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歼灭天下 > 第146章 孤,意晋赵封为上将军!

第146章 孤,意晋赵封为上将军!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季总,夫人喊你离婚上热搜了 人间政道 扮演NPC后,她每天都要捂马甲 四合院:从杀猪佬开始 亮剑:你管这叫县大队?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我在2009当导演 惊悚扮演:从跑龙套开始 寇国者侯 临死前,我强吻了女帝

听到嬴政这充满愤怒的话。 大殿内跪着的燕臣脸色一变,急忙道:“秦王在上,我燕国对大秦始终感恩,此番动兵并非我王之意,而是我燕国太子一意孤行。” “吾王说了,我燕国愿意赔偿大秦。” “除了赔偿以外,哪怕秦王要我燕国太子的命,我燕国也绝不会有任何怨言。” “求秦王宽恕。” 说着。 燕使臣纳头一拜,充满了惶恐。 “吾大秦为何出兵?” “皆因你燕国求援,若不是我大秦,你燕国何存?” “若不是我大秦,你只怕都沦为了赵国的阶下囚,安能站在孤的朝堂上说话?” “你燕国背信弃义,还想让孤宽恕?”嬴政仍然一脸冷漠。 显然。 此番不敲打一番燕国,不狠狠敲燕国一笔,嬴政自然是不会罢休了。 如果仅仅是将进入赵国的燕军赶走了,那或许还不能带来太大的利益,但现在燕国的太子都落在了大秦手中了,不好好利用,那嬴政就愚蠢了。 感受着嬴政那似滔天的怒意,一幅要举兵灭燕的样子,燕使臣彻底慌了,当即咬着牙道:“我大燕愿意付出原许诺给大秦一倍开拔之资献给大秦,还请大秦宽恕我燕国。” 听到这。 嬴政脸色稍微缓解了几分,但并未开口。 “大王。” “燕使此举可见燕国的诚意。” “臣以为,我大秦与燕国本是盟约,如今燕国既真心赔罪,我大秦理当给予一次改过之机。” 尉缭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臣附议。” “念在盟约一场,还请大王给燕国一次机会。”王绾也站了出来。 “臣等附议。” 满朝文武纷纷附议。 看到这。 这个燕使臣的心底也是一松,转而期待的看向了嬴政。 在群臣的“劝谏”下,嬴政脸上也露出了犹豫的神情,但最终也是一定:“念在我大秦与燕国之盟,此事就姑且作罢,但待得赵国战事平定后,你燕国许诺我大秦的所有资源全部都要送来。” “否则,孤绝不罢休。” 燕使臣当即一拜:“谢秦王隆恩。” “退下吧。”嬴政一摆手。 随即这燕国使臣恭敬的退出了大殿。 待得他离开后。 “恭贺大王。” “燕国意图夺我大秦战果,此番却是白白忙活还要赔偿我大秦。”尉缭大笑着道。 “的确如此。” “我大秦此番大得,自燕国获得的钱粮正好可以弥补几分国库的空缺了。”李斯也是笑道。 在一阵恭贺声下。 嬴政一抬手。 大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孤前两日收到了奏报,上将军已经调动蓝田大营全部兵力进攻赵地诸城。” “一个月内,赵地都将归我大秦。”嬴政威声说道。 “赵地归秦,只剩下代地已然不是我大秦对手。” “臣提议。” “蒙武上将军可以防守拖延转为进攻,自北进攻代地,骤时上将军可统帅大军北上进攻代地,一举灭赵。”尉缭大声道。 “此议可定。” “拟诏。” “命蒙武全力进攻代地。”嬴政当即点头应允。 昔日蓝田攻赵时,是以进攻赵地为主攻方向,蒙武十万大军主要还是拖延赵边军,如今战局反转了,自然是() 以进攻为主。 “王相。” “全力调拨粮草供给。”嬴政又看向了王绾。 “臣领诏。” 尉缭与王绾同时应道。 “灭赵。” “就在这一载内了。” “诸卿。” “一统天下非孤一人之力,而是需要诸卿之力。”嬴政面带期许的看着群臣道。 “臣等誓死效忠大王。”群臣高呼。 “此间。” “孤有一事宣布。”嬴政缓缓开口道,表情却是格外的郑重。 满朝群臣都看向了高位上的嬴政。 “孤给诸位爱卿宣读一份战报。”嬴政一挥手。 身边的赵高立刻拿起了一封早就准备好的战报,高高捧起,对着朝堂上的大臣道。 “赵国之战。” “赵军据守于武安城,兵力高达三十余万,赵将庞煖镇守武安城,牢不可破。” “大秦蓝田大营第四主营主将赵封,领兵为先锋,身先士卒,一日攻破城门,杀入武安城,浴血奋战下,攻破武安城,击溃三十余万赵军,逼迫赵军退守邯郸。” “邯郸一战。” “赵封再领兵为先锋,浴血奋战,血战六天六夜,斩庞煖,破赵都,席卷赵国王宫,大破赵军,此战终,总计斩赵军近十万,俘获近二十万。” “赵王逃窜,赵封携亲卫奔袭北上,斩千众赵国禁卫军,擒赵王以及其王公贵族上千。” “邯郸定,大军再动。” “燕国无义,驱兵入赵夺我大秦胜果。” “赵封率军的痛击燕军,一战斩燕军两万余众,擒燕国太子,攻占赵国城邑数十座。” 话到这。 赵高的声音也落定了下来。 而群臣的目光也全部都在嬴政的身上汇聚。 但每一个的心底也都充满了震惊。 这些战报绝大多数人都并不知道的,因为这些战报都没有真正传到朝堂之上来。 “大王此番提及赵封所立下的这么多战功,应该是要对其封赏了。” “只不过,如今赵封已然是主将了,要封也只能加封爵位,不可能是晋封官职。” “毕竟,主将之上就是护军都尉,是上将军了。”王绾心底暗暗想到。 “赵封,当真非常人啊。” “暴鸢,廉颇,庞煖。” “这些威名响彻天下的战将都死在了他的手中。” “还有一个魏无忌也败在了赵封的手中。” “天生的人杰,天生的战将。” “凭借这些战功,赵封至少还有晋两级爵位,而且这些战功都可称得上赵封的资历,或许他三十岁之前就可晋位护军都尉,成为我大秦的第四位上将军了。” …… 朝堂上。 许多朝臣心底都不由得暗想起来,如若不是大秦朝堂肃然严谨肃穆,此刻他们或许都会议论起来。 “赵封之功,理当重赏。” 尉缭当即站出来,大声启奏道。 作为鬼谷弟子,作为嬴政视之为最心腹的存在,他又怎会看不明白嬴政的意思。 此间朝堂上绝大多数人都看明白了是嬴政要重赏赵封了,毕竟这些有关于赵封立下的战功都已经宣读出来了,但或许没有多少人想到嬴政此番铺垫的是让赵封再进一步。 毕竟赵封太过年轻了。 “孤,有意晋赵封为护军都尉。” “诸卿觉得如何?” 嬴***瞰着满朝文武,() 威声问道。 话音落。 这一句话就如同石破天惊。 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 无论是王绾,隗状,又或者是其他的大臣,全部都是大惊失色的看着。 显然。 他们都没有料到这一举。 “大王。” “万万不可啊。” “这赵封将军虽然为大秦立下了诸多战功,但他还太过年轻,资历尚浅。”淳于越立刻跳出来,当即反驳。 “老臣附议。” “赵封将军的确统兵能力出众,但尚不足以承当上将军之职啊。” “此位,太重了。”王绾也是立刻站出来反对。 虽说当日扶苏前去对赵封致歉了,但其中必然还是有所间隙的,如若让赵封更进一步,必会更加受到其他公子拉拢,这是王绾不想看见的。 而且。 赵封乃是王家女婿,拉拢了赵封一人就相当于拉拢了整个王家,在掌控兵权的情况下,他们两人就堪比大半个朝堂了。 为了朝堂平衡,为了扶苏。 绝对不能让赵封晋位,至少现在不能,能拖延多久就多久。 “还请大王收回成命。” “赵封为大秦立下的战功的确不小,但他毕竟还是太年轻,尚需多历练几年,待得赵封年龄再大一点,资历再高点,未来再行晋封。” “如今赵将军虽然立下了不少战功,封爵足以。”隗状也是立刻开口道。 嬴政没有说话,就是这样就静静的看着朝堂上的众臣。 “扶苏,你觉得呢?”嬴政看着扶苏道。 “儿臣以为,王相,隗相他们言之有理。” “赵封虽然战功赫赫,可毕竟太年轻,还需历练几年为上。” “待得心思稳重之后,必可担当这护军都尉之大任。”扶苏立刻回道。 