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古玩行述记 > 第九十四章 市场扫货

第九十四章 市场扫货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真人老师在线改剧本 球星卡牌系统 凡人望仙 无职转生:魅魔剑神?我不认! 穿书,重生50成团宠 陆弃叶澜秋 独家婚宠:老婆送上门 战神又来求娶了!锦鲤捂好小马甲 全民大穿越 快穿之我家老祖宗是满级大佬

顺着李碧瑶手指的方向看去,一件圆滚滚,形状像是南瓜,上面有个小口,封着一个形如南瓜藤蔓的盖子。 那件东西在太阳下,隐隐闪烁着黄色的光,从材质上看,应该是黄铜的。 “这东西呀!”秋霁白看明白以后,笑着给李碧瑶解释道:“这东西老北京人都管它叫‘汤婆子",或者是‘汤捂子",是过去老百姓家里面取暖的用具。说起来挺有趣儿的,这东西主要是冬天用来暖被窝的。把它装满热水后,睡觉前先放到被窝里,等人脱了衣服再钻进去,就不至于是冷冰冰的感觉了。” “‘汤婆子"在宋代的时候已经有了。历史上对它的叫法很多,‘锡夫人"‘汤媪"‘脚婆"……这‘汤婆子"的名称是最被老百姓接受的。‘汤",古代汉语中指滚开的热水,‘婆子"则是比喻它能陪伴人睡眠的功用。” “哎呦!这么有趣好玩儿的东西,原来有这么多的历史知识啊。哎!这么说它就相当于现在的热水袋啊!古人可真聪明。” 李碧瑶感慨地说道,然后就蹲下身子,准备仔细看看这件儿“汤婆子”。 秋霁白也跟着她一起弯下身子看。 “别说!这件儿东西还真是个清晚、民国时候的玩意儿呢。”看明白东西路数后,秋霁白解释道:“这件东西上面暗刻着福、禄、寿、喜四个字,字和字之间装饰着暗刻的云纹和卷草纹,典型的晚清、民国工艺。看着还行?” “这件东西多少钱?” 李碧瑶小声偷偷地问秋霁白。 一笑,秋霁白说道:“应该不贵,三、五百块吧。民俗的东西,现在还没有得到行儿里人的重视。” “那咱们买下来吧?多好玩儿。” 李碧瑶满脸期待地征求秋霁白的意见。 “买它呀?难道你要用它暖被窝吗?” 秋霁白好奇地问道。 “不行吗?”李碧瑶很认真地说道:“用这东西,冬天就不用开暖气了。” 呵呵一笑,秋霁白被李碧瑶的天真劲儿给逗乐了。实在是不忍心拒绝,秋霁白抬头问摊主。 “老板!这件儿东西多少钱?” “一千五!清代的老东西,不多见了。” 摊主不失时机地兜售这自己的东西。 轻轻一笑,秋霁白说道:“民俗的玩意儿,不是古董。都是行儿里的人,大哥!你好好报价。” 看着四十多岁的摊主,秋霁白只用眼神就明确地告诉摊主,自己不好糊弄。 “呦呵!同行儿啊!对不住了。”摊主赶紧打个哈哈,收起摆弄着的手机,说道:“五百你拿走。” 摇摇头,秋霁白不满意这个价格,认真地说道:“大哥!三百!三百差不多了。就是件儿民俗的东西,我买回去也是当个标本,根本就没指望能卖出去。” “三百来不了啊!兄弟!我四百入的手。” “得有三、四年了吧?如果三、四年前,这个价儿我信。可现在……” 秋霁白摇了摇头,表示这个价没人要。 “得嘞!兄弟!一听你这话,就是行儿里的虫儿。四百你拿走,一分不多挣你的。怎么样?” 摊主被秋霁白一语说中了关键点。 “行啊!都不容易,四百就四百了。” 说完,秋霁白就把手伸向了旁边的一块“泥块”,在手上掂了掂,又用手指按了按。 “这是一块汉瓦的角,我拿来当标本的。” 摊主眼睛极为好用,自己摊上的东西也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秋霁白笑了一下,问道:“这块东西多少钱?” “一百五吧!” “一块残的瓦片,价也要的太高了。” “得勒!今天我算是遇上对手了,一百块,不讲价了。” 点了点头,秋霁白说道:“那行!咱们都是痛快人,五百,这两件东西我要了。” 又把东西放在手里看了看,抬头问摊主,“大哥!这东西应该是成对出现的,你手里还有吗?” “没了!我就这一块儿,还是在老乡家的土炕上抠出来的。” 摊主说道。 摇了摇头,秋霁白小声嘀咕了一句,“可惜了。” 说完,掏手机付完钱,拿着东西带着李碧瑶,头也不回地就往外走。 “霁白!你刚才买的那件东西真是汉代的瓦片呀?” 走出去二、三十米后,李碧瑶忍不住问道。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李碧瑶已经开始掌握秋霁白的一些习惯了。就从刚才秋霁白讲价、付款、拿着东西走人这个过程中,李碧瑶已经感觉到那件东西不一般。 点点头,秋霁白把手里攥着的那块硬泥块递到了李碧瑶的手上,“你看看这是件什么东西?” 拿在手上仔细看了看,李碧瑶说道:“好硬啊!看上去,上面有一些花纹,中间好像有一个正方形的轮廓。看不出来是什么,难道真是瓦片?” 摇摇头,秋霁白回答道:“当然不是瓦片。” 指着上面的团,秋霁白问道:“你看中间的这个方孔,还有边上的轮廓线,像不像是一枚古代铜币的样子?” “诶!还真是。” 在秋霁白的提醒下,李碧瑶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这是古人用钱币印花,装饰瓦片的吗?” 李碧瑶猜测着问道。 摇摇头,秋霁白说道:“这不是瓦片,这是一枚汉代,确切说是两汉之间,由王莽创立的新朝时期铸造铜钱的钱范。这件东西本来应该是一对的,一块刻着正面的文字,一刻着背面的纹饰。我刚才问了那个摊主,另一块他就没有,挺可惜的。这东西要是凑上一对,价值就高了去了。而且历史文物价值也非常高。” “那这是铸造什么钱用的?我没看出有字的痕迹。” 李碧瑶问道。 “大泉五十。”秋霁白回答道:“这是用来铸造‘大泉五十"铜币的背范,上面的花纹是一条尾巴是一把剑的蛇,和一只尾巴像是七星连珠的乌龟。古玩界把这个纹饰称为‘龟蛇斗剑"。” “诶!仔细看还真是一只乌龟和一条蛇啊!” 李碧瑶惊奇地说道。.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814/260975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814/2609754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