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港岛,主导科技战 > 第107章 这是一幅贺寿的好画

第107章 这是一幅贺寿的好画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鬼门医尊 都市:从入住爱情公寓开始 游戏王之用决斗带来欢愉 我在逆天邪神多子多福 渣男与人暗度陈仓,我与王爷明修栈道 炮灰的逆袭仙路 误闯柯学世界 手机连未来,破产又何妨 娱乐之文娱之王! 摆脱恋爱脑后,真千金她成了玄学大佬

第231章这是一幅贺寿的好画 胡江山和王秋明对望了一眼。 王秋明呵呵笑着说:“胡老弟,真有你的,过关了,走吧,咱们赶紧去看看!” 胡江山也笑了,这次还真是来对了,回头真得好好感谢一下王秋明王导。 可不是谁都有这路子的。 当然,王秋明事先也说过,就算把胡江山带过来也不一定能成功。 人家毕竟是艺术大家,华人圈子里大佬级别的人物,很多富人花钱都请不到的人物。 要知道,孔凤言是非常喜欢静的人,所以去年才躲到港岛这边,还在这里置办了宅子。 因为内地认识孔凤言的人太多了,几乎天天都有人找,不是求字,就是求画,要么就是求关系,不得安生,把孔凤言都要烦死了。 孔凤言移居到港岛之后,确实清净了不少。 但是也不能说非常清静,因为港岛也有很多富人认识孔凤言。 而且港岛这边的书画氛围相比于内地有过之而无不及,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拍卖盛会。 好在孔凤言对自己的新住处比较保密,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只有交往甚密的人才会知道,而王秋明王导正是其中的一个。 不过王秋明知道归知道,也不能乱来。 如果王秋明不是跟胡江山将会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又觉得胡江山这个年轻人谦虚有礼貌,长得一表人才,王秋明也不会贸然的带他过来。 所以王秋明来的时候看着一副云淡风轻,气定神闲,信心满满的模样,其实心里也很忐忑,就怕孔凤言不高兴,得罪了他老人家。 没想到的是,胡江山居然露了一手茶艺,而且这水平绝对不输专业茶师的水平,甚至还要更胜几分。 几杯茶水下去,把孔凤言老师的味蕾瞬间就给征服了。 孔凤言招呼着胡江山和王秋明,来到了客厅旁边的房间。 这个房间也非常大,跟宽敞的大客厅不相上下,而且除了窗户那一侧,三面全都是书架以及书画展架。 除了很多很多的书以外,挂的都是书法字画,最为亮眼的就是那一幅一幅的山水画。 前面提到过,孔凤言是以山水画著称的,绝对属于身怀绝技,有真本事的人物。 胡江山就算是一个外行人,也能看的出好来。 这些山水画全部都是孔凤言的作品,每一幅都令人惊叹。 山水画中留白颇多,表面上看上去元素很少,甚至有些简单,但是只要细品,却会觉得非常丰富,气势磅礴,颇有神韵,充满了想象空间。 孔凤言真的不愧是国学大师,这文化气息肉眼可见的强大。 孔凤言笑着说:“小胡,你喜欢哪一幅字画?你随便挑,看上哪幅挑哪幅。” 胡江山愣住了。 随便挑?这么大方? 这可是孔凤言的真迹啊!真的不能再真了! 王秋明更是瞪大了眼睛,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他还以为孔凤言会挑一幅送给胡江山,却没想到会让胡江山在这里随便挑! 这里可是有不少孔凤言的心血大作的! 王秋明忍不住说:“什,什么意思?孔老师,这,这不对呀!” “怎么不对?” “孔老师,您可从没对我说过这话呀!好家伙,随便挑,这也太随意了!这里的东西随便一幅在拍卖行都能拍到大几百万了吧?比如说那一幅,那边那一幅,我看都得千万起了,孔老师,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要不也送我一幅画,让我随便挑?” 孔凤言摆摆手:“王导,你别捣乱了,以前我可送过你的。” 