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打工人圣地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鸿蒙炼天诀 全民领主:从小骷髅开始爆兵 龙王归来:我举世无敌 城一代的奋斗史 无敌副村长 全网黑后我考研清华爆红了 叶辰归来孙怡夏若雪 尸起校园,求生从裸奔社死开始 我家萝莉妈妈病娇后,青梅急了 医妃重生:摄政王太冷撩不得!

最近他和系统的联系都少了,因为他啥也不缺,什么糟心事儿也没遇到,自然不需要系统出现。 但是怎么说呢,他最近需要几条生产线,系统可以抽奖。 是不是意味着,他又需要系统了,可以抽奖抽几条生产线? 反正之前攒下来的积分还有不少,不抽白不抽。 相机生产线最好来一条,汽水生产线之前就抽过一条,丢空间里了,一直没用。 等深市厂子建起来,再把汽水生产厂建起来。 至于相机生产,放在四九城也行,放在深市也行。 反正他现在有通道,去哪里都是开个门的事儿。 所以厂子开在哪里都可以。 本来林阳只想开个汽水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简单的白开水,茶水自然不能满足需要。 所以汽水就是林阳要发展的下一个产业目标。 别看东西不大,销售额惊人啊! 这玩意儿男女老少都喜欢,尤其是小孩子。 逢年过节拿到压岁钱,除了买鞭炮玩具,就是买吃的喝的。 汽水自然就是饮料中的首选。 至于相机,是刚刚林国栋提醒了林阳。 刚下的文件,要大力发展旅游业。 那将来这几十年,相机自然就会变成抢手货。 大家都出去旅游了,看着这么漂亮的风景,谁不想留念一下,就算不喜欢风景,也得证明来过啊。 这年头,谁家还没几本影集了? 相机不是没有,但那都是专业相机,普通人几个懂操作的? 又笨重又专业,还贵! 所以林阳瞄准的,是风靡一时的傻瓜相机。 只要胶片不曝光,傻瓜相机绝对是居家旅行必备商品。 而且买了傻瓜相机,还得买胶卷吧,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是长期买卖。 后世的数码相机虽然也小巧。 但从重量上来说,明显傻瓜相机更胜一筹。 林阳家里以前就有一台古老的傻瓜相机,拿在手里就像是儿童玩具一样轻巧。 这种东西,成本低,质量好,基本上也没什么技术含量。 而且成本低了,售价肯定就低。 只要胶卷做好一些,价格不要太贵,绝对是老百姓第一首选。 物美价廉的东西,永远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东西。 除了傻瓜相机,拍立得也可以安排一下。 小年轻谁不喜欢拍立得,即拍即拿。 就算去北海公园摆个摊,都能赚一家老小的口粮。 拍立得唯一的缺点,就是后期使用太贵。 拍立得的胶卷就是相纸,相纸太贵,而且不便于携带。 所以旅行中还是傻瓜相机更合适。 但拍立得确实摆摊一绝。 只要有人来四九城旅游,在北海公园摆个摊给人拍照,拍完就拿走,想必还是很有市场的。 所以这个玩意儿,也在林阳的生产计划中。 再然后就是高端一些的相机,那种更换镜头的专业相机。 当然了这种东西,短期内肯定不会生产,最先要生产的,就是傻瓜相机,和拍立得。 打定主意,林阳便抽奖去了。 他这些日子积攒的积分不少,一直没有使用。 现在一股脑使用,果然抽出了三条生产线。 一条生产傻瓜相机,一条生产拍立得,还有一条,居然是生产高端专业相机的。 这个相机生产厂,林阳准备放在深市。 只是要在深市办厂,就比在四九城办厂困难多了。 因为在深市,没有人给林阳保驾护航,他只能通过各种申请,才能办厂。 而且很大概率,还会被人压制。 但现实情况是,如果不在深市办厂,这个厂的寿命会变短。 四九城是首都,后续会逐渐规划,并且向周边辐射。 林阳那两个厂的位置,以后也得搬迁,因为那以后都是被规划的范围。 一旦搬迁,厂的效益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林阳准备以后都把厂子搬过去,那边劳动力多,工业园区大,厂子扎堆,各项福利待遇也就多。 四九城虽然也有厂,但陆续都要搬迁出去。 而且四九城高级知识分子多啊! 人家有知识,凭什么进你的厂。 比起打工圣地深市,四九城打工人太少。 但在深市就不存在,它直到几十年后,都是打工人最爱去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它和港岛门对门,很多东西都可以销往港岛。 港岛老外多,看到好东西,自然会问哪里买的。 顺藤摸瓜也会找到深市。 可以说,港岛会给深市带来想都想不到的广告效应。 说白了就一句话,几十年后四九城知识分子扎堆,深市打工人扎堆。. 是个老板,都会选择把厂子建在打工人扎堆的深市。 林阳现在选择这里,是因为大领导的关系,他能得到更多的照顾。 所以目前来说在这里是最好的。 抽完生产线,林阳有些遗憾,遗憾汽水生产线只有一条。 但他不着急,反正距离汽水厂建好,还得等好长一段时间呢。 当天晚饭,一家四口去杨记饭庄吃饭。 进门服务员就笑着和林阳的招呼。 “小东家好久不见啊!” 林阳也笑着和大家打了招呼,这才坐下来点菜。 谁曾想刚坐下,就听隔壁传来说话声。 “实在不行咱们就回去吧,我爸到现在也没说要不要拆迁,而且招待所住着也挺贵的。”对方说道。 林阳听到“拆迁”两个字,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 没想到后面坐着的,居然是刘家大儿子刘光远。 之前娄晓娥提过一嘴,林阳就多留意了一下,没想到在这儿又遇到了。 “这都住了大半个月了,浪费多少钱啊?他们到现在都不说拆不拆,这不是明摆着涮你玩儿吗?”刘丽砰地一声放下杯子。 声音虽然不大,但还是吓得刘光远一缩脖子。 二十多天了,刘海中和二大妈闭口不提拆迁的事儿,这前院后院不少人都搬走了。 真要是拆迁,这些人舍得搬走? 刘海中和二大妈心知肚明,拆迁是不可能的。 但他俩舍不得孩子啊。 虽然看到刘丽就生气,但谁让刘光远是自个儿亲儿子呢? 多把孩子留一天,他们就高兴一天。 刘光远读书是厉害,但他除了读书,别的一塌糊涂。 这不套了二十多天话,愣是什么都没套出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6355/263026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6355/2630268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