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古玩行述记 > 第四百六十四章 两笔买卖

第四百六十四章 两笔买卖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用术式召唤屑老板后 流放三千里:我拥兵百万,让我交权? 约克城的妖 豪门盛宠:夫人马甲又掉了 夫人她以德服人 我的1992 九天剑主 人在东京:开局一座时空门 逍遥红楼 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

秋霁白直言不讳地说明了这十件一套的银质茶具是晚清民国的,做工精细,保存完好。每套按照四千元最高的市场价给了史守祥一个一万六千元的价格。 史守祥也痛快,脸价儿都没还直接就答应了。 “行了!这回我手里可是空了,在没什么可让那个兔崽子惦记的东西了。”史守祥如释重负地说道。 扫完钱,秋霁白一笑,说道:“史老爷子!您手里还有一件宝贝,不知道肯不肯出手转让给我?” “还有宝贝?”史守祥愣了一下,一笑说道:“不可能!我就这么点儿东西了,剩下的要说还能值点儿钱的,那可能就是我那点儿做菜的手艺了。可这东西不能拿出来卖呀!” 史守祥爽朗地说道。看得出来,这是个能拿得起放得下的老头。 秋霁白一笑,用手摸了摸面前的那张窄桌子,说道:“这就是我说的那件宝贝。” “嗯?”史守祥看了看这张不知道他们家不知道用了几辈子的桌子,愣着说道:“这是宝贝?” 点点头,秋霁白说道:“就是这张桌子,确切的说,这是一张案桌。” “案桌?”这个时候,王安城也仔细观察起了眼前的这张小桌子。 桌子大概一米二左右宽有五十公分左右,高度正常桌子的高度,四条直腿,两边有卷云纹。这和秋霁白先前介绍条几也没什么区别。指示桌子面上有一些明暗不清晰的花纹。 “是不是这张桌子的木头很名贵?黄花梨、金丝楠,还是紫檀的?”这段时间王安城多少也学到点儿古董文玩鉴定的知识,他知道这些木头都很名贵。 “嗯!木头就是平常老百姓家做桌子用的榆木,本身不值钱。但重要的不是木头本身,而是这张桌子的工艺。”秋霁白解释道:“如果我没看错,这是一张唐代中早期以骨木镶嵌工艺制作的一张琴案。” “骨木镶嵌?这是什么工艺?”史守祥问道。 骨木镶嵌大约出现在隋唐时期。是民间工艺与家俱、建筑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形式。主要是嵌涵盖门、案头、桌面之类较多,实用性很强。包括传统家俱、生活用品、门窗建筑装饰等。采用牛骨片、木片等为原料用钢丝锯锯成各种纹饰,在木坯上起槽后用黄鱼胶粘结嵌入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形成特定的纹饰。在制作方法上有高嵌、平嵌、高平混嵌三种。常用的题材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生活风俗、和合二仙、梅兰竹菊等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内容丰富多彩。 到了明末清初,随着铜锯丝的应用,木嵌的发展,红木原料的进口,促进骨嵌迅速发展。经过木雕、实剔木雕、木嵌、骨木和嵌几个过程,骨嵌艺术最终形成固定风格。尤其是在宁波地区,民间家俱上广泛应用。当时的宁波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件骨嵌家俱来装点生活。宁波的骨嵌产品除畅销省内各地外,还大量销往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流传极为广泛。 “这张琴案从风格上来讲,我确定是唐代中早期的一张翘头案。由于案子表面这么多年挂了很厚的包浆,看不出镶嵌纹饰的细节,可还是能够看出来这上面的纹饰是梅兰竹菊四君子。”秋霁白语气相当肯定地说道。 秋霁白只是从表面上对这个琴案进行简单的解释。其实,这种构图布局吸收了民间绘画如杨柳青木版年画和汉武梁柯的石刻艺术和汉墓壁画画像砖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像眼前这个琴案,这种长条画面或横幅画面,就是借用建筑物形成自然的间隔,或者采取山石景物犬牙交错的方法把一个情节画面连接在一起,构成一幅通景连续的连环画或一幅独立完整的艺术作品。 “这正是一张唐代的桌子?啊!是琴案。”史守祥惊讶地问道。 点了点头,秋霁白说道:“是的!以我的眼力,这肯定是一张唐代的琴案。也就是唐代人用来弹琴时用的案几。虽然木料材质是普通的榆木,但这工艺却是最为稀有的骨木镶嵌。一千四百多年了,保存的如此完整,甚至没有一处卯榫结构松动,太难得了!