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古玩行述记 >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心挂牌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心挂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季总,先生他心甘情愿当替身 红裳待嫁 娱乐:虚假顶流,每天装逼很痛苦 塔防求生,我的箭塔无限变异 末世枭雄,我边女神多亿点怎么了 重生也要当舞娘 都市医道生香 人道仙朝 这俩神人在娱乐圈搞副业 八零宠婚,短命前妻逆袭了

元月元日,“霁白中国古文化交流中心”正式挂牌启动。 并没有像其他店铺、机构、公司开张营业那样隆重的场面,只是要求了一些古董文玩业内比较要好的朋友前来助阵。 马守义、金德祥、沈崇辉、李成海、陆千毅,这几个人算是对古董文玩有些研究的资深业内人士。 于德金、刘三河、徐文利、江海洋,还有杜森和郭林,这几个人算是古董文玩行业的玩家。 王烈、隋涛、陈斌、乔松,算是有合作关系的伙伴。孙维代表学院的老师。 李天禄和秦天合两个人,则作为商场大亨,为秋霁白、李碧瑶提供雄厚资金支持的金主,自然是重要而关键的嘉宾。 再有其他四、五个人,就都是马守义邀请来的业内资深的研究学者和鉴定专家了。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来马守义在国内古代艺术品研究领域的威望。 毕竟秋霁白、李碧瑶创办的这个古文化交流中心首先的立意点,就是对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发掘。有了这些资深专家学者的到来,那就是给这个中心镀金,无形中提升了秋霁白和李碧瑶在古代文话研究领域的地位。 还有,李天禄和秦天合两个人,凭借在商场上的人脉,也邀请来了十余位 罗翰和韩美琪也非常懂得商业运营,请来了四、五家北京、天津的新闻媒体,对交流中心挂牌运行进行报道。并把今天参加挂牌仪式的历史文化界的学术专家,以及中心收藏的那些高等级古代艺术品,进行重点宣传。 这也是提升交流中心社会声誉,以及人们认知度的最好、最直接的途径。 “哎呦!这可真是稀世之宝了。” 马守义请来的几位专家,围着今早刚刚布展好的清代嘉道时期四条屏“贴落”驻足围观。 “这四条屏有明显的西方油画绘画技巧和风格融入了其中。看的出来是清宫旧藏。” “嗯!这种胶质彩料很难着色,画这幅画的人也是高手,下笔之前做到了心中有神,每一笔都是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这应该是清朝皇宫内院更换下来的‘贴落"吧?怎么搜罗到手的?这可不容易。” 四、五位行业专家、老学者,围着黑檀木镶嵌的四条屏,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点评着。 始终含笑不语的马守义说道:“你们说的这位能人,就是站在你们身后呢。有什么想知道的,就去问他,这可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界的后起之秀啊!” 顺着马守义手指的方向,几个人齐齐看向了身后站着的秋霁白。 原本,秋霁白跟着马守义这一众人,目的是想从他们的谈话、讨论中学习一些东西。作为靠着自学成才,在古玩行里闯荡,并且在学术研究领域有所建树的他,向来都崇尚一条哲学,那就是“学艺不如偷艺”。 可马守义的一句话,瞬间就把秋霁白变成了这些大学问家视觉的中心。这让秋霁白的脸瞬间一红,不是到该说什么是好了。 “霁白!这几位老师都是好学问、好人品的学者型专家,对你这样的民间寻宝的路子不是很了解。你就给他们讲讲这些东西的来路,一旦从中能够找到什么线索,那就说不定是又一个重大的发现。” 马守义认真地说道。 说完,马守义指了一下桌子上的四条屏“贴落”,接着说道:“你就说说这四条屏是怎么来的吧!对了,先介绍一下你自己,别说了一溜十三招,这些个大学问家连你叫什么都不知道。”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秋霁白也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迈了一步,说道:“各位老师!首先欢迎,也感谢各位中国历史文物研究界泰斗级专家老师的光临指导。我叫秋霁白,从小就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大学也是学习的历史文物与博物馆管理专业。毕业以后一直在古董文玩行业里学习、实践。通过这几年很多老师的指点,再加上我个人的一点儿努力,自我感觉在行业里取得了一些成绩。” 提到自己取得了成绩,秋霁白更腼腆地一笑,红着脸接着说道:“马爷……” 刚要叫“马爷爷”,秋霁白迅速反应了过来,当着这么多学者专家的面,这个称呼不太合适。于是,语气一转说道:“马老!就是给予我最大帮助的人。” “呵呵!小伙子!你不用捧守义,他关爱学生,提携晚辈,在行业里是出了名的。”一个白发彬彬的专家,开口笑着说道:“相比这些,我们更关心你这些宝贝是在哪儿淘来的。” 点点头,秋霁白说道:“就先说说这四条屏吧。” 往前迈了两步,接着说道:“说起这一套四君子的四条屏,还挺传奇的。” 说着,秋霁白就把原本要去看一张道光的圣旨,结果是高仿品,然后在货主家里发现的那一堆当做垃圾的“贴落”,全过程讲述了一遍。 最后,秋霁白说道:“我认为这些‘贴落",应该是清末国内那段动荡时期,清宫中很多珍宝、瓷器流出,而这些‘贴落"很可能是防止瓷器磕碰,用来包裹那些易碎物件的包装物了。结果,那些东西运出过后,被那个富商买到了手里,连拆都没拆就直接进了库房。直到这些东西又被国内一些商贩,当做回流瓷买了回来,而这些‘贴落"依旧是被当成了包装物,扔在了地上。” 听完秋霁白的分析解释,众人都微微点头。还是那个白头发老学者说道:“分析的很有道理。从这一点上看,也变相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沉积是多么的厚重。在他国人的眼里被视为的‘废物",都是难能可贵的珍宝。要知道,这四条屏,虽无落款,但也能清晰地反映出,这一定是出自某位宫廷画师之手,很有研究价值。” “嗯!”马守义接口说道:“从绘画技巧上分析,确实有朗世宁的风格,或许这真的就是朗世宁某位学生所绘。难能可贵啊!” 说着,几个人就有对这套四条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814/260976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814/2609769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