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抓阄分房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都重生了,谁还做舔狗 实力暴露后,我被校花穷追不舍 妖孽小神医 迟到的亲情比草贱,我走你们哭什么 DNF侵入漫威 保持缄默 程溪 皇城诱 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 土著女配是佛修
春去夏来,日子就在这一天天的忙碌中缓缓度过。转眼间,芝麻山新村试点项目已经进行了两三个月,终于来到了2014年5月5日这个特殊的日子。
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刚洒落在芝麻山的山头上,村里就已经热闹起来。今天是十户民居的验收日,村民们早早地就起了床,有的忙着梳洗打扮,有的急匆匆地往村委会方向赶。
付平站在村委会门口,看着陆陆续续赶来的村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转身对身旁的村干部说道:"老李,你看咱们村民这积极劲儿,比平常早起了得有一个钟头吧?"
老李笑着点点头:"可不是嘛,小付干部。这可是咱们村几十年来头一遭建新房,大伙儿都盼星星盼月亮等这一天呢。"
付平拍了拍老李的肩膀:"走吧,咱们也过去看看。"
两人沿着村里的主路慢慢走着,路两旁的老房子还是那副破旧的模样,土胚墙上爬满了青苔,木门框也歪歪扭扭的。但越往前走,越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的兴奋和期待。
终于,他们来到了村委会斜对面。原本小卖部所在的路边,已经被四户崭新的房子取代。这临路的四户,每户不算院子,面积只有一百二十平方。房子的外墙贴着白色的小块瓷砖,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付平站在路边,仔细打量着这些新房子。他转向老李,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老李,你看看,这哪还像是咱们芝麻山的房子?跟城里的小区有啥区别?"
老李也是一脸兴奋:"可不是嘛,小付干部。这房子漂亮是漂亮,就是不知道结实不结实。"
"结实着呢!"一个浑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付平和老李转身一看,原来是村里的老木匠王大叔。王大叔走到两人身边,用粗糙的大手拍了拍墙面,继续说道:"我可是全程看着盖起来的。这墙啊,里三层外三层,比城里的楼房都结实。再说了,你们看这屋顶,"他指着屋顶说,"这可是特地选的琉璃瓦,又结实又好看,下雨天一点都不怕漏。"
付平笑着说:"王大叔,您老人家可是内行,您这么一说,我们就更放心了。"
这时,村民们也陆续赶到了现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着新房子指指点点,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哎呀,这房子真漂亮啊!"
"可不是嘛,你看这门窗,全是铝合金的,多亮堂啊!"
"我最喜欢这院子,宽敞得很,晒粮食肯定够地方。"
付平看着村民们兴高采烈的样子,心里也是说不出的高兴。他清了清嗓子,对大家说:"乡亲们,咱们别光在外面看,进去瞧瞧里面怎么样?"
众人应声而动,跟着付平走进了其中一户人家。一进门,大家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宽敞明亮的客厅,光洁如新的地面,还有那崭新的家具和电器,无一不让人眼前一亮。
"哎呀妈呀,这哪是咱们山沟沟里的房子啊?"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娘惊叹道,"我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见这么好的房子。"
付平笑着解释道:"大娘,这可不是普通的房子。你看这墙,"他指着雪白的墙面说,"这叫仿瓷墙,摸起来滑溜溜的,跟城里人家的墙一模一样。"
大家纷纷伸手去摸墙面,脸上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真的诶,摸着就像是抹了油似的,"一个年轻小伙子说道,"小付干部,这墙好是好,就是不知道结不结实?"
