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 第一百八十三章 传国玺,欲称帝

第一百八十三章 传国玺,欲称帝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穿越反派卧底气运之子女主们急了 我成了大明勋戚 绝世:我的霍雨浩 重回五零,我带空间物资当咸鱼 重生母女闯零零:俺妈挣钱,我躺平 洹水泱泱 影帝的诸天轮回 分身无数:挖矿五百年的我早已无敌 从女装直播到全民女神 卑贱公主不受宠,那就请父皇退位

第185章传国玺,欲称帝【求订阅】 兖州昌邑。 曹操在众人簇拥下,回到府上。 他先回内宅,俩月没见妻儿,颇为想念。 曹操边往内宅走,边掠过一个念头:看来今晚要赶个场,分别日久,需要操劳一下。 他接近后宅,忽然加快脚步,却是听到内宅的哭声。 小闺女在哭。 虞倾一身淡黄裙装,扎着浅绿色巴掌宽的腰带,盛装打扮,长身玉立。 她本准备去迎曹操。 但闺女哭起来,便留下哄孩子了。 看见曹操,虞倾的桃花眸忽闪,有见他的欣喜,也有自己在家带孩子的小委屈:“你女儿要睡觉,可难哄了,一不顺心就哭,谁都没办法。” 她抱着快半岁的胖丫头,轻轻摇晃,胸怀也跟着轻颤,颇为汹涌。 她怀里的小丫头,瞪着圆溜漆黑的大眼,瞅瞅曹操,慢慢止住了哭声。 “给我。” 曹操从虞倾手里接过女儿,左手托颈,右手托腰,用外臂环住孩子的双腿,抱姿专业。 “孩子很好哄的,最多二十息就能睡。”曹操大言不惭。 虞倾撇嘴,她和几个奶娘,天天伺候都没办法。 这小闺女精力充沛,哄睡殊为不易。 曹操看向怀里的女儿,忽然开始念咒:“…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 曹操语速奇快,字节全连在一起,如同念经。 时而夹杂一两个长音,愈发像是诵读经文。 这种哄睡方法,是有依据的,后世称为白噪音。 在婴儿听来,就和母亲怀她时,在腹内聆听外界的动静相似,安全感上来了,仿佛回归母亲体内。 胖闺女听曹操诵读到第二句的时候,困劲来袭,控制都控制不住,两眼之间像是有胶水,粘的厉害。 她使劲睁着大眼,想和她爹对抗一下。 但显然不是她爹对手,眼睛一闭! 呼—— 曹操诵读了三四十个音阶,回头再读第二遍,闺女已遭不住魔音贯耳,倒头大睡。 虞倾在一边都看傻了,五体投地道:“夫君念的是什么,如此厉害。” “大梦千秋咒,你念你也厉害。” 曹操把闺女让给旁边的奶娘,让其他人都退下去,靠近虞倾,直接上手。 虞倾扭捏道:“大白天的。”声音却是腻腻的。 曹操回来先到内宅找她,她是觉得很受宠的,美滋滋。 曹操把她拖屋里,摁榻上,有时候如狼似虎也是一种趣味…… 半个时辰后,曹操神清气爽,换了身衣服,回到前殿理事。 内宅。 虞倾神色慵懒,在榻上懒洋洋的坐起来,“回来就折腾人。” 其实她高兴坏了,迈着大长腿,脚步轻快,去后殿沐浴更衣。 书房。 兖州文武都在。 众人皆是神色欣喜,曹操权柄日重,意味着曹营众人都有了晋升之阶,谁不高兴? 贾诩负责各方的消息探查,见曹操入座,便递上数份简卷。 第一份简卷,是关于袁术的。 他正积极谋取徐州。 徐州三方混战不止。 袁术忙于扩大势力,击溃刘备。 贾诩截获了一份袁术,写给徐州一位太守,想让对方投效他的招安信: 袁术在信上写:“昔日秦之暴政,群雄相争,最终由智勇兼备之人得天下。” “如今天下纷乱,一如秦时,将有瓦解的趋势。” “皇帝已如傀儡,到了英雄有为之时。当今天下,舍术其谁?而我与足下是旧交,伱可愿意来辅佐我吗? 如果我能成大事,您便是我的心腹。” 秦失其鹿,天下逐之。袁术在信里自比高祖皇帝……曹操把信递给荀彧等人观看。 而后会由文姬负责记录存档。 贾诩:“这信袁术写的堂皇,其实暗地里他绑架了对方的子嗣,威胁对方投效,欲夺徐州一郡之地。” 曹操不出所料。 各方兵马中,以袁术最骄狂无能,草包榜前三甲必有其名。 贾诩探查到的消息第二条,仍和袁术有关。 当初曹操追袭袁术,将其赶到扬州时,就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推动形势,往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第二条消息说江东孙策,也就是孙坚的长子,今年已十九岁。 讯息上写着孙策在不久前,向袁术借兵。 以袁术的心性,居然同意了。 他不但借给孙策兵马,之后还非常高兴的宴请麾下文武。 席间,袁术狂言说自己是天命之人。 曹操看了这条消息,便猜出袁术有了称帝的打算。 曹操心忖,看来玉玺已落在他手里了。 关于大汉的传国玉玺,落在袁术手里,导致其称帝这件事。《后汉书》记载,说当年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宫中一井内发光。 孙坚遂使人入井,得传国玺。 孙坚将国玺,秘藏在妻子吴氏手里。 后来袁术拘禁孙坚的妻子,夺玺。 演义里则说是孙策为借袁术的兵马自立,而把先父遗留的传国玺,交出来做抵押。 真实情况如何,已经不重要。 这枚国玺,显然就在袁术手里。 