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叶探花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60,靠种地养活19个娃 魔禁之万物冻结 离婚后,我灭了前夫全家 史上第一败家子 悟性逆天,我在翰林院读书成天帝 综武:憧憬成为幕后黑手 男人三十 嫁糙汉猎户后,小农女被宠娇了 热巴的军火商干爹,横推娱乐圈 红楼之长子当家

叶三柱的心猛地一跳,手也不自觉地停了下来。 他缓缓抬起头,就看见皇帝宇玄鸿正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那眼神中,似乎带着一丝宠溺的意味。 叶三柱连忙放下毛笔,就准备跪地磕头。 刚要起身,却被皇帝伸手止住了。 宇玄鸿朝着三柱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他别管自己,继续答题。 等到叶三柱开始勉强坐好后,宇玄鸿才抬起头来,朝着四周正呆愣愣看着自己的众位大臣扫视了一眼,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随后,才缓缓的迈步离去。 走之前,还在叶三柱的肩膀上轻轻的拍了拍。 大臣们看的清清楚楚,一些品性端正的老臣,看见这一幕,气的鼻子都歪了。 陛下这也太肆无忌惮了。 想要提拔人,就不能偷偷地来? 非得这样大张旗鼓的,甚至还略带威胁的告知所有大臣? 有品行端正的,自然也有见风使舵的。 而且,这部分人的数量还是最多的。 当他们看见皇帝对一个年龄颇小的举人如此抬爱,心中皆忍不住揣测起来。 广场上,除了皇帝这个主考官,还有好几位副考官,李青兆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见到皇帝去到了三柱的身边,并且还那般的大张旗鼓。 这几个人都忍不住的对视了一眼。 趁着皇帝距离他们颇远,其中一位小声开口:“几位大人,那位小举人有没有认识的?皇帝为何会……” 这位大人没说完,但是其他人却都知道什么意思。 其他几位全都摇头,这小举人面生的很,他们从来没见过。 “咳咳……”李青兆有些脸红:“诸位,你们再仔细的看一看小举人,我觉得和某人很有些相像啊。” 其他几位听闻,赶忙又将目光投向叶三柱,仔细端详起来。 这眉眼,这嘴型,还有那微微上扬的下巴,越看越觉得似曾相识。 突然,一名副考官瞪大了眼睛,“你们看那小子,是不是和并肩王非常像?” 众人皆是一惊,再次定睛细看,心中愈发觉得这相似之处实在是太过明显。 “还真是!这眉眼,这神情,简直如出一辙!”另一位副考官忍不住惊叹。 李青兆压低声音:“诸位,这就能说的通皇帝为何如此厚爱这个小举人了,因为他是并肩王的儿子。” 众人恍然大悟般的点头,随即对视了一眼,立马就有了决断。 旁边,大太监刘承恩听到他们的对话,眼神中露出一抹满意的神色。 他去清山村传旨之时,自然是见过叶三柱的。 知道他今年要参加会试。 所以,开考之前,他才悄悄的告诉给了皇帝。 这才有了之前的一幕。 作为被叶成救过两次性命的人,他虽是皇上的亲信,但内心里对叶成也充满了感激与敬重。 遇见了恩人的孩子,自然得尽自己所能的帮助对方。 太阳缓缓西行。 考试结束的时间也终于到了。 “时间到,停笔!” 随着一声尖锐声音响起,众多举人全都放下了毛笔。 不消半炷香,这些考卷便被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了几位副考官面前。 先由他们选出前十名,最后再由皇帝选出前三名,分别冠以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名头。 经过紧张的评审,十张考卷被他们选了出来。 随后便被摆在了圣上面前。 宇玄鸿将这十张考卷拿在手中仔细观看: 第一名,南乐县,崔宏玉。 第二名,大名县,刘根先。 第三名,涿鹿县,牛景文。 当宇玄鸿看到第五张考卷的时候,仍然没看到心仪的名字,脸色便冷了下来。 又翻了几张,直至他耐心快要用完的时候,才在最后一张的试卷上,看见叶三柱的姓名。 第十名,南乐县,叶三柱。 皇帝宇玄鸿脸黑如墨,扭头看向旁边不停擦着冷汗的几位副考官。 “这南乐县的叶三柱为何只排到了第十?众爱卿能否给朕一个解释?” 几位副考官感受到皇帝的目光,顿时吓得浑身一哆嗦,连忙解释: “陛下,叶三柱的观点虽然新奇,但是表述上稍显稚嫩,论证也不够严谨,与前面几位相比,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 “我们也是经过了多番考量和权衡,才将他排在了第十位。” “陛下,我们已经尽力了。请陛下明察!” 李青兆躲在几人的最后方,脸上满是无奈。 叶三柱的文章他刚才看了,和前面的这九位相比,确实差距较大。 要不是看在陛下对他的态度以及对方的身份上,这第十名,是决计不能给的。 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对方阅历太少,长篇大论的时候,就会让文章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宇玄鸿眉头深皱,阴沉目光扫过众人,吓得几位副考官手脚冰凉。 “朕觉得叶三柱所做文章颇为新颖,足以当得探花的称号,众爱卿以为如何?” 几位副考官听到皇帝的话,面面相觑,随后便一起低下了头:“陛下圣明!是臣等考虑不周。” 听到这话,宇玄鸿的脸色才好看起来,朝着众人和煦说:“那既然众爱卿都没意见,就按此执行吧。” “遵旨!” 很快,殿试的榜单放出来。 当叶三柱知道崔宏玉是状元,而自己竟成了探花后,激动的整个人都有些飘忽起来。 就连骑着高头大马游街,都觉得如在云端般不真实。 周围百姓的欢呼声、喝彩声如潮水般涌来,他努力保持着镇定,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向两旁的百姓拱手示意。 游街结束,和这次的前十名同科吃了庆功宴,叶三柱和崔宏玉两人,便一起回到府内耐心的等待起来。 又过了一个月,朝廷的任命下来了。 崔宏玉被封为了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叶三柱则被授予了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两人就此在京城安顿了下来。 而另一边。 远在广陵郡的叶成,也带领着手下,将沿海地区的海盗清肃一空。 这天,叶成刚乘着战船演练回港。 工匠首领便满脸兴奋的前来传信:“王爷,最后一艘战船,总算打造好了!” 叶成听到这个消息,脸上顿时露出了狂喜之色。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6680/272619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6680/2726198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