付平拍了拍墙面,自信地说:"放心吧,这墙结实着呢。你们看,"他指着墙角说,"这里还特意做了防水处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墙角发霉了。"
大家又是一阵惊叹。这时,一个中年妇女指着卫生间问道:"小付干部,这是啥啊?咱们村里还没见过这玩意儿。"
付平走过去,笑着解释:"这叫抽水马桶。你们看,"他轻轻按了一下冲水按钮,只听"哗啦"一声,水便冲了下去,"以后上厕所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担心臭味了。"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纷纷围上去研究这个新鲜玩意儿。
"哎呀,这可真是新鲜,"一个老大爷说道,"不过小付干部啊,这玩意儿用水多不多啊?咱们山里水可不好找。"
付平笑着说:"大爷,您放心。咱们村的自来水厂不是已经建好了吗?这些新房子都已经接上了自来水管道。你们看,"他走到厨房,轻轻拧开水龙头,清澈的水流立刻冲了出来,"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没水用了。"
村民们看着哗啦啦流出来的自来水,脸上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一个年轻媳妇儿忍不住说道:"小付干部,这房子真是太好了。不过,这么好的房子,咱们村里人怕是住不起啊。"
付平听了,笑着摆摆手:"大家别担心。这房子虽然好,但咱们村委会也考虑到了大家的实际情况。临路的这四套房子,每平方米400元,村委会还要补贴50元;后面那六套房子,每平方米300元,村委会补贴40元。咱们村里人住得起,也住得好。"
听到这个价格,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
"这么便宜啊?"一个中年汉子惊呼道,"小付干部,你可别骗俺们啊。这么好的房子,怎么可能这么便宜?"
付平笑着解释:"我骗你们做什么?这可是咱们县里和镇上一起补贴的。他们都希望咱们芝麻山村能够发展得更好,所以才给了这么多优惠。"
老李在一旁补充道:"是啊,大家别不信。这可是咱们村的试点项目,要是成功了,以后全村都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
村民们听了,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神色。一时间,屋子里充满了兴奋的讨论声。
"这么说,俺家要是选后面那六套中的一套,一百六十平方米才不到五万块钱?"一个戴着草帽的农民掰着手指头算道。
付平点点头:"没错,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大家不用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
"那可真是太好了!"草帽农民兴奋地说,"俺这些年在外面打工攒的钱,刚好够付首付。"
一旁的老大爷插嘴道:"可不是嘛,这房子比咱们自己盖的强多了。你看这地板,这墙,这门窗,样样都比咱们自己弄的好。"
付平听着大家的讨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清了清嗓子,对大家说:"乡亲们,既然大家都满意,那咱们就开始选房吧。"
听到选房,大家顿时安静下来,都紧张地看着付平。
付平继续说道:"咱们村委会已经根据大家之前的意愿做了初步安排。临路的四套房子,是给村里几个大家族的老人和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后面的六套房子,是给其他报名的村民。大家有什么意见没有?"
众人面面相觑,然后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这时,一个年轻人举手说道:"小付干部,我家是五口人,能不能选个大点的房子?"
付平笑着说:"当然可以。后面那六套房子就是为了照顾像你这样的大家庭。你们可以先去看看,选个自己喜欢的。"
听了这话,大家立刻兴高采烈地向后面的房子走去。付平和老李跟在后面,看着村民们你争我抢地选房子,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老李啊,"付平低声说,"你看咱们村民这么高兴,我这心里啊,真是说不出的舒坦。"
老李点点头:"是啊,小付干部。这可是咱们村的大好事。以后咱们村的面貌肯定会越来越好。"
付平站在人群中间,手里拿着一个装满纸条的竹筒,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他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说道:"乡亲们,新房子都验收完了,现在就该分房了。咱们按照老规矩,抓阄决定。"
话音刚落,人群中就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
"哎呀,这抓阄可真刺激。"一个戴着草帽的老大爷笑呵呵地说。
"可不是嘛,就怕手气不好,抓到个不中意的。"旁边一个中年妇女接话道。
付平听到这话,笑着解释道:"大家别担心,这次的十套房子都是按照统一标准建的,格局差不多,位置也相差无几。不管抓到哪个,都是好房子。"
听了这话,大家纷纷点头。一个年轻小伙子大声说道:"小付干部说得对!能住上新房子就已经很好了,哪还挑三拣四的。"
付平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那咱们就开始吧。先是前面四户,然后是后面六户。每户派一个代表来抓阄。"
随着付平的话音落下,十户人家的代表依次上前。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紧张和期待,手微微颤抖着伸进竹筒。每当有人抽出纸条,周围就会响起一阵惊呼和掌声。
"老张家抽到了3号房!"