所以他想称帝,觉得自己是天命之人。 而他一旦称帝,离死期便不远了。 历史上,这枚国玺,后来被曹操收入手中。 此时他又看贾诩递上来的第三条消息。 袁绍在冀州,居然也有了一方皇帝的印玺。 虽然不是传国的正印大玺,可也是一枚皇玺。 当今的皇帝,共有六枚印玺。 包括私印,加盖奏章的理事印,处理国事的帝印等。 传国玺之所以珍贵,在于其承载国运。 名义上是天地所授。 皇帝都只有执掌权,一代代传承,而没有变更权。 其余玉玺,则可以被取代。 袁绍得了一枚国玺正印,是袁隗不知什么时候,什么机会下,从宫里带出来的,给了袁绍。 老袁家的哥俩,雄心勃勃,各掌玉玺。 王朝末年,天下形势骤然直下,诸侯连年征战,地无耕作,有的地方百里无粮谷。 以曹操刚占领的南阳为例,早数年前,还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如今却是半数耕地弃置,处处荒芜。 曹操回来前,从南阳北上,途经洛阳周边,绕行才最终回到兖州。 他专门去看了眼洛阳,曾经的天下首善之地,百万人口的巨城。 而今城外却是多了处乱葬岗,白骨堆砌,都是当年洛阳惊变,董卓和凉州军杀人留下的遗骨。 周边城镇,郡县,人口大量迁移,静悄悄的宛如死城。 百里之地看不到耕作的痕迹,与其鼎盛时相比,让人感触尤深。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绿柳如烟的时节。 本该伴着燕子的呢喃,绿荫中,山野如画。 然而曹操等人一路行来,路旁的荒地里有倒毙的遗骨。 大好的春光,却连荒草也看不见几簇。 汉末大乱后进行统计,天下的人口锐减近四分之三。 连年的天灾人祸,死伤以千万来计。 曹操外出期间,让人搜集各地的人口,耕地等相关数据,普查灾荒的波及范围。 当下便由文姬取出来,在书房传阅。 众人看后,悉数沉默下来。 文姬和貂蝉最初看见这些消息,差点哭出来。 这时曹操略作沉吟,拿起笔,在面前的纸上,以狂草写道: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笔势连贯,字迹如流水倾泻: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末尾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最后提拔,写出《蒿里行》的名字。 曹操的这首诗词,千年后仍为世人所提及。 整篇诗词,记录了军阀混战,万物凋零的情景,堪称“汉末实录”。 诗词的风格质朴,但沉郁悲壮。 曹操借诗词指出天下乱象,开篇平直,中篇叙事,到了末尾才画龙点睛,短短三四言,深刻的描绘出各地的惨状。 白骨露于野,千里不闻鸡鸣。 文姬在侧后方,看见曹操笔下的最后几句,有一股难言的情绪,从心底泛起,想起随曹操,经转洛阳回来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真的是遍地白骨无人埋,行百里不见炊烟。 她眼中的泪痕,抑制不住的滚落。 “把这首词,传给在外等候的诸多士族,让他们看后再来见我。” 曹操让人把蒿里行,送给各家士族的人看,意有所指。 军阀混战,也包括他兖州背后,都有士族的支持投入,甚至是推动。 天下离乱之际,日丧万人。 而士族门阀之人,仍在高谈阔论,争权夺利,垄断地方。 他们是天下动荡的根源之一,有些事,已到了要慢慢做出调整的时候。 士族把持享受着最好最多的资源,是延续千年的积弊。 历史上的曹操,严厉打击豪强,加强集权,广开人才晋升的途径,原因就在此。 士族不可能从根子上斩断。 但可以做出影响和调整,削减其危害性,尽量推动其往有益的方向发展。 这些士族来兖州,主要是想早一步拉上关系,为未来打算。 而曹操已掌数州,成了绕不开的强权。 各方都要在兖州治下的区域,有商贸往来。 士族过来就是和兖州商议相关事,合则两利。 书房。 曹操会见各方,直忙到太阳落山,事情才稍稍停当。 剩下的士族,明日再见。 星月满天。 他离开书房,准备回内宅,行进中忽然探手虚握,便见面前的地面下渗出一缕光晕。地面如水流般滚动,推动着一张帛书古卷,从地下浮现。 这是此前从墓葬中,挖掘到的那张镇宅图。 曹操以念头引导自身气运,往图内灌注,进行祭炼,推动其威力提升。 图卷展开,浮现出诸多咒文。 图内似有龙吟虎啸之声。 气运灌入后,这镇宅图和曹府进一步契合,表面的咒纹更为致密,却是对图卷的祭炼又深了一层。 卷内还有一缕气机,与曹操背后的气运龙蟒,交融对流。 他松开手,图卷重新沉入地面,化入宅内消失。 曹操负手走进内宅,准备去赶赶场子。 一场……两场……晚上的工作也很忙。 Ps:求票~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6959/283764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6959/2837641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