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预案靠谱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断亲再高嫁,重生嫡女杀麻了 拯救神灵 群星开拓者 大道圣主 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 人在聊天群,女友马小桃 观北斗 穿越之玩转三国 无敌特战狂兵 灵气复苏:我能无限提取

三天以后。 张忠和跟林正茂被叫到公社开会了。 虽然县里没有出具正式的文件,但也没有表示反对。 既没有举手,也没有举刀。 记得没错的话,国家层面是在1982年才有一号文件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文件只是明确了这样的做法,不是搞资本主义。并没有要求必须实行包干到户,愿意搞就搞,不愿意搞不强求,没有硬性规定。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几方力量协商,可以先进行试点,看看效果。 有这句话就足够了。 只要进行一包到底,有的是效果可以看。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种地的老把式们,万分期待。 个个都认为,就凭多年种地的经验,今年绝对过个好年。 ........... 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真正分地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全村的耕地按照肥沃贫瘠的情况总共分成了三等。 每一等都是按照人口来分。 最原始的办法:抓阄。 抓到那里,就是那里。 只不过也有巧合。 村里有两户人家,关系一直很不好。 可是这一次的抓阄偏偏就抓了相邻的两块地,成了地邻。 双方都报怨,叫嚣着重新抓阄。 “我要重新抓阄,我不跟他家挨着种地。”其中一户喊道。 另一户也不甘示弱:“我也要重新抓阄,谁稀罕挨着他似的。” 笑话。 难不成还能为了你们两家,重新抓阄? 就这点屁事,用得着吗? 再说了,说不定挨着种地,关系就缓和了呢? 这样想很牵强。 在农村,关系错综复杂,没有那么容易和解的。 挨着种个地,就能把几年的恩怨解决了? 绝对不可能,搞不好还要激化矛盾。 张子明赶紧朝着张忠和使眼色,随即一个村干部站了出来: “吵什么,就你们两家屁大点事,还用的着重新抓阄,全村都看你两家的笑话,能和解就和解,和解不了,我跟你们两个换地。” 就这点屁事,找个人换地不就行了,换好了,再来会计这边登记一下就是了。 听到村干部这样说,其中一户小声嘟囔着: “谁不知道换地似的,你们几个村干部不换,其他人谁愿意换啊?” 这倒是实话。 普通村民,都不愿意招惹有恩怨的两家。 这事,只能是村干部们出面换地。 ........ 喧闹中,总算把地分明白了。 紧接着就是集体的生产农具和牲畜。 小件好分,大件就难分了。 比如说一头牛,稀缺又值钱,怎么可能只分给一户人家呢,除非贴钱。 张子明就给张忠和提了建议。 小件的锄头、镢头、秤杆子,都可以完整的分到一户人家; 大件的像犁、地排车,这种可以两户分一件,至于是哪两户,可以自由组合。 而活的牲口,比如说耕牛,也是两户一头,但是这两户,最好是父子、兄弟。 要不然容易有争议。 比如说,随便两户共分一头牛,那么这头牛的使用与喂养,很容易引起吵架,喂养的多少,可不好验证的。 如果将牛分给了父子两户、兄弟两户,这种吵架就会少很多。 都是自家人,难不成还会因为共同喂养一头牛而引发争执吗? 一众村干部,都赞成这个提议。 当然,有的村民也有意见,比如说家里人丁不旺的,哪有什么兄弟父子的啊。 那也没办法。 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 就像张子明的老爹和二叔,最适合共分一头牛了。 喂养一头牛挺不容易的,夏天还好,吃草就行。 冬天就难了。 需要在秋收的时候就要好好备料。 都是兄弟,不会过分在乎,谁多出草料喂牛的。 至于拖拉机,这个真的不好分。 只能还算大队里的。 哪家要是用,就给队里交钱。 这算很公平了。 如果有钱,直接买走也行。 只是当下的农村家庭,谁家有能力买辆拖拉机啊。 张子明有能力买下,只是还没有必要。 这拖拉机还是留给大对里吧,家具厂和砖窑厂都能用的到。 吵闹了一天,总算分好,没有发生大的不愉快。 至于大林寨村,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都是按照张子明的预案进行的。 张子明的预案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笼统文字。 不像一些领导干部似的,只讲大方向。 张子明的预案具体到了,发生哪种情况,应该使用何种办法。 把能够想到的十几个问题,都一一进行了罗列。 坐在台下的广大村民,谁能想到,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在张子明给出的预案里都有答案。 大林寨村简直就是,全程都在盯着张子明给到的预案。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进行消灭。 会后,张忠和跟林正茂都是一样的表情,连连夸赞:子明的这份预案,靠谱啊。 ....... 第二天一早,全村的劳力,全部一大早就奔向了自己的田地。 哪用的着敲钟上工啊。 一个个的,如同着急的猴子一样。 全部都撅着腚忙活地里的农活。 玉米已经钻出土地,除草都是小心翼翼的。 以前的时候,可不是这个干法,只图快速。 现在分田到户,最兴奋的就是那些种地的老把式。 有了用武之地。 以前的时候,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孬一个样。 现在干多了都是自己的,干好了也都是自己的。 谁不卖力气,就连二流子懒汉都勤快的不得了。 谁都想过个好年啊。 如此一来,种地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原来十个人干十亩地,现在一个人就可以干三亩地。 张子明单干办厂子的事情,得提上日程了。 只是还要再稍微拖一拖。 当下,要陪丸子头一起去教育局查高考成绩。 月底了,该出成绩了。 这个时候的高考成绩查询,要么去教育局,要么去学校。 丸子头不是应届生,自然不用去学校查询。 这个年代是考前就填报志愿,所以查成绩,就等于查询有没有考上大学。 丸子头坐在自行车上,一路紧张。 纤细柔嫩的手臂一直紧紧的搂在张子明的腰间。 “丸子头,不要紧张。”张子明开导道。 “我没紧张啊。”丸子头机械的回答道。 没紧张? 没紧张的话,怎么会搂的这么紧呢?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676/30371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676/303714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