听到这。 嬴政点了点头。 随后。 一挥手,从桌子上拿起来了一封王诏。 “宣读吧。”嬴政沉声道。 赵高恭敬捧起王诏,大声宣读:“秦王诏谕!” “蓝田主将赵封,灭赵有功,乃我大秦战将之楷模,镇守渭城,避免吾大秦疆土有失,进攻赵国,斩廉颇,杀庞煖,擒赵王,战功赫赫。” “待得灭赵之后,晋赵封为护军都尉,称上将军。” “并赐爵晋二级。” 83最新待得赵高宣读的声音落下。 整个朝堂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明白了。 嬴政提出此事根本不是与他们商议的,而是已经做出了决定,王诏都已经拟定好了。 哪怕群臣反对也无用,因为这是王意。 待得灭赵之后,赵封就将晋升为上将军,大秦最年轻的上将军。 他日。 甚至有可能问鼎国尉,如同当年的白起一样,统领大秦全军。 而刚刚反对的众多大臣脸色也都难看起来。 “大王。” “赵封资历不足,如今晋上将军只怕会引全军将士不服啊。”王绾硬着头皮开口道。 “全军将士不服?” “王相这话说的好生奇怪?” 尉缭站了出来,带着几分好笑的语气。 “难道王相不知军中锐士个个以赵封将军为目标,个个以赵封将军为标杆吗?”尉缭笑着说道。 “不仅如此。” “王相说赵将军晋上将军会让军中不服?” () “难道王相不知我大秦以军功制为先?对于大秦锐士而言,军功制就是晋升之本。” “凭赵将军之功,军中锐士谁敢质疑?” “敢问王相。” “赵将军所立之功,放眼天下谁能做到?” “谁能斩廉颇?谁能斩庞煖?” “谁人能以微末兵力击溃魏无忌?” “谁人能够在六日时间攻破三十万大军驻守的邯郸城?” 韩非也立刻站了出来,为赵封说话。 “内史言之有理。” “王相,你倒是可以说说看是谁不服?” “怎么听王相的语气是王相不服啊?”李斯也当即站出来落井下石。 面对三人的连连发问。 王绾老脸上也闪过一抹恼怒之色,可他也无言以对。 “终究赵封太过年轻。” “上将军统领大营,兵力动则数十万。” “老臣提议还需再行思虑一番。”王绾也说不出道理来,再次用年轻二字来反对。 “如若一个年轻二字就阻了我大秦一个有能力的将领晋升,那未免也太过了。”尉缭沉声道。 这时! 嬴政一抬手。 朝堂争论之声顿时就停下了。 “如若以年龄二字来阻碍我大秦战将晋升,传出会会让我大秦百万锐士对军功制失望。” “年龄,的确有关于人的心性。” “但赵封此人,孤亲眼所见。” “他心性稳重,性格老成,足可担此重任。” “孤相信他能够担任好上将军之位。”嬴政缓缓开口道。 随着他的话落下,这件事也彻底一锤定音。 再无人可以改变了。 除非赵封自己作死叛国,否则这上将军之位就是彻底属于他的了。 “老臣明白了。” 王绾见此也知道,不可改变了。 “尉卿。” “传诏给王翦,让他命赵封将燕丹给放了。” “并告诉他,彻定赵地之后,北上代地,最好在入冬之前灭赵,否则入冬之后,一切就不好办了。”嬴政沉声道。 “臣领诏。”尉缭当即领命。 …… “赵封。” “此子彻底压不住了。” “护军都尉,一国的上将军。” “此子如今还不到二十岁,竟然就成了。” “唉。” “又是一个白起。”王绾叹了一口气,老脸上带着一种沉重。 或许是因为之前针对,此番赵封上位,王绾的心底有着一种很强烈的不安感。 “尽可能与之交好吧。” “只要他不投入其他公子之下,那我们也无需太过针对,可他如若真的选择与我们作对,那以后还是要压一压。” “成了上将军,他日主要还是在咸阳朝堂之上,这可不似军中那般了。”隗状缓缓开口道。 这时! “两位相邦。” “你们说父王是不是对我很失望?”扶苏忽然开口问道,脸上也带着一种怀疑之色。 闻言。 王绾两人大吃一惊:“公子何出此言?” “在我十六岁时,父王允许我入朝参政,可每每提及朝议之策,父王都不予采纳,每每提及国策施行,父王更是不予理会。” “父王这忽远忽近的态度,我是真的看不透了。”扶苏叹了一口气。 “公子。” () “大王是什么人?” “他是一国之君,更是天下少有雄才大略之君。” “他的治国之策,他的驭臣之道乃是公子不及。” “而公子作为我大秦的长公子,先天就强于其他公子,除了公子以外,还有哪一位公子能够入朝参政?” “这是大王对公子与众不同的态度。”王绾立刻安慰道。 作为他们选定的人,扶苏自然是被许多朝臣,许多士族寄予厚望的。 乃至于嬴姓宗族大部分都对扶苏寄予厚望。 扶苏仁厚。 对于他们士族而言,以后可获得更大的好处。 如果是一个如嬴政这样霸气睿智的主君,对于他们士族而言就没有太好的机会,因为主君太聪明了。 听着王绾的安慰。 扶苏点了点头:“或许是我想多了吧。” “只是,有时候我真的感觉父王对我很失望。” 隗状也开口道:“公子多虑了,入朝参政本就是对公子的历练,相信公子再多历练一些年,想必就能够让大王另看了。” “如今公子要做的就是尽量顺从大王的心意,治国之策也要符合大王之心。” 扶苏则是有些不愿:“父王乃是明君,我自然是不如父王之能的。” “但人非完人,在我看来父王许多治国之策也是错的,比如重廷尉,重律法,于民苛刻,如若是我则会稍缓许多。” 王绾道:“现在是大王掌国,但只要公子成为了太子,就有机会施行公子心中的国策,天下很大,未来也很长,公子静待。” …… 章台宫内! “大王今日之决策当真是震动朝堂啊。”尉缭坐在一侧,笑着说道。 “朝堂之上,一向自以资历说事。” “文臣要资历,要声望。” “毕竟学识掌握在了士族之手。” “孤也就忍了。” “但武臣乃是我大秦立国强盛之本,还要谈论所谓的资历,孤可不惯着他们。” “孤就是要以赵封为标杆,成为吾大秦百万将士之标杆。”嬴政淡笑了一声,一切都尽在他掌控。 “大王圣明。” “以我大秦最年轻上将军为激励,必可让我大秦所有锐士振奋。”尉缭当即抱拳说道。 “只是……”嬴政面带几分犹豫之色:“孤现在还在考虑,为赵封所设大营驻扎何处,兵员是以新兵为主,还是以刑徒军为主。” “臣倒是觉得,到时候等赵将军归于咸阳后,再行让他与大王商议吧。” “现在还不急。” “毕竟还是先以灭赵为重。”尉缭一笑。 “的确。” “孤的确是太过着急了。”嬴政也释然的一笑。 “原本臣以为大王要彻底歼灭三晋后才会再设大营,不曾想竟提前了。”尉缭一笑。 “或许是赵封让孤觉得太过出色了。” “如若不增设一个大营,区区主将之位如何能够容下他为大秦立下的战功?”嬴政笑了笑。 “这么多年了。” “臣还是第一次看到大王如此看重一个战将。” “相信,赵封也不会让大王失望的。”尉缭说道。 “今日朝堂之上,王绾他们你如何看?”嬴政忽然开口道。 “思想成就,一心只为自身利益,而且扶苏公子已经被他们彻底把持了。” “他们的党羽遍布朝堂,大王应该也要制衡一番了。”尉缭恭敬说道。 嬴() 政点了点头:“的确是要制衡一番了。” “扶苏。” “如此下去,他日怎能为孤的继承人?” 听到嬴政这话。 尉缭也并没有任何惊讶,他是知道嬴政的野心的。 他不是要一世一统的天下,而是要万世大秦。 对于后任继承者,嬴政自然是非常看重的。 就凭扶苏如今的表现,根本不足以承当如此大的重任。 当然。 对于储君选择,对于未来的储君人选,尉缭根本不打算去开口说什么。 因为天下一统之后,他或许就要离开大秦了。 他入秦,就是为了助大秦一统,开创盛世繁华,但自身荣华富贵,他却是不在乎! …… (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 83最新地址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6459/263476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6459/2634761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