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章:商人政党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开局休夫,重生煞星郡主是满级大佬 道亦可盗 本王不干了 我乃人间通天竹 逍遥小书生 梦回西夏婆娑飘幻 怪客心刃 末日堡垒:我预知未来能具现 火影:我乃蛊道仙人 重生之高门娇宠
在摩尔达维亚军区,爱德华•纽盖特迎接从立陶宛公国回来的罗马军队。
在公爵与贵族们的扯皮中,大公迫于压力最终与贵族达成妥协,罗马军队将先进的火器装备卖给立陶宛,钱分批付,而罗马士兵全部回来。
纽盖特坐船从金角湾出发来到比萨拉比亚迎接他们,回去的路上顺便考察一下各地官员的治理情况。
在旅游的过程中,纽盖特视察了一家工厂,其规模是以前的工厂好几倍,每十几个工人操作一个超大的纺纱机。
这样的东西他以前还只在教科书上看见过呢。
老板向纽盖特介绍自己的机械,制作的布、衣服等物品销售到罗马各地,还出口到了海外,在海外主要是西方的人订购。
除了这种非常负复杂沉重的大型机械,他们还从其他工厂买来了一些小型的简易纺纱机,一次性可以纺出好几根,其效率不比这种大型机械差,他都想换装备了。
纽盖特摸着一根根棉线问这是不是小亚细亚半岛,安卡拉行省那边来的。
“都有点,有巴尔干半岛的,有小亚细亚那边的,安卡拉行省的羊毛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确实很有保证。”
在农村地区,纽盖特已经察觉到官府和商人以各种方式诱导百姓放弃土地,说什么去城市谋生,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这几年,执政官艾尔皮迪奥斯也在君士坦丁堡的元老院颁布了十几条法令和鼓励政策,就是想让农民去城市工作,将本来用作农耕的土地划归为牧场。
纽盖特甚至在保加利亚行省看见有贵族将自己的田地、城堡整个低价出租出去,完全退化成了地主,自己去了君士坦丁堡享受生活。
而且这还不是个例。
这种频繁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说明罗马帝国国内的资产阶级势力开始壮大了,它的壮大是随着纽盖特的政策推进的。
商人有的是钱,这可比一般贵族会赚钱多了,有钱就可以贿赂官员。
而罗马帝国这边的操作就是干脆以商会的组织,直接用钱收买整个党派,或者自建一个政党,对元老院施加影响。
到了执政官艾尔皮迪奥斯最后几年时间,几乎没有不受到商人阶级影响的政党了。
这让那些传统的、老牌贵族们都感到了一丝不安,他们第一次见到商人阶级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于是他们很快组织起了反对党。
反对党其中心思想是重农抑商,理由是认为商人如此大规模的进行圈地运动势必导致饥荒、低素质的农民进城导致城市卫生、治安的恶化。
双方为此打了几百场官司,从反响上看,反对派确实是得到了部分农民、教会的支持。
但是商人组织的法律顾问更加职业,加上商人对法律天生的敏感,反倒是让人觉得是反对派有些无理取闹,动不动就是在圣经中引经据典,或者说“祖宗之法不可变”。
这无力的辩解在罗马法中可是找不到依据的。
这都不能说是资产阶级的萌芽了,这是已经变为一根隐隐有超越其他势力的大树了。
不过纽盖特对此并不全部是高兴,他注意到商人阶级的元老院的影响,还有出台的政策其法令越来越露骨了,颇有一种威尼斯商人特有的得寸进尺。
比如在向农民买土地的时候,想以各种方式来将土地贬值。
其行为有点像英格兰的圈地运动了,如果他们真获得了大多数元老同意推行下去,纽盖特还真没有理由不同意呢。
贵族、工厂主、商会、教会都有利益的代表政党,唯独农民还得依附贵族和其他阶级,要不就是是自己有块土地的自耕农,却因为他们太分散了,受地理条件限制无法沟通形成团结,形成纯粹的党派为自己发声,每次是在其他阶级利益受损时,被附带着提出。
或许只有当他们进入城市,成为真正的无产者才能走向真正的联合。
“还是得靠他们自己啊。”
在君士坦丁堡官办学院,纽盖特溜达了一圈,参观教室、天文台、医疗仪器设备和有学生宿舍。
学院院长向纽盖特介绍学院里的优等生,拿出他们的创作给他过目,其涵盖的领域十分宽广,天文、数学、文学艺术、神学、法律等等都有涉猎。
“哟,列奥纳多·达·芬奇你也在呀,觉得这个大学怎么样呢?”
