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古玩行述记 > 第四百五十六章 又布小局

第四百五十六章 又布小局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区区在下 率土之谋定后动 洪荒之六耳猕猴传 新楚 精灵文主角,哪有种田香 我,毒士圣体,女帝跪求我别冲动 我在板鸭很开心 四合院:开局贾张氏跟我道歉 战医出狱竟是大国脊梁 新婚夜,植物人老公吻得我窒息

等着秋霁白不言不动的差不多有一分钟的时间,吴永良有点儿等的不耐烦了。 “白老师!您看这件东西真不真?”吴永良出言问道。 点点头,秋霁白说道:“是老的没问题。但什么朝代的我还不能妄下结论。我必须上手看。” “那是当然。”吴永良转脸对谢广辉说道:“谢先生!还是把这尊佛请出来,让白老师掌掌眼吧。” 谢广辉点点头,说道:“千万小心,上千年的宝贝了,一旦损坏那是无法挽回的。” 接过杨恒递过来的一副崭新的白手套,仔细地戴好。不同于刚刚的那些铜造像,这件夹纻干漆的造像可是无比稀有,也无比的脆弱。不管这尊释迦摩尼造像是不是唐代的,就算是上周刚做出来也是有价值的。更何况这些人都是古玩行儿里玩儿鬼活的人精,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上了他们的套。 秋霁白戴上手套,谢广辉也轻手轻脚地把那尊造像从箱子里给请出来了。 平稳地放到了桌子上已经铺好的一张毯子上,秋霁白这才伸手轻轻地触碰了一下这尊造像,开始鉴定。先是双手托起感受了一下这尊夹纻干漆工艺造像的重量。从手上传来的感觉判断,这尊造像是夹纻干漆工艺没问题了。 再看这尊造像的细节,高三十多公分,宽二十公分左右。释迦摩尼法相庄严,凝神微笑,生动细腻,脸型丰满圆润,面相清秀靓丽,表情恬淡柔和。这符合唐代释迦摩尼造像的艺术特征。 逐一细致地对造像每一处细节进行了鉴定,不得不说工艺非常精湛。虽然有些脱色,以及几处微小磨损,仍旧无法影响这尊造像精美和艺术价值。 看了差不多有五分钟。一边看,秋霁白心里一边盘算着怎么能把吴永良、谢广辉这伙儿人带到自己的节奏上来,让相信自己说的话。 “白老师!怎么样?这尊造像是不是唐代夹纻干漆工艺的释迦摩尼造像?”见秋霁白半天没有说话,吴永良忍不住问道。 微微点了点头,秋霁白说道:“夹纻干漆工艺是绝对没问题的。"夹苎"制作工艺,源于战国,兴于西汉,魏晋时期走向成熟。史料记载"夹苎造像"在东晋时期就已经被应用在佛教造像上。这个工艺据说是大约公元三百年由东晋著名的画家,雕塑家戴逵发明。延至北魏隋朝,到唐代佛教造像技术方面,在上承北朝,隋代遗风的同时,继续吸收外来艺术,形成新的艺术风格,使佛教造像艺术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在中国古代,夹纻干漆工艺是技术含量最高的胎骨制作技法。因这种工艺有防潮、防蛀、防裂和体轻等优点,成为古代著名寺院道观的高档次、高规格的追求目标。魏晋、隋唐时期、寺庙大佛,绝大多数用的都是夹苎工艺。作为佛教造像的重要方式,—直延续了近千年,在唐晚期两度灭佛以后,绝大多数漆艺佛像都被毁坏殆尽,佛教造像的夹苎技术也逐渐衰败,到现在几乎已经失传了。” 一番有理有据的讲解,把吴永良、谢广辉两个人,包括杨恒、杨义两个人都听的极为入迷。都像是在听一段有历史感,又非常生动的故事一样。 秋霁白之所以费这么多的口舌,讲这么多这几个人听不明白的历史文化知识,完全就是为了把这些人引到自己的局里面。只有让这些人完全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做出的鉴定结论提不出任何异议后,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果然,听完秋霁白的讲解后,谢广辉也放下了刚才还看不起秋霁白的态度,转而成为了一个好好上课的学生。 “白先生!那请问这尊造像是不是唐代的呢?”谢广辉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听到谢广辉用一种相对谦卑的语气和问自己,秋霁白心里暗自一笑,知道对方已经逐步走入了自己的节奏中了。 想到这里,秋霁白淡然一笑,说道:“是不是唐代的嘛……呵呵!我还是别说了,我要是说出来,恐怕谢先生会找我拼命。” “嗯……”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楞了一下。 “白老师!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吴永良问道。 重新把目光落回到桌子上的造像,秋霁白淡然一笑,说道:“吴先生!从刚刚谢先生的口气中,咱们都能听出来,他一定是坚定地认为这尊造像是出自唐代无疑了。