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一举四得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贞观文宗系统 悄然变化 文明之万象王座 我做老千的那些年初六苏梅 我一个精神病,不怕鬼很合理吧 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 战神归来:万人之上 无尽归虚 摄政王的妾室跑路了 民间诡病实录

“陈老哥,这回轮到我感谢你了,这个合作对我来讲,是一个莫大的提升机遇。”张子明首先感谢了陈家山的信任,同时,也要把这个机会给到朋友,于是又说道: “不过,陈老哥,恕我斗胆提个更合适的合作意见,您看行不行?”张子明还是忍不住要帮一把那两个朋友。 虽然说这样另带朋友介入,很唐突。 但是从所有人的角度来看,比只有张子明和陈家山合作,那是更高层次的共赢。 “噢?说来听听。”陈家山饶有兴趣,难不成还能合作出花来? “陈老哥,田局长,是这样的,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服装一厂的任敬尧,一个是鞋帽一厂的刘云波,我想把他们两个一起拉进来,来料加工交给他们,我只做自己的品牌销售。” 听了张子明的建议,陈家山有些眉头紧锁,貌似有点介意。 介意也正常。 这次的合作,主因是陈家山报恩;次因才是张子明的服装吸引了他。 如果张子明这样不知好歹的继续拉人入局,那岂不是把他报恩的心拿着泛滥了? 虽顺他是看着卢卫平的面子来的,但是金昌的国营厂不止这两家吧? 相反,田进福这个外贸局长倒是有些喜滋滋。 如果仅仅是一个个体户跟香江大老板达成合作,他还真有点担心舆论。 难道就置这么多的国营厂于不顾了吗?非得推一个个体户? 所以,如果张子明说的这两个国营厂也能一起入局,那就好多了。 不管最终是不是这两家,还是其他的两家,对于田军福来说,是一样的。 谁让进出口权没有下放放给企业,都在他的手里呢? 一下子有两家国营厂进入香江市场,那他这个外贸局长,岂不是白捡大大的功劳? 田军福仿佛看见了副厅级的晋升职位,已经在向他招手了!qδ.net 张子明看到陈家山的反应不是很理想,又急忙开始解释道:“陈老哥,我不是道德绑架你,我这个建议是一举四得。” “你说说看,怎么个一举四得法?”陈家山来了点兴趣。 如果张子明解释的到位,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如果解释的不好,那无非就是合作取消嘛。 那也不会损失什么,最初的计划就没有进军香江市场这个打算。 大不了还是按照起初的打算,一步步的啃食东鲁市场,然后再北上东北,南下华中华南。 “这第一得呢,先说说卢卫平书记,如果一下子有三家企业,其中两家是国营企业进去香江市场,那对于卢卫平书记的威望,是一个很大的提升,金昌的政治生态会更大的向他倾斜。” 陈家山和田军福都肯定的点了点头。 陈家山听到对卢卫平有利,算是接受了半分。两人是多年的老友,老友的政绩,他是能帮则帮。 “这第二得嘛,再说说陈老哥,金昌第一服装厂和第一鞋帽厂有着丰富的技术积累,有大批的技术工人,对于来料加工的合作方式,极为擅长,我的建议是来料加工的板块交给他们两家做,这样,品质是一个保证,这对于陈老哥是有利的。” “再者,金昌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对于老哥是个降本增效。” 国营厂的积累与沉淀,无可厚非,陈家山也认同这个说法。 “这第三吗,当然是两个国营厂跟着受益了,他们现在也急需新的业务板块来带动发展。” “至于第四嘛,那就是我本人受益了,我作为一个个体户,把衣服卖到香江去,这也算是我们家族的荣耀了。” 总体来说,陈家山提出的两种方式,来料加工交给国营厂;张子明还是专心做自己的品牌销售给陈家山。 陈家山是个商人,他会有理性的判断。 如果自己来做来料加工,说不定三天两头出问题,而任敬尧和刘云波就不一样了,国营厂的技术实力可不是吹的。 所以,陈家山能够拎得清,肯定能做出最佳选择。 至于张子明的明欣牌服装,是张子明专心致志要做的品牌。 听完张子明的解释。陈家山摸着下巴开始了思考,眯缝着的眼睛,不断的过着各种信息。 毫无疑问,确实对他有利。 那自己就这样接受了,岂不是太过于好说话了? 该摆的架子,还是有必要摆一下的,虽然面前是救命恩人,毕竟立场又发生了变化。 “子明,这样吧,晚上叫上卢卫平书记,还有那两个国营厂的厂长,我们再碰撞一下火花吧。”陈家山没有驳张子明的面子。 同时也给合作留下了余地。 “行,晚上咱边吃边聊,我相信陈老哥会做出最佳选择的。”张子明表面平静,内心欢喜。 这事,有门儿! 别看陈家山没有当场答应,那是想当着卢卫平的面来谈罢了。 无非就是再从卢卫平那里找补一下政策支持而已。 陈家山在粤东省有投资,在东鲁省就不能投嘛? 搞不好,昨晚偷偷跑出去逛街,就是考察去了。 这个合作的大面子,卢卫平和张子明并列第一位。 田军福作为外贸老手,当然也能听出一些玄机,主动要求着安排晚上的饭局。 送走这群人后,林雨欣上前关心的问道:“怎么样?合不合作?” “别急嘛,好饭不怕晚。”张子明微微一笑。 “还不怕晚呢,这要是卖到香江去,那我们算不算是国际大牌了呢?”林雨欣畅想道。 “只要你想,那咱就是。”张子明笑道。 “咦?不对啊。”张子明突然感慨一句。 “怎么了?”林雨欣关心问道。 “这个陈家山好像还要提个条件,大意了。”张子明拍着大腿懊悔一句。 张子明提出了条件,拉一把两个国营厂的好朋友。 陈家山能不提条件吗? 为什么刚才没有提呢? 是怕自己不同意吗? 所以才要在晚上碰面时,在卢卫平书记的见证下再提? 那个时候,自己能不同意吗? 到时候,肯定一堆顾全大局的劝说。 这个陈家山到底会不会提那个自己猜想的条件呢?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676/110501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676/1105011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