纽盖特让达·芬奇走出来一步,跟他讲讲在罗马帝国的收获如何。
“这里学术氛围挺浓厚的,挺好的,就是学校学习的东西太多太杂了点,如果可以应该还在其他地方修几个更单一更专业的大学,术业有专攻嘛,巴尔干半岛还好,小亚细亚半岛就差点意思了。”
“那你就要请示元老院了,不过你好像不是元老吧。”
两人愉快的聊了一会儿,纽盖特问他既然在这里即当老师,又当学生的,有没有收徒弟
“有几个,算是学生中天资聪慧的。”
达•芬奇提到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尼古拉·哥白尼的波兰人。
一开始纽盖特没有反应过来,好半天才想起这个人的名字有点耳熟,又想了半天感觉他有点像那个天文学家的名字,也叫哥白尼,不会是同一人吧。
纽盖特没有细问达•芬奇关于那个哥白尼的消息,倒不是他觉得这样让人起疑,只是觉得自己见了他也就夸几句,要深入交流,他纽盖特实在是才疏学浅。
但耐不住好奇的纽盖特还是隔天闯进达•芬奇的工作室里,以与他交谈为理由见了那个尼古拉•哥白尼一面。
除了日常的问好,问一问他们哪里来的外,没说其他的了。
在商会里,纽盖特还听到了有关匈牙利王太后,他女儿普尔喀丽亚的消息。
普尔喀丽亚这段时间一直在朝廷里扶植自己的势力,而且还据说跟黑军的一个将军好上了,巩固权力嘛,不奇怪。
她不依靠任何人,就能稳定住内政那才奇怪。
外交方面,普尔喀丽亚依旧奉行孤立主义,既不靠近罗马教廷,也不靠近君士坦丁堡。
对外,她一改他丈夫的频繁对外用兵,将精力放在了对内镇压上,与波兰国王约翰一世•阿尔布雷赫特完全和解,表示自己不会再觊觎波兰的红鲁塞尼亚。
没想到自己女儿如此的优秀,成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教育可以说是非常到位了。
自己那个叛逆的女儿也并没有把弗拉德•德古拉交出来,他本人还躲在特南西瓦尼亚地区,说不定天天就在上山盯着这边呢。
他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希望他老人家就在那里安享晚年,不要再折腾了。
意大利半岛。
贡萨洛·德·科尔多瓦的军队被虽然几次与企图截断他粮草的罗马军队激战,并成功击退了他们。
但是己方损失也不小,再加上敌人一改大兵团作战,以小股部队打游击的袭扰他的后勤,他不得不将还在莫里塞的军队撤回了。
他的军队打遭遇战和歼灭战还行,但是那种十分注重小团体的战斗就不是他的士兵可以应付的了。
到了一四九六年,八月中旬,西欧联军只能防守和控制那波利,以及周边的村镇,败局已定。
伊莎贝拉一世是一万个不愿意撤军,但是前线的战事越来越不利于西欧联军,自己老公费尔南多二世不停地说,撤退吧,还是撤退吧,打到现在除了多损失一些士兵还有什么意义呢。
费尔南多二世向老婆讲述印度的富饶,那里有大把大把的钱,一堆堆的香料,不如把精力放在殖民地的建设上。
“可是如果我们都走了,罗马教廷怎么办?”
罗马城绝对不能失守,这是伊莎贝拉一世的底线。
“那就去君士坦丁堡跟希腊人谈一谈嘛,我们承认腓特烈是那不勒斯王国的合法君主,君士坦丁堡保证绝不染指罗马城不就行了吗。”
伊莎贝拉一世做了半天的心理斗争,终于咬着牙点头了。
在谈判前,伊莎贝拉一世给罗马教廷发了一封信,说自己的士兵打得很疲劳了,实在是打不动了,希望罗马教廷与西欧联军一起与君士坦丁堡谈判,以承认腓特烈为那不勒斯国王,换得君士坦丁堡的永不入侵。
亚历山大六世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心里五味陈杂,只是叹了口气。
两个月半后,君士坦丁堡、卡斯蒂利亚—阿拉贡联合王国、法兰西王国、那不勒斯王国,还有佛罗伦萨共和国的使者来到罗马城讨论和平条约。
君士坦丁堡的使者同意大部分的条约,但是有一条他觉得不行。
“那不勒斯王国不能与君士坦丁堡合并,我们打了那么久,一是防止别有用心的人以那不勒斯为跳板攻击罗马帝国,二是与那不勒斯王国永远友好,两家友好,那合并又有什么不可以。”
“如果合并了,你们不会继续北上入侵吗!”
法兰西使者心心念念的意大利半岛,不仅没能要到,还便宜了其他人,这事他受不了。
“当然不会。”
“胡扯,撒谎!”
“我们立字据,我们绝不武力入侵罗马教廷怎么样!”
“希腊人的嘴,骗人的鬼,谁不知道你们希腊人学法律学得好,一定早就想好了这里面的漏洞了吧。”
围绕着那不勒斯的归属权,双方打成一团,口水不断。.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6111/284870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6111/2848700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