而且我也相信,谢先生一定是在香港或者是其他地方请非常有权威的专家鉴定过了,所以才有这么肯定的结论。如果我这个时候说出不一样的结果,恐怕谢先生接受不了。” 微微皱了皱眉头,谢广辉说道:“白先生!关于这尊造像我是请专家鉴定过,而且结论也正如你说料,是唐代的。但我也是在古玩行业里闯荡了大半生了,对于古董的鉴定有不同意见、结论也是正常的,我也是能够接受的。干脆点,有什么结果,白先生就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吧。” “白老师!您还是快点儿说吧。”这个时候,杨恒有点儿沉不住气了,急着说道:“这尊造像谢先生是从国外拍卖会上拍回来的。他是一位爱国商人,从内心来讲非常希望把这尊造像带回国内。可您也知道,咱们国家法律明文规定,这类文物禁止买卖。而谢先生又不是香港超级富商,他是没有能力将这尊造像无偿捐献给国家的。” 眼睛看了看吴永良,杨恒接着说道:“吴总是洛阳,乃至河南古玩行儿里非常有情怀的大藏家。他听说谢先生的困扰后,就提出要收藏这尊造像。要知道,我们把这尊造像带回国是相当不容易的。如果鉴定的不准确,没有个肯定的答案,在要谢先生带出国,风险太大。不说损失多少钱吧,更可怕的是要被警方抓住,那可是要判刑的。所以,白老师!您就痛痛快快地说鉴定结论吧。” 杨恒的这段话完全是他的心里话。他之前听到吴永良的鬼心思后,心里就在不停地翻腾。原本他是想借助谢广辉手里的这尊释迦摩尼造像,补上他弟弟杨义卖丢了吴永良那件宋代哥窑笔洗的窟窿。可弄巧成拙,偏偏吴永良要是阴招坑了谢广辉。 他知道,谢广辉虽然是香港人,但在内地也有不小的人脉。要是得罪了他,自己同样没有好果子吃。 所以,左右思量后,杨恒不得不在这个时候说出这么一套半明半暗的话。目的就是把“白信波”也拽到这个局里面,同时,轻微地威慑一下吴永良,让他别他过分。另一个目的也是提醒一下谢广辉,一旦这尊造像被海关查出来,他是要吃官司的。变相地告诉他,如果吴永良出的价格差不多,就出手吧。总比一无所获,还要进监狱强的多。 听完杨恒的话,秋霁白心里一动。虽然没有完全明白杨恒这段话的意思,但也清楚几个人之间是各怀鬼胎,各有各的心思。 而谢广辉和吴永良听完杨恒的话,几乎同时脸色一变。两个人都是人精,哪能听出杨恒话里隐含的深意呢。随即,两个人的眼睛一致地看向了杨恒。只是一个人的眼里的神色是埋怨带着点儿感激,而另一个就是完完全全的愤怒了。 吴永良怎么也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背后不硬不软地捅了自己一刀。可这个时候,无论吴永良再怎么愤怒,都没有爆发的理由。只能等着“白信波”把这尊佛造像鉴定完再说。 这个时候,秋霁白也明白,是自己出手的时候了。 淡然一笑,秋霁白说道:“杨先生的这个担心在我看来根本没有必要。” “嗯?白先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谢广辉有些慌神地问道。 “呵呵!这就是我刚才为什么说,我的鉴定结论会让谢先生痛恨我。”秋霁白笑着说道:“因为我的结论是这尊夹纻干漆的释迦摩尼造像不是唐代的,甚至都不是中国的。” “什么?”这句话不但是让谢广辉震惊,就连吴永良和杨恒都被惊的张大了嘴巴。 脸上一冷,谢广辉说道:“白先生!你这话说的也太不负责人了吧?刚才你也说了,这夹纻干漆工艺是起源于战国,兴于西汉,魏晋时期走向成熟的嘛!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呵呵一笑,秋霁白说道:“谢先生!你别急,听我把话说完。你说的没错,夹纻干漆工艺是源于中国。但掌握这门技艺的却不光是中国人。想必各位都知道,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这个"日本"国名就是唐代的时候武则天赐的。在唐代中期,伴随着佛教天台宗的兴起、传播,僧人思托随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将夹纻干漆工艺带到了日本。后来,鉴真和尚在日本圆寂后,由思拓和尚以夹纻干漆工艺制作了鉴真坐像,现在已经被日本奉为国宝,史称"唐招提派"。从此,夹纻干漆工艺就在日本广泛传播,现在日本的很多佛教造像都是夹纻干漆工艺做的。” 说完,秋霁白用意味深长的语气对谢广辉说道:“所以,我说这尊造像是日本的,是有根据的。呵呵!谢先生!有爱国情怀是好的,但得掌拄眼神儿,别太盲目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814/318950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814/3189500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