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古玩行述记 > 第四百零三章 拍卖会场

第四百零三章 拍卖会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后,这宗门圣子我不当了 开局觉醒传说级水神,学姐馋哭了 全民转生:从蚂蚁到母巢之主 重生82:从上山挖宝开始致富 高武,石秀不想拼命 龙羽战记 万国开局如何通关! 轩辕剑帝 闪婚掠爱,禁欲纪少的专宠撩妻 剧情崩坏,万人迷沦为可怜炮灰

“五百万?”秋霁白重复了一遍李强说的数字。 李强肯定地点点头。 秋霁白想了一下后,干脆地回答道:“可以!不过,李大哥!这件事也是挺大的一个事儿,你还是回家后,和家里人商量一下。我也和我的合伙人把合同的细节再完善一下。等到我们这次拍卖后,也就是三天以后,我们再谈这次合作,可以吗?” “嗯!行!我听你的。不过,这两天潘三要找我怎么办?”李强对潘三那一伙儿人已经产生了一点点的心里恐惧。 “好办!先回天津。就说天津的参观那边有点儿事情。”秋霁白给李强出主意,说道:“只要拖过一个星期,潘三和范荣图也就没什么招儿再找你了。” 点点头,李强说道:“好!我就按你说的办。明天一大早我就走。” “李大哥!还有件事儿。我兄弟正在帮你调查食物中毒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即便是他调查清楚了,恐怕也只能是把结果告诉你,不能帮你翻案,也不能为你在法庭上作证。”秋霁白事前把话说清楚,他是不想让罗翰因为这件事情,得罪了北京生意场上的人。 “这个你放心,只要能把事情调查清楚,我就有办法让相关部门对整件事情进行调查。”李强坚定地说道。在津京两地经商这么多年了,他当然会同商界,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一旦是有了方向,李强自然会找关系,按照线索把所有事情搞清楚的。 “好!李大哥!那咱们就三天以后见。”秋霁白干脆地说道。 送走了李强,王安城走了过来,说道:“霁白!你对这个李强是不是太放心了?直接预支给他五百万,要是中间出点儿问题,他再赖账了怎么办?” 微微一笑,秋霁白说道:“安城!谢谢你的提醒。只要他把那两幅画放到咱们这里,我就不怕他赖账。况且,李强这个人还是各讲信用,有诚意的人,他不会赖账的。” 秋霁白心里暗想,两幅画要是放到古玩行情好的时候,两个亿都挡不住,区区五百万又算得了什么呢。 留在研究中心,秋霁白几乎一晚都没有睡,把拍卖的所有环节一遍遍地在脑海里过,检查着到底有没有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直到天蒙蒙亮,他才似睡非睡地眯了一会儿。 原本的拍卖活动定在了上午十点开始,不到八点,顾惜安、陈怡、刘一冰就感到了。和秋霁白一起又把拍卖活动的分工理顺了一下。 不到九点,李碧瑶亲自驾车,把马守义、吴煜耀、倪旭光、刘等夫妇,接到了研究中心。另外几个专家,也是罗翰安排的专车接过来了。最后,李天禄、秦天合、王烈三个人一起赶到了。 “霁白呀!今天我们这几个老家伙就是给你站脚助威的,你就放心大胆地干,没什么了不起的。”一见面,马守义就给秋霁白打气加油。 秋霁白谦逊地一笑,说道:“今天就多仰仗几位前辈了。这是我们第一次组织这么大规模的拍卖活动,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可以接受。关键就是想先辈们学习,为研究中心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呵呵!这小子还在咱们面前耍花腔啊!这小子现在的眼力、见识绝对不在我们之下。”说着,就冲着身后的几位专家说道:“几位老师!你们可千万别上了这小子得当。他的脑袋可不是白给的,我和老马这段时间可没少在这小子身上栽面儿。” 马守义点点头,冲着身边的几个专家认真地说道:“霁白他们组织的这次拍卖活动,是近两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次。所以,成交量也会是这两年最高的,咱们在上手、掌眼东西的同时,也得小心留意有人故意来找茬,捞偏门。” 马守义、吴煜耀虽然在古文化鉴定领域很有地位,但与正统的学院派专家不同,他们两个人更了解古玩行儿里那些坑人骗人的手段。这么说,也就是给几位专家提个醒,今天的这个场合不能用平时在研究工作室,或者是大学教室讲课的态度。所有的东西全部都要认真仔细的鉴定。 秋霁白当然听得出来两位爷爷对他的关爱,当即也谦虚地想几位专家表示了感谢。 正如秋霁白说的那样,今天,研究中心是把顾惜安推到了前台,让他来主持一切。 九点半以后,受邀请的,听到消息自行赶来的,研究中心的大厅中已经坐下了五十多为古玩行儿里的大玩儿家、大藏家。而对门的“北京沈氏典当拍卖公司”也被秋霁白结果来了,那些不能上拍的物件儿,就推到对门去交易了。刘三河就带着他的那只银制的刨花缸,还有另外几件东西在对门哪儿找主顾,要出手呢。 十点整,西装革履的顾惜安,在自己媳妇儿张晨曦的高声呼喊,以及台下三百双眼睛的注视下,神采飞扬地走上了台。 简单地开场白后,顾惜安相当有经验地扫了一圈,台下来参加拍卖活动的来宾。从他们热切的眼神中,顾惜安知道,刚刚自己那几句简短,但充满诱惑力的话已经把这些人的热情点燃了。 在冲着秋霁白示意了一下后,顾惜安说道:“好!接下来我们开拍今天的第一件藏品。是清雍正时期一对法郎茶杯。” “在开拍前,首先声明一下,这对茶杯虽然是珐琅彩的,但不是官窑。而是雍正时期出口的外销瓷。但无论是用料、化工、发色,以及烧制成型都与官窑一无二致。所以,这对茶杯是研究清雍正时期法郎彩瓷器难得的实物资料。但价格却要低于官窑。” “这对珐琅彩茶杯的起拍价是二十万人民币。有感兴趣的来宾,可以开始出价了。” 说着,身后的陈怡和刘一冰就推着一辆小车来到了台口。小车红绒布上正安放着那一堆篮彩四季花卉的珐琅彩茶杯。.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814/304242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814/3042423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