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 第一百零四章 要做就做武装商人

第一百零四章 要做就做武装商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三国:家父典韦,开局撞见曹操偷香 大宋不怂 盛夏诱吻 重生2000:大国机长 我是警察啊,怎么全是变态技能? 大唐第一阴阳师 我真不是二次元啊 最后一个女玄术师 都癌症晚期了,你让我唱励志歌? 快穿女主:浮世如初

李征在承运殿接见水圭,接了请柬,见上面写着三日后便是水溶订婚小晏,便允诺到时一定到。 正说着,尤氏过来取细盐,有几个府邸要多要一些准备给长辈们做寿。 水圭趁机问道:“大王此处细盐价格若何啊?” 李征道:“大体与你们拿到的不差,荣宁二府的两位少夫人带着人赚一些辛苦钱。” 也不是他特意关照荣宁二府,他们可是在李征眼皮底下赚钱花钱,而且赚的是达官显贵的钱,花出去的又在厂卫严密的监控之下。 而且如此也能加深四王八公乃至权贵阶层内部的矛盾,日子长了各家花的钱多了,李征自然有机可乘。 水圭不好再问,拿着请柬又去荣府下帖。 这是请贾母的请柬,水圭须自己亲自登门。 他走后,尤氏感激道:“大王厚谊,真不知应当怎么报答。” “你们赚一点辛苦钱罢了,”李征叮嘱道,“你家两位姑娘肯吃苦,在这里整日不肯停歇,我却见她们多有忧虑,猜测大约是家里有难处。你不要与别人说,若去那些权贵后宅,我给她们一点小玩意,你带着卖掉,有个三五十两补贴你家老人,也免得你们姐妹彼此为难。” 尤氏无以为报,只好恳请道:“家母日子已过的比常人不知好到哪里,她还有朝廷发放俸禄,若多给,只怕不好。只是如今天气渐冷,我见路上多有孤寡老弱,大王若是恩准,我想以赚的这些利润里,取一些给他们放斋,多少勉强能活几个人,不定开了春日子就好过了。” 这是她比王熙凤更让李征待见的。 “少夫人是个有心人,”李征道,“然此事你若定了,只怕对你并不有利。你忙完去找老太君求助,让二府各出些厚道之人,我这里多拿一些粮食,你若是有心,在各处多找一些不用的塌房,权且给逃荒到京师的苦人找个住处。” 尤氏道:“却要以王府为首。” “少夫人不是笨人,这次怎么糊涂了?”李征道,“自当是以天家为首。” 考虑到不便之处,他让尤氏先准备,自写了一封奏章交给马彧送去大内。 大意是请天家父子首肯,王府出粮食,以天家父子名义在金陵城东西南三门施舍。 此外李征恳请皇帝问过皇后,王府出钱以皇后名义,领荣宁二府“当家夫人”在粥棚旁边施舍,同时租赁塌房暂且让苦人们存身。 尤氏惊道:“大王,怎么忘了太后?” 李征想想道:“我与此人不睦,为何花钱给她邀名?” 尤氏好笑,却不信二圣能同意不带着太后。 一时片刻,曹化淳来了。 他通报说,皇帝不同意,可太上皇却认为李征做得对。 “老皇爷说了,太后既不慈,便不能怪大王不孝顺,便让她自省去吧。”曹化淳传旨。 此外太上皇颇为关心李征能不能拿的出那么多粮食。 每日施舍,少说也要上千斤大米,他手里那点钱能支撑多久? 为此太上皇又送来白银一万两黄金一千两。 这是现成的黄金白银。 李征本打算带着银票去一趟银庄,如今既然宫里送来了这么多,那便不用急了。 至于哪里筹措来的粮草,那自然要推功给尤氏了。 当日,武烈敦煌郡王奉诏在三门放饭,东厂锦衣卫及御林军具体经办。 大太监曹化淳与王承恩也各出了五百两银子,故此粥棚之上也挂着他们的名字。 此外,荣府以贾母名义、宁府以尤氏名义奉张皇后诏命,在外城以内搜得长期闲置的塌房五百座,提供给逃难到金陵的各地灾民。 深秋之后,没有地过不下去的灾民便会成群结队地来到金陵讨生活,根据锦衣卫统计,去年足有三万余人到金陵求生。 据估计今年只怕会更多。 李征估算了五万人到六万人规模,但他并不以为这是压力。 年底之前要选好打造盐厂的 由于是奉诏制盐,李征先定下了三千人规模,根据一般规律,这三千人便是三千个家庭、少说一万五千人。 这个估算密报到大内,二圣越发忧虑。 他们也想到李征要依靠这些流民组建盐厂,原想着少说也能有上万人的规模。 可如今只要三千余人,剩下的安置在哪里去? 当晚,粥棚设立完毕,曹化淳急匆匆回到宫里,带回了李征的密报。 李征不认为这五六万人是压力。 他给二圣的解释是,只要保证这些人里面没有达官显贵派去的卧底,白养活他们到开春,这些人的作用可就凸显出来了。 为此李征建言,这些流民组织起来以后分四种类型进行培训。 其一,细盐生产之后,盐商岂能不抵抗?故此须厂卫组建内帑盐运队伍向江北、江南等地运送细盐。若以厂卫为队长,一人带五个,组建起三千人武装队伍,便又是三千家庭安置下来。 其二,盐商妥协乃至投降,盐运也不可交给他们。盐商只能在各地等待细盐运到,可以交给他们去售卖,至于沿途押运那不是他们本分。 其三,盐厂岂能不被破坏。如此,须千余人规模队伍,又可安置数千人。 最后,细盐销售岂能完全交给盐商。组建培训万余人货郎,于江南江北走街串巷售卖,足以压制盐商试图哄抬物价之野心。 这货郎队伍,李征又细分为三个不同等级,分别以厂卫精干进行统帅。 江南江北分为大区,派遣一个货郎大队打入,设立大队百户节制;大区内按照城市以及人口分区中队,派遣货郎分队打入,设立分队总旗率领;各城市又分为小区域,小旗率领货郎小队打入。 李征在奏章最后写明这样做的价值性:“若大区域盐商联合作乱,则货郎大队集合,以优势兵力及细盐数量坚决镇压;若城市之内盐商胆敢造次,货郎中队立即出动,在大队指挥下进行反击。若是平时盐商试图以草原游骑战术试图杀人,城市区域内小队货郎集结,此足以对抗为各地盐商买通了的官府衙役。” 二圣拍案赞赏。 按照李征解释,货郎大队名义上是盐厂“销售队伍”,实则有内帑在背后撑腰,何惧各地盐商造次? 而且,这一两万流民培训而成的队伍,他们的家小可都在金陵待着呢,都不用什么手段,足以控制这一支生力军。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7185/271065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7185/2710655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