如果经过专业古家具修复师之手,这张琴案一定能够恢复它往日的神采。” “那这张琴案能值多少钱?”史守祥问道。他虽然对古文化有一点点研究,但他终归曾经是一个生意人,对一件非常珍贵的唐代家具如何衡量其价值,史守祥也只有金钱这个感念了。 从容地一笑,秋霁白说道:“这恐怕要让您失望了。这类器物在古董文玩市场也算是冷门的物件儿,收藏的人不多,所以它的经济价值并不高,差不多也就在五万到八万之间吧。不过,这张琴案蕴含的艺术文化价值是相当的高,对研究隋唐时期中国家具发展史,有着极为重要的实物价值,难得!难得啊!” 听完秋霁白的话,史守祥用手轻轻抚摸着琴案表面,脸上写满了不舍之情。良久后,一咬牙说道:“行了!这件东西你也拿走吧。不过,我一个要求。” “您说!”秋霁白表面淡然,可实际上,他现在正在努力克制内心的兴奋与高兴之情。 “那十几件瓷器,包括这套银质茶具,你可以随便处置。只是这张小桌子,是我们家祖上传下来的。虽然之前我也不知道它是唐代的,更不知道是件儿宝贝,但在我们家这么多年了,我和它也有了感情了。所以,我希望这张琴案你不要再卖了,研究也好,展出也好,留下,让我还有机会能看到它。”史守祥恳切地说道。 “您放心!不光是这张琴案,就是这套银茶具,还有那十几件瓷器,都会再我们的研究中心里入档收藏的。”秋霁白很认真地说道。 “那我就放心了。”史守祥长出了一口气,说道。 “那按照市场价格,这张琴案……”秋霁白是要给史守祥一个他能接受的价格。 可没想到史守祥微微摇摇头,说道:“别提钱的事儿,这件东西是我们祖上留下来的,我要是把它卖了,对不起祖宗。拿去吧!好好对待它就行了。” 秋霁白看了一眼王安城,不知道说什么了。直接拿钱走人,两不相欠是最好的结果。可史守祥却不要钱,这让秋霁白很是为难。 王安城一笑,对秋霁白说道:“霁白!咱们不是有合作项目嘛!我觉得可以和老爷子商量一下。” 一句话点醒了秋霁白,马上就把合作的形式和史守祥说了一遍。史守祥相当的高兴,马上就同意了。能赚点儿钱,这张祖宗传下来的琴案也保住了,一举两得的事儿,他哪能不同意呢。 谈好了条件,秋霁白和王安城就要先走,回头再来取这张琴案。可没想到,史守祥让秋霁白马上就把这件东西一块带走。他是担心被自己那个不省心的儿子坏了事儿。 还好,王安城和贾彦斌开的车够大,可以装下这张琴案。 就在秋霁白、王安城两个人琢磨怎么保护这张琴案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的时候,李碧瑶和韩美琪两个人敲门闯进来了。当两个人看清楚现场的状况后,就明白秋霁白没有什么危险。脸上的表情明显放松了下来。 李碧瑶一笑,说道:“霁白!快中午了,我们来问你要不要赶回洛阳吃饭。” 一看手表,都快十一点半了。秋霁白点点头,说道:“就在这儿吃饭吧。回市区有点儿远。” 转脸对史守祥说道:“老爷子!咱们一块儿吃顿饭吧。” “嗯!行!我请你们吃海鲜。”史守祥说道:“本来都不打算再干了,可摊上这么个儿子,我也是没招儿了。” 把东西装上车,在史守祥的指引下,两辆车六个人来到了一家门脸不算大,可也不小的海鲜餐厅。 “我在这儿做厨师长。”史守祥介绍道:“河南虽然离海边挺远,但我们这儿做海鲜可是一绝。” 一边介绍,就把几个人引进了餐厅,连菜谱都没动,史守祥就做主点了几个菜。 海鲜粉丝煲、捞汁小海鲜、奶油螃蟹、白灼虾,没人一小碗海鲜羊肉烩面。 史守祥先是到厨房交代了一下,然后就回来和几个人闲聊。 “我们河南人做菜比较家常,就是海鲜这类的高级食材,也不用太复杂的做法。吃的就是原汁原味的鲜。我点的这四道菜是我拿手菜,刚才已经交代徒弟怎么做了。待会儿你们尝尝,肯定和北京不一个味儿”这时候,史守祥的脸上露出了高兴,还有些得意的深情。 听完史守祥的话,秋霁白的眼睛不由的一转,问道:“老爷子!您是专做海鲜吗?” “也不是!豫菜以咸鲜为基本味型,有甘、酸、苦、辛、咸五种本味和用五种本味搭配、结合的多种复合味型。不是太适合做海鲜。不过,我自己在豫菜的基础上琢磨出了一套做海鲜的烹饪手法,融合了豫菜的味型,尽最大程度保留海鲜的鲜甜口味。我自认为还是挺成功的。你们看,这些来吃饭的基本都是回头客,还有些是听人介绍来的。”史守祥笑呵呵地介绍着。 “太好了!”秋霁白接着问道:“史老爷子!你有没有兴趣到北京去一展身手呢?” 一句话把史守祥问的楞在了当场。.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814/318950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814/318950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