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考成法与彻查田亩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逼我当渣男是吧?我偏不 老实人逆袭2003 盛夏光年 废土种田后,我在安全区横着走 玄学真千金只争家产,哥哥们跪求她争宠 修仙便利店 美漫世界大魔头 山里汉的特工妻 末日生存:一切从囤积物资开始 大乾:开局朝廷发老婆啦
【当初朱元璋规定,户口和土地都登记在黄册和鱼鳞册,也就是额定的税收。】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官僚懒政,有些土地被买卖时不一定及时登记,开荒的土地不一定登记在册。】
【甚至有的人升天几十年,名字依然在黄册上。】
【这就让官府的记录和实际情况不符。】
【弹幕:鱼鳞册形同废纸】
【弹幕:武宗疯狂想掌握兵权就是想和文官彻底来个翻脸清查,只是……老道士后面那么怂也是情有可原的】
【弹幕:老道士可不是一开始就那么怂的,只是练得身形似鹤形,不怕宫女勒脖颈】
夏雨雪看到这行诗的瞬间就笑了出来。
而坐在蒲团上的嘉靖皇帝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他真的被勒过脖颈,差点就死了。
不过天幕上也并不只是在调侃自己,也给自己整顿文官们提供了绝佳的理由。
要想推动工业革命,发展科技,那就必须要将官场整顿。
至于怎么整顿?
很好办,让那些官员们再去清丈土地,编写鱼鳞册与黄册。
还要重新整理历代史书记载,重新审理各地案件,重新审计朝廷历年来各项预算开支。
对了,后宫也要梳理几遍。
反正就是不能让他们闲下来。
一闲下来就要作妖。
然后明天他还要召开大朝会,从凌晨四点一直开到下午四点,天天这么干,多累死几个老家伙就好了。
谁要是敢劝谏不要开大朝会,那就是奸佞!
……
大唐。
已经被迫重振旗鼓的李隆基叹了口气。
压根不用想,他大唐现在的状况比大明要差多了。
而且后世的那个大明没有五姓七望这种量级的门阀,朝廷中央的权力还是很大的。
要是让李隆基知道,后世明朝穆宗隆庆皇帝派海瑞去清丈徐姐侵占的土地,他还不知道得羡慕成什么样呢。
竟然能派人去查,他大唐想查都查不了。
【比如说黄册记录十亩地,但实际上他们家可能开荒了五十亩,而他们家只需要按这十亩地交税。】
【弹幕:统计学魅力时刻】
【弹幕:《生不增死不减》】
【但明代的户籍制度本身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比如你是军户,那你儿子和孙子,必须有人做军户。】
【是的,这是封建主义的合法世袭,完全不需要暗箱操作。】
【弹幕:军户都还算好的了,最难绷的是医生也是世袭的】
【弹幕:这很惨的,在明朝当军户】
唐朝初期折冲府里的府兵们有些不解。
他们许多人家中邻居还羡慕他们能去当府兵呢。
苦是苦了点,但打胜仗了能分到钱财啊。
【总之,此时张居正与明廷所面对的矛盾,是:逐渐匮乏的牛马税基,与日益膨胀的贪官蛀虫、皇室宗亲、地方乡绅(读书人)之间的矛盾。】
【大家都知道,税收这个东西就像爱情一样,你不去追,就要被别人追。】
【弹幕:不得不说,这次是真一样】
【弹幕:摊丁入亩的优越性】
【弹幕:数字化的重要性】
【考成法!】
【为了缩小规模和提炼精华,张居正制定了考成法。】
【或者说,业绩KPI。】
夏雨雪傻乐起来。
不过她也没几年好乐的了,等她毕业了,也会感受到被KPI支配的恐惧。
【他给每个官吏一份账簿,上面列出来这个官员要做的事,每完成一件就要找上级核销一件。】
【但如果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那就是这个官员不称职,要被淘汰。】
“此法竟然如此刻薄寡情!”一个官员恨得咬牙切齿。
“是极,如此刻薄寡情之人,丝毫不顾及你我读书人之艰辛!”另一个官员附和道。
即使他们不是明朝的官员,但对于这种“邪恶”的制度,依旧深恶痛绝。
谁知道哪天他们的皇帝也想搞这套制度呢?
而在大明,考成法的提出者,内阁首辅,大明朝真正的摄政王,戚继光的提携人张居正,则微笑地抚着胡须。
(这里好像站不下这么多人)
这正是他思索良久,才最终拿出来的解决官员懒政的方法。
【在如此鞭笞之下,一方面裁撤了许多上班看作者菌小说的混子;】
【另一方面又强迫剩下的官员更加卖力的干活。】
【干啥呢?】
【开源(彻查田亩)】
【弹幕:天宝】
看到这,朱元璋总算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才对嘛。
就该把那些整天不干活混饭吃的混子给革职,不过这张居正也不够很辣。
要是让他来,就给那些革职的官员判个贪污国朝饷银的罪名,然后再剥皮实草以儆效尤。
不过既然这视频开头举的那个例子和现在的事情有什么关联吗?
【张居正的思维是这样的——】
【想富国强兵,首先要知道自己有多少家底。】
【所谓家底,也就是能利用的资源,也就是人力、土地。】
【因此,无论朝廷想要多少资源,首先得看所拥有的土地能长出多少资源。】
【弹幕:商鞅:多少年了,还在走我的老路】
【弹幕:秦国:这我熟】
【弹幕:秦虽二世,秦制万年】
【比如说朝廷想要一百斤的粮食,但实际上就能生产五十斤,剩下的再怎么压榨也榨不出来。】
【又或者朝廷想让一帮人干活,但干活得吃粮食,这些粮食还是得从地里出。】
刚刚登基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视频,思索起来。
那他要做的,是不是就是清丈土地和人口?
但这好像又办不到啊。
反正驿站是肯定不能裁撤了。
【所以,朝廷要的这些税,本质都要从地里靠人种出来,作坊里靠人做出来的。】
【那咱这次清算完全国人口土地,一步到头,直接核定每亩地该交多少钱不就完了吗?】
“是啊,这不就完了吗?”朱元璋点了点头。
不只是朱元璋,历朝历代的皇帝,除了清朝末年的几个皇帝,都是这么想的。
而清朝末代的几个皇帝之所以不这么认为,只是因为带清最后那些年,就全靠关税在续命,关税甚至一度达到了财政收入的三成以上!
这也让这几个皇帝意识到,土里刨食是没有出路的。
于是就有光绪的戊戌变法。
然后就被保守派的大地主们给联合摁回去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620/352877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620/3528778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