王秋明玩命摇摇头:“以前,以前送的没这里的有神韵!我想要幅山水画,怎么样?孔老师,我大老远来了,您不能吝啬了呀!” 孔凤言一听,吹胡子瞪眼睛:“不行,不行!今天只能送小胡!王导,你又不干什么,就别跟着捣乱了。” “我……” 王秋明一脸苦笑,孔凤言真是眼里容不得沙子,坚定地拒绝别人混水摸鱼占他便宜。 胡江山是为了贺寿,他王秋明确实没什么特别的事儿。 这时,胡江山有些不好意思:“孔老师,我真的可以随便挑吗?这不太好吧,我看您还是挑一幅送我吧,我现在看得眼花缭乱,都不知道挑哪一幅了。” 孔凤言呵呵笑了:“这样吧,让一菲帮你挑,她眼光挺好。” 陈一菲愣住了:“啊,我吗?” “对啊,一菲,你帮小胡挑一幅合适的字画吧。” 陈一菲看了看胡江山,后者则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说实在的,胡江山也巴不得有人帮他挑一挑,他对字画确实没什么研究,而且他如果挑一幅最好的山水画,确实有点儿占便宜的意思,倒不如让别人挑,不管挑到哪一幅他收着就行。 陈一菲倒也没有推辞,看了看挂着的这幅书法字画,问道:“胡老先生偏爱字画,还是偏爱山水画?” 胡江山很认真的回想了一下,胡英相的书房里挂着的都是山水画,好像也有书法字画,但是相对来说山水画更多一些。 胡江山说:“我爷爷他对山水画更偏爱一些,不过书法字画也可以。” 陈一菲左右看了看,指着一幅画说道:“那这一幅比较合适。” 那是一幅山水画,是横幅的,很长很大。 画面内容非常丰富,近处峰峦叠嶂,远处高山连绵不绝。 整幅画用了大量的留白,典型的国画技法,有充分的想象空间,留白处似乎是山谷,天空,甚至是云雾。 而在大面积的留白一端,写着几句诗句,绝对是孔凤言的手笔,行云流水,流畅自然,更有几分气势磅礴。 末端果然留下了一个孔凤言的典型题款,表明这是他的手笔。 再仔细看近处的山上有一棵树,树旁边立着一位老者。 那位老者有长长的胡须,穿着长袍,挺风而立,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老者面对着山谷,似乎在欣赏景色,也有可能是在思索哲理。 胡江山走近了看着这幅画,确实让人很喜欢,就是连胡江山这样的门外行也能看出好来。 第一感觉,这幅画如果拿到拍卖行去,肯定能拍出高价来。 孔凤言苦笑着说:“一菲,你还真是给小胡挑了一幅好画。” 陈一菲笑着说:“这幅画就叫寿山行,用来贺寿正合适,爷爷,你不觉得很合适吗?” “是是是,确实很合适,我能说不合适嘛。” 显然,孔凤言也觉得很肉疼。 这也难怪,这幅《寿山行》是孔凤言的新作,当时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连孔凤言自己都觉得没有喜欢够呢。 王秋明三步并作两步,也赶了过来,仔细看着这所谓的《寿山行》,接连发出惊呼声。 “哎呦呦,这幅画好呀!瞧这幅画的意境,真是绝了,绝对是孔老师的心血之作!胡老弟,你要不要?你如果不要我就要了!” 胡江山撇了王秋明一眼:“我当然要了,我肯定要呀!王导,您就别跟我抢了!” 王秋明那个羡慕嫉妒恨啊,一副捶胸顿足的模样,看起来十分好笑。 画,就这么定下来了。 孔凤言果然不食言,很大方,胡江山想要哪幅就送哪幅。 在陈一菲的帮助下,胡江山把这幅《寿山行》收了起来,孔凤言还送了一个盒子,正好可以送礼用。 胡江山对孔凤言真是由衷感激。 “孔老师,真是太谢谢您了,这份儿礼物太棒了,我爷爷肯定特别喜欢。” 孔凤言呵呵笑着说:“没事儿,没事儿,胡老也是我非常敬佩的人,可惜的是还没来得及拜访他,等有合适的时间了一定去看看胡老。” 胡江山笑着说:“孔老师,如果我爷爷知道您有意看他,那肯定高兴的先跑过来了。” 孔凤言摆摆:“你可别说给他,胡老年纪比我大,就不劳烦他跑这一趟了。” 孔凤言说的倒也不是场面话,他对胡英相确实很敬佩,港岛这样的大商人可不多。 但是因为孔凤言为人处事比较低调,再加上机会不多,所以来到港岛以后并没有去拜会胡英相。 巧合的是,胡英相也知道孔凤言,而且对他的作品推崇备至,早就想买一幅孔凤言的字画了。 