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古玩行述记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后海寻踪

第二百六十四章 后海寻踪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遮天:开局降生在紫薇星域 快穿之宿主千奇百怪 过分漂亮的她[穿书] 被灭全族,重生后渣男祖坟都掀了 小皇子 全民迷雾求生 法师之上! 投资恶人,武道成圣 完美保镖 重生七零,在江少的怀里撒个娇

眼见着刘三河也没有那对刘海戏金蟾门墩出处的线索,秋霁知道得亲自跑一趟了。 刘三河倒也讲义气,在秋霁白说要去收到那对门墩的后海再找找线索后,立马同意陪着一起去。 眼见着就是年根儿了,谁家里都有不少事儿,刘三河能在这个时候陪着一起找一个看着还没影的事儿,秋霁白也很感动。说不得以后要在生意上多交流、多合作,帮他一起完成那个把老北京留在身边的心愿了。 后海其实是北京的一块水域,是什刹海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前海、后海、西海三块水面组成的什刹海,为了与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区别,被称作“后三海”。 北京人有用地标作为一个区域名称的习惯,所以,后海慢慢也就逐渐变成了北京人对这一片儿住宅的称呼了。 近几年,北京市政府不断加大对老建筑、老街区的保护力度,后海也成为了重点保护区域。街道腾退修缮部分被占用的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腾退改造居住极其困难的大杂院,营造什刹海地区的文化散步道系统,并分区分片进行停车治理,增加停车设施等。 在后海的改造中,推行的不是成片拆除重建的方案,而是采用取织补式的、渐进式的方法。房子保留传统的比较低矮的天际线,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而且保留原住民,保留居民的成分不变,保留原生状态。没有把居民成片地迁移,而让一些富人进来。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后海的底蕴和文脉,尽最大努力迎合城市发展的规律。 “方案是方案,政策是政策,规定是规定,在改造过程中,怎么也会有打破原有建筑的地方。毕竟服从大局是自古以来的定律。”刘三河介绍说道:“这片改造的时候,北京城里但凡从事古董文玩这个行当的人,把脑袋削尖了往这边跑,都惦记着收点儿好玩意儿,赚点儿钱。” “那对门墩就是在那个时候收的。好像是因为哪家原有的大门太破了,弄了个新的,那对门墩不太合适,就用不上了。一个石头做的东西,也算不上文物,政府部门就没管,我是花了八百还是一千入手的,忘了。” 一边走,一边听刘三河介绍,秋霁白的眼睛也在古色古香的街区里搜寻着赵石兰讲述的信息。 一颗枣树边儿上就是她家的老宅。 “三哥!你收那对门墩的时候,有没有印象是个什么样的人卖给你的?” 秋霁白问道。 皱眉想了一下,刘三河说道:“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不过,我看得出来,他不是原货主,应该也是收过来,或者干脆是捡来的。” 罗翰一听刘三河这么说,一咧嘴,说道:“这就难办了。得先找到那个二道贩子,再问他是从哪儿弄来的那对门墩儿。他要是说也是从别人手里转过来的,那可就没地儿再问了。” “现在来看,就是那个二道贩子,咱们也不好找。” 刘三河接着罗翰的话说道。 这下子罗翰就更没心气儿了,当时就站在原地,苦着脸说道:“霁白!要我说就算了吧!这么大的北京城,找一个姓赵的老太太四十多年前的老宅,哪儿那么容易呀!” 秋霁白一笑,没有看他,淡然地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咱们真的帮她找了就行,至于能不能找到,那就看运气,听天命吧!” 听完秋霁白的话,罗翰也就不再嘟囔了。脸上虽然不太愿意,但也跟着左右寻摸着,他也在留意那颗枣树。 “诶!霁白!我想起来了,后海这片儿我有个哥们儿挺熟,要不问问他?看他知不知道那个姓赵的大户儿人家的消息。” 走着走着,刘三河忽然说道。 秋霁白一点头,说道:“行啊!那是最好了。听赵石兰说的,他们家原来在这片儿是挺有门面的,或许这儿的老人儿能和他们有联系。” “好!我这就俩系。” 刘三河一个电话就找来了一个四十多岁,满脸络腮胡子的男人,鲁志鹏。 刘三河迎上去和鲁志鹏握了握手,又低声交谈了一阵子。其间,刘山河还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距离他们又三、四十米的秋霁白和罗翰。 从两个人的动作上可以看出来,刘三河同鲁志鹏的关系不错。而鲁志鹏频频点头,也可以获悉,这个人会帮忙的。 果然,没一会儿,刘三河和鲁志鹏走了过来。 “什么都别说了,这事儿我一定尽力。”没等秋霁白说什么感谢的话,鲁志鹏先说话了,“后海这片儿姓赵的不少,老家儿、老户儿的也搬走了不少。嗯……行,你们容我两天,我找找老关系,兴许能打听出点儿眉目来。” “鲁哥!那就谢谢你了。别的不说,不管能不能打听到什么事儿,回头咱们一块儿喝酒。” 没用秋霁白说话,罗翰先开口和鲁志鹏搭上了线儿。 秋霁白无奈地一笑,心里非常了解自己这个兄弟的脾气,他是看着鲁志鹏对路子,性格跟他合得来,这才激发了他内心的江湖豪气。 “没说的!”鲁志鹏笑呵呵地答应着,用手指了一下几个人身后的方向,说道:“那边有个陈记爆肚,味儿不错,你们到里边等我。大冷天的,来瓶二锅头。” 说完,也不等着几个人回答,转身就走,消失在不远处的一个胡同里。 刘三河笑了笑说道:“志鹏就这个脾气,峰峰火火的。不过,他为人很讲义气,在这片儿也很有人缘。走吧!咱们去那个店里等他,我吃过两次,还不错。” 说完,就带着秋霁白、罗翰两个人进了那家挂着“陈记爆肚”招牌的小店。 不大的小房子,四张黑乎乎的桌子。不过不是脏,而是原木原漆的老桌子,一看就是家儿老铺子。 “老板!羊散丹、羊肚领神轮、阳面肚板、阴面肚板、蘑菇儿、蘑菇儿尖、食信儿、葫芦儿、大草牙。每样儿两份,来两瓶二锅头。” 没问秋霁白和罗翰一句话,刘三河开口就把菜点好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814/260977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814/260977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