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舍不得杀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苍生鉴 我在末世有座城 神瞳宝鉴 假清冷和伪禁欲闪婚后 乱世之书生 魔皇天煞 帝朝之主,朕的实力是全朝总和! 人性禁岛 官途之权力巅峰 都市鸿才

【汉人,对他而言似乎是很久远的名词。你成功为他种下一颗种子,也许在未来,他能认同自己的身份!】 道衍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属于他的旁白。 他再看看周围的官差,他们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 道衍舒了一口气,他也知道他的行为有些矫情了。 可人是情绪的动物,两种世界观的碰撞,终归让他多了一些对这个世界的参与感。 官差不会理解自己,宋应星也不会。他们也许知道自己是汉人,但前边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前缀,叫做北人。 南人,北人,是汉家人被异族奴役二百年后扭曲的世界观。 好在有朱元璋的出现,一统南北的,也让分裂了数百年的民族,有机会重新融合。 虽然道衍挺讨厌皇帝,他小气、多疑、而且动不动就想杀了自己。 可他的出现,单单只是弥合南北,就足以成为比肩秦皇汉武的伟大皇帝。 眼前的孩子,虽然似懂非懂。 道衍也不需要他懂,只要种子种下来,终归会有成长和收获的一天。 “汉人,我记住了,谢谢大师!” 小孩儿没有马上走,他想了一下说: “我娘说,受人滴水之恩必当,现在的我没有办法报答大师,只求大师留下法号,我好日夜诵念大师名号……” 道衍闻言呵呵笑: “我见你似乎读过书,你与其做那无意义的事,不如好好读书。他日你取了功名,可来应天府大天界寺找我。 贫僧法号道衍!” “道衍法师!” 孩子认真读了一遍,算是记住了,他起身转头往远处跑,但好像又想起什么,大声喊: “大师,我叫张维,我一定考取功名,去应天府找您!” 说完,他捧着道衍交给他的食物,消失在远处。 “温饱尚且不能满足,想要读书,不容易……” 宋应星只是摇头,在泼冷水。 道衍笑笑:“世道总会变好的,这天下统一之后,贫僧相信……” 宋应星闻言,无声点头。 他想起师父回山之后,曾经给龙虎山立下一个规矩。 当年五斗米教从百姓中来,如今的龙虎山张家,也该回百姓中去。 张家的依仗,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师名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历代天师用符箓治病积累下的民心。 这位道衍师父的做法,也许就是师父所说意思。 “大师,我懂了!” 宋应星和道衍相视一笑。 “我这里还有些食物,分大师一些……” 道衍和宋应星的情分,经历这件事后变得更好了。 他们二人并肩回到营地,却没有注意到有人早就将这件事给抄送下来,送给前方的皇帝。 刚刚统治北方,老朱入住的地方,只是前元的驿馆。 皇帝此时板着个脸,把玩着手中的物件。 而他面前,刚刚投降大明的县太爷,此时冷汗直流。 眼前这个新朝皇帝,似乎比大都的蒙古贵族还要难对付。 “行了,你下去吧!” 朱元璋强忍怒火,将人打发走。 “臣,告退!” 等到县令走了之后,老朱的怒火才逐渐燃烧起来。 “若非北方初定,朕想收买人心,这家伙朕一刻都不能忍……” 刚刚进来的高见贤,见到皇帝发火,刚想出去。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将自己心头的怒火压下来。 “什么事?” “关于道衍法师的事情……” 高见贤回答:“陛下让臣监视他的言行,臣觉得这些东西值得陛下阅览!” 朱元璋接过资料一看,脸色马上变了。 “没有南人,北人,只有汉人……” 道衍这句话,只让朱元璋觉得醍醐灌顶,他激动之下,甚至从椅子上站起来。 就好像有人读书读到精彩处,会觉得坐立难安,不能自已。 朱元璋此时的感受,就是如此。 他隐约感觉到,道衍这句话,与他迁都的想法不谋而合,或者说。 道衍说出了他心心念念迁都的真正目的。 南人,北人! 朱元璋同样是生活在已经被蒙古人划分四等,习惯了南北分裂数百年的时代。 如果不让他细想,他也会如宋应星一般,觉得汉人分南北,本来就是天经地义。 只是作为一个枭雄,一个已经看得见天下统一大势的皇帝。 他的立场,他的眼界,自然也和以前不同。 皇帝要做的,是平衡。 不但要平衡朝中的势力,越要平衡天下的政局。 而他想将京城迁往北方,多少也有种这样的意思。 只是局限于自己的思维,他没有办法将自己心中所想,如道衍一般自然而然说出来。 老朱此时只是觉得,道衍说出了他心中一直没有想明白的问题。 “这和尚,厉害呀……” 朱元璋沉默了半晌,突然说出这句话。 高见贤跪在地上,也不知道皇帝的感慨,是带着忌惮还是佩服。 只是朱元璋说完,又细细品读他们交上来的东西。 检校的工作做得很好,就如在京城监察官员一般。 他们几乎是将道衍的一言一行,包括他和宋应星的对话,丝毫不差地记录在案。 也是因为这份客观的记录,才让朱元璋感觉到十分纠结。 纠结在于,道衍的能力超出他想象的高。 诚然,他以前表现出来的神奇本事,也让老朱高看他一眼。 可不管是佛眼镜,还是那个所谓的心理学。 它们在朱元璋心中,只是小术,而不成道。 什么是大道。 是治国之道,是如李善长刘基那种能心怀天下,也能治理一方的本事。 可道衍从没跟他展现过类似的本事。 除了这一次…… 他在不经意中论述,让朱元璋十分欣喜。 他很想让高见贤将道衍招过来,好好跟他聊聊。 只是老朱强压着这种冲动,放弃了这个想法。 道衍和自己相认,等于朱元璋告诉对方,他有过针对自己儿子的想法。 就他知道皇帝黑暗面这件事本身。 就足以让朱元璋将他送到阎王爷那里。 老朱想到这里,他才意识到一个问题。 现在的他,对于杀了道衍这件事,居然有那么一点不舍…… 知己难求!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747/266712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747/2667123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