所以胡江山非常有信心,这幅山水画只要送到爷爷胡英相面前,爷爷肯定乐得合不拢嘴,甚至可能乐的都要蹦起来了。 说实在的,王秋明说的一点都不夸张。 孔凤言的这幅《寿山行》,如果放到港岛这边的拍卖行去拍卖,少说也得拍到千万港币,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争抢。 这幅画确实太有水平了!绝对的国画杰作! 胡江山对孔凤言再次感谢。 孔凤言笑着说:“小胡,你就不用谢了,但有件事儿可能得麻烦你。” 胡江山怔了怔:“孔老师,您有什么事儿尽管提,只要我能办得到,一定全力以赴。” 孔凤言摆摆手:“倒也不用全力以赴,主要是我爱好喝茶,我发现你泡的茶确实好喝,比我接触过的茶师泡的茶都要好,哪天我要是馋了,你过来给我弄两壶茶让我享受一下,行不行?” 胡江山乐了:“孔老师,行啊!当然没问题,这是小事情,您如果哪天想喝茶了,给我打电话,我马上就过来给您弄几壶。” “好,好,那就好。” 胡江山跟孔凤言交换了联系方式,然后就跟王秋明一起开车离开了。 孔凤言和陈一菲回到了屋子里。 看到茶桌上的茶壶,孔凤言又不由自主地舔了舔嘴唇。 陈一菲叹了口气,爷爷确实是一个重度茶叶爱好者,有时候让人觉得很夸张。 陈一菲说:“人都走了,您就别再想东想西的了。” 孔凤言嘿嘿笑着说:“等过两天有时间就请他过来给我泡几壶茶,不过分吧?” 陈一菲一时无语,走到茶桌旁,想要收拾茶具,谁知端茶壶的时候发现很重,茶壶里面居然还是满的。 陈一菲说:“他好像又给你泡了一壶茶。” “啊?真的吗?” 孔凤言喜笑颜开,赶紧上前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品了一口。 “味道真好呀,好在茶还没凉,正好喝,一菲,要不要来一杯?” 陈一菲摆了摆手:“爷爷,我可不敢跟您抢,怕您发脾气。” “嘿嘿,怎么会呢?你是我亲爱的孙女儿,不可能对你发脾气。” 孔凤言想了想,又说:“这个小胡啊,胡江山,好像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坏呀。” 陈一菲连忙说:“我没有说他很坏,爷爷,你不要乱给我扣帽子。” “哎呀,你急什么呀?上次你明明说他人品很差,不怎么样,还说胡家怎么出了这么一个败家子儿,家门不幸什么的。” “这个……” 陈一菲一时说不出话来,她也确实说过这话。 此时陈一菲想起来甚至觉得有些可笑,怀疑自己当时是不是太武断了。 那是陈一菲仔细一想,自己好像没有武断呀。 之前的胡江山人品确实很差,不仅名声差,见到真人甚至比传言还要更猥琐一些。 但是现在的胡江山怎么解释?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生物学几乎解释不了这种前后发差。 别说孔凤言了,就连陈一菲都不能说胡江山人品有多差,甚至还让人觉得很谦逊有礼,文质彬彬,一表人才,甚至用“玉树临风”四字来形容都不为过。 更不用说胡江山居然还有一手好茶艺。 第二天,正是胡英相的大寿之日。 胡英相为人低调,禁止小辈们大操大办,索性就在家宅里摆几桌,请来亲戚朋友来家里庆祝。 多余的人,一个没叫。 大家吃过饭,气氛还不错。 接着就是送寿礼的环节了。 港岛豪门家族对老人家的大寿是很重视的,所以都准备得很认真。 比如胡文欣特意从古董商那时收了一个精美的鼻烟壶,应该花了不少钱。 胡荣国等小辈也精心准备了不俗的好礼。 这时,众人的目光落在了胡江山身上。 只剩下胡江山没有献礼了。 袁彩桦低声问:“江山,你准备礼物了吗?不会忘了吧?”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6388/299813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6388/299813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