"李大爷运气真好,抽到了1号房!"
"小王家抽到了8号房,在后排正中间,位置不错啊!"
抓阄的过程中,围观的村民们也跟着紧张起来。他们的目光在抽阄的人和竹筒之间来回游移,仿佛自己也在参与其中。
终于,十户人家都抽完了阄。付平高兴地宣布:"好了,房子都分完了。恭喜大家,都有了新家!"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十户人家的代表们互相握手,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哎呀,真是太好了!"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娘激动地说,"这辈子总算是有了个像样的房子。"
"是啊是啊,"旁边一个中年汉子接话道,"以后咱们村也能跟城里人一样,住上好房子了。"
围观的村民们看着这一幕,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有人露出羡慕的神色,有人则若有所思。
一个瘦高个的年轻人忍不住说道:"哎,要是俺家也能住上这样的新房子就好了。"
旁边一个老大爷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别着急,小伙子。这不过是咱们村的试点项目。要是成功了,以后全村都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
年轻人听了,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真的吗?那俺可得好好干活,攒钱买新房子!"
老大爷笑呵呵地点头:"对嘛,年轻人就该有干劲。你看看这十户人家,哪个不是村里的能人?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奋斗出来的。"
正说着,只见刘春生从人群中挤了过来,来到付平身边。他看着那十户喜笑颜开的村民,笑着对付平说:"小付干部,一下子十家人贺房子,村上这些人又要大出血咯!"
付平闻言,眉头微微皱起。他转向刘春生,低声说道:"春生哥,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这么多人同时贺房子,对其他村民来说确实是不小的负担啊。"
刘春生看着付平担忧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哎呀,小付干部,你就别操这个心了。咱们村里人可都精着呢,这回送了礼,用不了多久就有法子收回来。你看他们,哪个像是吃亏的样子?"
付平听了,也不禁莞尔。他环顾四周,只见村民们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神色,似乎已经在盘算着如何参与这场热闹了。
这时,王占奎也凑了过来。他听了两人的对话,若有所思地说道:"小付干部,我倒是有个主意。既然这十户人家都是同时收房,咱们何不把大家凑到一起,搞个集体庆贺?"
付平眼前一亮:"村长,你这主意不错。一家家吃,连吃十天,人都吃腻了不说,还浪费。不如把这十家人整到一起,全村一起来吃个坝坝宴,又热闹又省事。"
刘春生却皱起了眉头:"你们俩想得倒是简单。别个送十份礼钱,结果就吃一顿饭,他们但怕是要说怪话哦!"
王占奎听了,也点头表示赞同:"春生说得对。原本送一份礼,但是要吃一顿饭,总能捞点回来。送十份礼,还只吃一顿,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付平听了,不禁有些泄气:"看来是我想得太简单了。本想趁这个机会,为芝麻山新村造个势呢。"
王占奎见状,眼珠一转,突然说道:"诶,你们看这么搞要得不?跟他们商量一下,十家人一起,摆个三天流水席。大家一起热闹热闹,他们也省钱省事,村上也轻松简单,其他村民们也不会说啥,关键也不至于太浪费。"
"这个主意好!"刘春生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
付平也连连点头:"确实不错。那我们去跟他们说说试试?"
三人商量好后,便朝那十户新房主走去。村民们见状,纷纷让开一条路。
付平走到人群中央,清了清嗓子说道:"乡亲们,恭喜大家都分到了新房子。我们有个想法,想跟大家商量商量。"
十户人家的代表们立即围了上来,脸上带着好奇的神色。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爷开口问道:"小付干部,啥子想法嘛?你尽管说。"
付平笑着解释道:"是这样的,按照咱们村的习俗,大家搬进新房子都要办酒席,请乡亲们吃饭。但你们十户人家一起搬,要是挨个办,得连吃十天。我们想着,不如咱们一起办个大流水席,热闹三天,你们觉得咋样?"
