生? 这怎么可能代入得起来? 我都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残酷,你让我在书里,代入许三观那悲催而又沉重的一生? 这明显就不现实! 也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无奈之下,江海才能把《许三观卖血记》的主力战场,放在全国各大书店。 《许三观卖血记》针对的读者人群,是饱经沧桑而又早就经历过社会毒打的中年人! 《感天动地窦娥冤》针对的读者人群,是那些年过花甲,不喜欢看书学习,而又非常喜欢看戏剧戏曲的老年人! 既然中年人,老年人都已经成为了江海潜在的目标读者,那江海的下一个目标—— 自然就是未出社会,心怀善念,对这个世界抱有诚挚期望与祝愿并且还拥有大好青春年华的学生少年! “既然要致郁,那肯定得包圆。”也不知道为什么,江海看着有关于杂志社的约稿函件,莫名就有些兴奋,“钱不钱的无所谓,最主要是,我这人就喜欢写书” 尝试着去联想一下这幕情景—— 一个幸福美满家庭里。 爷爷奶奶听着《窦娥冤》的戏剧戏曲,哭得泪流满面。 还在大学里任教的父亲,也属于是高级知识分子,手里抱着一本《许三观卖血记》,手上的烟是一根接着一根,根本就停不下来。 而这个时候,刚上初中的孩子,偷偷在学校里偷看江海在杂志上连载的青春伤感类题材,黯然神伤. 一想到这幕情景,江海莫名就有些兴奋? 倒也没有怎么犹豫,江海果断通过邮件里留下的联系方式,联系上了《青春前言》杂志,负责约稿的主办编辑: “莫主编你好,我是江海.” 杂志社约稿,和网文这种站的投稿,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一般来说,能让杂志社主编主动上门约稿的作者,在业内都是颇具名气的实力作者。 很明显,在发售了《许三观卖血记》以及《人间失格》这两部著作之后—— 江海已经拥有了让编辑主动上门约稿的资格。 《青春前言》,是一家集青春纪实文学,青春伤感文学为一体的短篇类别杂志社。 它们主攻的目标读者,是13岁到18岁年龄段,正值青春期且易碎敏感的学生群体。 在青春伤感文学这一块—— 《青春前言》在国内,还算是颇具名气? 之前火遍全国的《花火》《爱格》《最》期刊杂志,就属于是《青春前言》的前身。 伴随着国内大量杂志社的倒闭,《花火》《爱格》等描述青春伤感类文学题材的期刊,在国内消失不见。 《青春前言》及时嗅到了市场泡沫的破裂,在杂志社即将倒闭之际,及时引入了包括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内的一系列知名作家,专注于青少年儿童启蒙板块,和原本下沉的文学市场进行彻底割裂! 也正是基于这一系列操作,令得《青春前言》避免了和《花火》《爱格》一样倒闭的命运,正是因为牢牢抓住了青少年文学启蒙板块—— 这才让它们在这个残酷的文学市场里,生存了下来! 不过,生存归生存,伴随着童话大王郑渊洁等一系列知名作家的隐退。 现如今《青春前言》,急需求变! 一间规模不算大的杂志社内。 总编办公室。 负责人莫主编手里叼着一个烟斗,正一脸愁容地听着手底下人做工作汇报: “郑渊洁老师连载的《金手指》《生化保姆》,已经在下个月,宣布完结。” “另外,肖洪涛老师连载的中短篇启蒙《绿林》《他和她》,完结时间也会在这两天” 不论在什么时候,杂志社或者文学期刊的创办,始终都是质量为王! 莫主编很明白,《青春前言》之所以会在这个残酷的市场存活下来,不像其他杂志期刊一样被市场淘汰。 就是因为它们手底下掌握了这个市场上最为优秀的一批作者! 靠着这批作者,所创作的优质内容,它们才得以在这个市场生存下来,苟延残喘. 可是,人力终有尽,伴随着相当一部分优质创作者的退出。 再加上郑渊洁、肖洪涛等一系列台柱子作品的完结。 《青春前言》的每期印发销量,几乎都在以一个难以避免的颓势,疯狂骤减. “上季度销售,相较于往年同期,同比下降13.23%个百分点” 《青春前言》期刊的发售模式,就有点类似于当初的《绘》《故事会》,每一期都会推出两到三部连载的大长篇,靠这些连载的长篇,吸引固定人流,然后在这之间,穿插各种各样的插画插图,趣味短篇. 在这之前,《青春前言》靠着这么个打法,过得还算是不错? 靠着好几位名家老师连载的长篇,吸引过来人流,然后再在这其中加上各种各样的趣味故事. 这引得了不少学生读者的青睐? 而正是靠着这么一套模式,《青春前言》从最开始每期十几万册的发行量,一度突破二十万册,五十万册,甚至于巅峰时期一度突破了惊人的七十万册. 这样做,好处的确是显而易见? 靠着名家名篇吸引过来的人流人气,这让不少学生成为了《青春前言》的忠实读者! 有关于《青春前言》的每期宣发,几乎是每期必买! 可是,这样做的弊端,同样也显而易见! 一旦吸引读者,勾着读者的长篇连载完结,势必就会引得杂志期刊的每期销量,疯狂暴跌! 随便举个例子—— 当初金庸老爷子的武侠《神雕侠侣》,是在一档名为《明报》的杂志期刊上连载,当初《神雕侠侣》在连载之际,《明报》可以说根本就不愁销量,一度成为香港地区最受读者欢迎的期刊! 可是,当《神雕侠侣》宣布完结之后,《明报》的销量几乎就是在以一个难以挽回的颓势,疯狂骤减! 说白了,读者们就是冲着《神雕侠侣》才来买的《明报》,既然《神雕》都已经完结,那大家还有什么继续买《明报》的必要? 而现在—— 《青春前言》所面临的就是和《明报》一样的处境! 伴随着郑渊洁、肖洪涛等一众老师作品的完结,如果不能在他们正式完结之前,找出一两部可以替代他们的连载长篇. 那想必,《青春前言》的销量,还是会在现有基础上疯狂暴跌! 这几日,准确来说,是这段时间! 为了找寻出能够替代这些老师的长篇作品。 莫主编殚心竭虑,疯狂和国内排的上号的这些个作家—— 联系,约稿。 写作,是一件很耗费心神的事。 不少作家在得知莫主编的来意后,都对于莫主编的邀约,表示了拒绝。 有时候写长篇连载这种东西,不是说你想写,它就能写出来的。 你要说花大价钱让大家投稿? 这肯定没问题。 只要钱到位,那想必绝大部分作者都不会拒绝。 但是,在没有那么多钱的情况下,你还想要让大家为你们《青春前言》,专门定制一版针对学生读者的青春读物? 并且还是大长篇? 这,怎么可能! 先不提这玩意儿有多难写,要是一个写不好,再给自己名声搞臭了 这岂不是得不偿失? 也正是由于要求太过严苛,这就导致莫主编在和这些作者的约稿之下,屡屡碰壁。 “唉”正当莫主编长叹口气,一筹莫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之时。 突然间,他的邮箱里,收到了一封回信: 【尊敬的莫主编,您好,我是江海!】 【这是我新书《龙族:火之晨曦》开篇六千字开头,请您审核一下能否如约过稿,附上简略大纲链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616/293347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616/2933479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