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564章 二战典故,米国功勋船厂今何在?

第564章 二战典故,米国功勋船厂今何在?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网游之神话三国 将军好凶猛 让你立人设,你直接成神了? 闪婚成宠,温总他口是心非 我的孩子不可能考2分 贵女重生,清冷佛子逃不掉 青莲仙主 穿成恶毒女配后,她摆烂成白月光 通天帝尊 学了三年道术,转专业还来得及吗

新闻发布会现场。 戴维斯将发言权交给了林凯峰。 该敲边鼓的地方,洛克菲勒家族已经帮林凯峰敲完。 剩下的场面,就要看林凯峰的个人本事了。 如果连眼前记者都说服不了。 洛克菲勒家族将重新考虑,要不要拿出全部力量,协助林凯峰度过这场风波。 拿过话筒,林凯峰淡定如常道:“各位记者朋友们,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参加今天晚上的新闻澄清会。” “几天前,索尼集团总裁野田次郎,公开宣称我是战争贩子,我们龙国即将变成第二个苏盟。” “对此,我只有一个回答,想象力过于丰富。” “提出这个论点的野田次郎先生,很适合去做脱口秀演员,又或者去当电影编剧,可惜,他选了一条最不该选择的职业,商人。” “凭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一定能编写出比《星球大战》,《ET外星人》更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剧本。” “哈哈哈……” 现场数百名来自各国的记者,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星球大战》和《ET外星人》两部电影,是米国的电影业的骄傲,更是米国的文化符号之一。 属于是经典中的经典。 林凯峰讽刺野田次郎,能够编写出比两部电影更加精彩的剧本。 骂人骂到让人捧腹大笑。 林凯峰接下来的发言,肯定更有意思。 “先生们,女士们,北方机械集团确实有军工牌照,也确实经营有军工生意,我想问问大家,经营军工生意有罪吗?” “米国经营军火生意的企业不计其数,欧陆国家也有一大批的私人军工企业,按照野田次郎先生的说法,做军火生意的企业是战争贩子,是人类和平的破坏者,啧啧啧,我认为最应该感到愤怒的不是我,而是摩根先生。” 听到这句话,记者们纷纷止住笑容。 好一招借力打力。 摩根家族怎么起家的? 军火生意! 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米国通过出口军火赚得盆满钵满。 摩根家族是米国最大的军火承包商之一。 一战时期,摩根家族独自承包了英伦和高卢的军火订单。 前不久。 野田次郎指责林凯峰是战争贩子,龙国将变成第二个苏盟。 大批米国媒体跟踪报道,通通出自于摩根家族的授意。 没曾想,林凯峰来了一招借力打力。 将摩根家族的老底掀了出来。 如果野田次郎的论调是正确的,出口军火是在破坏世界和平。 摩根家族又该如何自处? 林凯峰嘴角上翘,继续说道:“米国是一个经济发展,资本运作完善的国家,更是一个能够容纳所有生意,包容各种新生事物的国度。” “我真的很难相信,出口军火等于战争贩子,这样的言论,会在米国大有市场。” 说罢,林凯峰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军火生意和其他生意,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都是出售商品,获得利润。 况且。 龙国不是第一次向巴羊国出口武器。 之前的许多年里,龙国始终和巴羊国保持着武器出口关系。 这一点。 国际社会清楚,米国官方更加清楚。 林凯峰不动声色点出。 是米国首先担任媒人。 促成龙国和巴羊国的大规模武器出口交易。 龙国向白鹰国出口军火,是在破坏世界和平。 米国这位媒人,不就等于是同案犯吗? 每次军火交易,龙国会将一份出口备忘录交给米国官方。 “众所周知,我们龙国一贯反对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入侵,更反对通过武力解决问题。” “提倡坐下来,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消除矛盾。” “和人方便,自己方便,既是我们龙国的主张,也是北方机械集团发展的座右铭。” “某些国家和企业却是在逆向而行,通过商业手段,达成军事领域无法……” 讲到这儿,林凯峰叹了口气。 戴维斯说道:“林先生,请你继续讲下去,我保证没有人会打断你的话。” “用我们龙国话来说,做人要有做人的底线和原则,不可能狗咬你一口,你也去咬狗一口。” “偏偏,有些国家表面和贵国合作,嘴上说是米国最好的朋友,干的却是坑害朋友,给朋友找不痛快的下三滥行径。” “布鲁克林造船厂这件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 “与其说是商业合作,我更认为是一种无言的报复,对于米国尊严的羞辱和践踏。” 林凯峰痛心疾首道。 “布鲁克林造船厂?你们谁听过这家船厂?” “耳熟,我好想听说过。” “不用想了,布鲁克林造船厂曾经是军工船厂,依阿华战列舰的诞生地。” “依阿华战列舰的诞生地!我好想明白了,这家造船厂是不是被岛国企业收购了。” 各国记者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布鲁克林造船厂,米国最大的军用船厂之一。 三十年代,布鲁克林造船厂具备制造大型战舰的能力。 二战时期。 米国遭遇岛国的无耻偷袭,海军舰队损失严重。 为了一雪前耻,米国将工业体系全部转入战时状态。 布鲁克林造船厂成为了海军部下属军工船厂。 其他船厂忙着制造巡洋舰,驱逐舰,航空母舰的时候,布鲁克林造船厂则专心生产一种军舰。 排水吨位超过四万吨的超大型战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 倚靠着庞大的工业体系,远超岛国十倍的军舰,米国全歼了岛国的舰队。 两颗蘑菇弹送到岛国,将几十万岛国人变成了米国的熟人。 投降签署地恰好在一艘依阿华战列舰的甲板。 时过境迁。 为米国取胜立下赫赫功绩的布鲁克林造船厂,七十年代变成岛国人的资产。 尘封的记忆被打开,现场的米国记者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米国海军的骄傲,更是战胜岛国的重要支柱。 岂料。 米国通过海军赢得了战争。 二十年后,岛国开始了他们的经济反击。 曾经帮助米国赢得战争,生产依阿华战列舰的船厂,先是被岛国企业抢走了大部分订单。 随后。 布鲁克林造船厂陷入经营危机,被海军部出售给当地市府。 历经了几年的沉沦。 岛国企业主动找上当地市府。 投资将造船厂改成了工业园。 彻底埋葬了这座功勋卓著的大型船舶企业。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726/289540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726/289540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