话音刚落,人群中就响起了一阵议论声。
"这个主意好啊!"一个中年妇女兴奋地说,"省钱又省事,还能热闹热闹。"
"对啊对啊,"旁边一个年轻小伙子也附和道,"要是挨个请,我这肚子都不够吃的。"
但也有人提出了疑问。一个戴着草帽的汉子问道:"小付干部,那礼钱咋整?大家送了十份礼,就吃一顿饭,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哦。"
付平正要回答,王占奎抢先说道:"老李,你这就不懂了。咱们是办三天流水席,不是一顿饭。再说了,十家人一起办,规模不就大了吗?肯定比单独办气派多了。"
刘春生也在一旁补充道:"就是嘛,大家想想,要是单独办,能请几桌?现在十家人一起,那可就是几十桌了。到时候全村人都能吃上,多热闹啊!"
听了这番解释,村民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那个叫老李的汉子也笑着说:"这么一说,确实是个好主意。我赞成!"
其他九户人家的代表也都表示同意。一时间,村委会的坝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付平见大家都同意了,便继续说道:"那咱们就这么定了。时间的话,我想着定在一周后,也就是5月12号。这样大家有时间收拾收拾,搬进新房子。"
"好嘞!"众人齐声应道。
这时,一个年轻媳妇儿举手问道:"小付干部,那这流水席在哪儿办呢?"
付平一拍脑门,笑着说:"瞧我这记性。就在咱们新村的广场上办。正好借这个机会,让大家都来看看咱们的新村。"
王占奎在一旁补充道:"对,到时候我还要请县里的记者来拍照呢。咱们芝麻山新村可是全县的样板工程,得好好宣传宣传。"
听到这话,村民们更加兴奋了。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期待的神情。
付平看着眼前这幅热闹的景象,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欣慰。他轻声对身边的王占奎和刘春生说道:"看来咱们这个主意是得到大家认可了。"
王占奎笑着点头:"那是自然。咱们芝麻山的人啊,最喜欢热闹了。这一办就是三天,可不得把全村人都乐坏了。"
刘春生也附和道:"可不是嘛。不过小付干部,咱们得好好筹划筹划,这么大的场面,可不能出岔子。"
付平认真地点点头:"大虎说得对。这事关咱们新村的第一次亮相,一定要办得漂漂亮亮的。"
正说着,只见一个瘦高个的年轻人挤过来,有些腼腆地问道:"小付干部,这个流水席,我们没分到新房子的人能不能来吃啊?"
付平闻言,不禁莞尔一笑:"当然可以啊!这不就是要让全村人都来热闹热闹嘛。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挠了挠头,回答道:"我叫小李,是村里的理发师。"
付平拍了拍小李的肩膀,笑着说:"小李啊,你来是最合适不过了。到时候说不定还要请你帮忙给大家理理发呢,让大家都精精神神的。"
小李听了,顿时眼前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我一定把大家都打扮得帅帅的,漂漂亮亮的!"
周围的村民听了,都笑了起来。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娘打趣道:"哎呀,小李啊,那你可得给我这老婆子也来个时髦发型,让我也年轻个十岁八岁的。"
小李憨厚地笑着说:"张大娘,您放心,我保证把您打扮得比城里的时尚大姐还要漂亮!"
这话引得周围人又是一阵哄笑。付平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场面,心里暖洋洋的。他转向王占奎和刘春生,低声说道:"看来这次活动不仅能庆祝新房子,还能让全村人更加团结一心啊。"
王占奎点头赞同:"没错。这就是咱们农村的好处,大家都是一家人,有福同享。"
刘春生也感慨道:"是啊,这种氛围在城里可是难得一见。咱们得好好珍惜。"
付平若有所思地说:"那咱们就更要把这次活动办好了。不仅要让村民们高兴,还要让外面的人看看咱们芝麻山新村的新面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908/309023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908/3090232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