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王虎的机缘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燃烧古卷:白龙之名 开局继承一座废弃宗门 反派:开局屠杀一百个天命之子 唯我独尊 三国:我基建狂魔,拥兵百万 变身在漫威世界 权宠小甜妃 联手巅峰科比,开局无敌库里! 西游:我不小心颠覆了佛门大计!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黑色火龙同包裹着人影外面的灰色火焰不断撞击发出阵阵炸雷声。
两道光泽每次相撞,火焰人影所在的地面都会结一层薄薄的冰晶,仅一会功夫火焰人影周围的两米的地面就被一层冰晶覆盖。
“有戏撒。”
初九眼神流露出笑意,这个怪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仙儿这一击的威力等同于阴司的全力一击,看样子这个怪物也不是很轻松。
孙作君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你也知道是阴司的全力一击啊?冥界有多少阴司能发出这种强度的攻击力?
“多了去了,我就认识好几个撒。”
回头望了一眼仙儿,朝着仙儿挑了挑眉毛,初九咧着嘴,不亏是自己亲手教出来的师侄,这一手阴火神雷玩的漂亮。
“你像仙儿这么大的时候,能弄出来这个威力的天雷不?”
听到孙作君的调侃,初九脸色的笑意瞬间消失,随后冷哼一声,这一次是你这个地仙帮忙结阵,当年要是师祖帮忙的情况下肯定可以撒。
“废物!”
孙作君满眼得瑟,圈子里的第一人也不过如此嘛,还不如个小丫头。
“王虎,孙宏,我给你们讲个故事撒,当年我和锅锅去广西营救孙师伯的故事你们肯定没有听过撒。”
眼看王虎和孙宏满眼期盼,就连不远处的孙强和明远也投来好奇的目光,孙作君脸色顿时变换,随即挥手朝着初九一指。
初九脸色瞬间露出痛苦,右手不由的掐住自己的脖子,面色通红嘴里不断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看到这一幕的仙儿,眼中同样流露出好奇,难不成师叔祖有什么把柄握在师叔手中,不然师叔祖怎么宁愿浪费天地之力也要施展地仙的术法来堵住师叔的嘴巴。
这一打岔,仙儿一个分神,引导的阴火神雷落偏,劈到了火焰人影旁边的地面上,地面碎裂的冰渣犹如失控的子弹纷纷砸向众人。
好在孙作君反应迅速,抬手支起一片透明的光罩将冰渣阻拦,没好气的瞪了仙儿一眼。
“嘻嘻。”
仙儿手决变动的瞬间,不忘俏皮的朝着孙作君眨眼,随即表示阴火神雷的能量即将耗尽。
黑色火龙周身的黑色火焰突然变得旺盛,似乎做出拼死的姿态朝着火焰人影发出最后一击。
一道震耳欲聋的炸雷声响过,黑色火龙消失,火焰人影身上的灰色火焰显明没有之前那般浓烈。
“有戏!呀,我能说话了,靠!阳火神雷,降!降!降!”
不待火焰人影又任何动作,发现自己可以说话的瞬间,初九不断挥舞着手中的桃木剑,左手手指飞速变幻,一个瞬间就降下来第四道阳火神雷。
初九不亏被誉为民间第一道士,无论是施法速度还是法术威力,都远超仙儿三人。
随着初九手中的桃木剑划动,剑尖挥出一道又一道的银色光泽,火焰人影头顶迅速出现一条足足有二十米长的银色火龙。
银色火龙出现的瞬间,竟然发出一声龙吟,随即空中一个盘旋径直撞向火焰人影。
“你们听到了没?”
银色火龙撞击到火焰人影的瞬间,火焰人影发出一声惨烈的哀嚎声,随即便是接连不断的雷鸣声。
王虎努力的眨了眨眼睛,望着火焰人影周围升起来的白色浓雾,疑惑的晃了晃脑袋,扭头看向身旁的仙儿和孙宏,才发现二人同样如同自己一般一副失神的状态。
“这,这还是雷火吗?”
回过神的孙宏喃喃自语,原来配合完整的七星罡步施展五雷神诀的威力这么恐怖,这根本不该是人间该有的手段,怪不得能施展出七星罡步的人寥寥无几。
“不是的,这应该是五人结阵施展出完整的七星罡步才会有的威力。”
相比王虎和孙宏,仙儿第一个冷静下来,这确实是神雷,不过是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神雷。
一直留意着周围一切变化的孙作君,看到仙儿如此冷静,略有失望的看了眼自己的儿子,微微叹了口气,你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事情,那就是地仙参与合阵的情况下神雷才会发生质的变化。
“也就是说,没有地仙合阵的情况下施展出来的神雷不是这个样子的?”
仙儿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如果是十个道家弟子合阵完整的七星罡步能不能出现这种威力的神雷?
“别说十个,就是一百个施展出来的也不会是仙术。”
孙作君没好气翻了个白眼,缺乏了天地之力道术是没有办法发生质的变化,再说这个世界上恐怕根本没有十个能成功施展出来完整七星罡步的人同时出现。
“也就是说,你们这一辈子恐怕只有这么一次机会体验这种级别的五雷神诀。”
孙作君望了眼神色依旧处在亢奋中的王虎,好好的感悟吧,对你以后的修为有好处。
话音刚落,王虎脸上亢奋的神情瞬间消失,眼神变得迷离了起来,随后竟缓缓的蹲下身子盘坐在地面闭上了眼睛。
“这种时刻竟然打坐?”
“嘘!”
仙儿刚抬起手掌准备教训王虎不分场合,就被孙作君迅速阻止,他是顿悟,不是打坐。
“顿悟?”
仙儿和孙宏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浓烈的不可思议,可遇不可求的顿悟竟然被这个天赋极差的二傻子碰到了?
顿悟意思很好理解,如同字面就是谓顿然醍醐灌顶领悟一切的意思,这个词最早出自《宋书迦黎国》,猛然醒悟通过体现佛教禅宗精神目的的直觉领会而获得的突然的领悟和一种意识状态。
抛去传说故事,现实中顿悟体现最显明的便是佛教,这也是顿悟被视作佛教中最高深秘法的原因之一。
据传说,释迦牟尼在修行的过程中,经历了长时间的苦行和冥思苦想。
直到有一天,当他坐在菩提树下时,他突然领悟到生命的真相,成为了一位觉者,获得了无上的智慧。
而这个顿悟也标志着佛教的诞生,启发了无数人去探寻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6790/265079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6790/265079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