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不革命 > 第六十一章 印度大顺天朝

第六十一章 印度大顺天朝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旧时代:开局就让老虎给咬了 佛系小主播:大哥太多扛不住 捞星光 天汉之国 老婆,你听我狡辩! 巫师:我以武道碾压传奇 从天牢走出来的男人 娱乐:虚假顶流,每天装逼很痛苦 我元婴老怪,你跟我说高考? 异世界:绑定史上最强缘分系统!

为了帮拜伦完成任务,葡萄牙的船队到了印度洋之后,专门去印度东南角的锡兰停泊补给。 拜伦在锡兰找荷兰商人打探情况,也很快就得到了意料之中的结果。 大不列颠在印度的所有殖民地都已经全部“蒸发”了。 但是蒸发的过程与预料的稍微有些不同,实际情况更加的恶劣。 大明北美舰队和北美远征军出发四个月后,大明朝廷就开始向印度输送部队了。 去北美还要大张旗鼓,整两三百艘大船,才能运送三万士兵。 但是去印度可就轻松太多了。 大明从马六甲地区出发,只需要十几天就能飘到印度,从缅甸出发能更快,路上基本没有风险。 法国在印度的两块殖民地,很快就聚集了超过三万大明陆军。 隔壁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人,也恰好在差不多的时间,收到了伦敦来的消息。 告知他们法国与英国已经宣战,要求英国东印度公司进攻法国殖民地,再次攻取本地治里。 在原有的历史上,本地治里被英国夺过至少三次。 因为本地治里太小,基本没有任何纵深,周围完全被英国殖民地包围。 法国在这里总共只有一千多士兵,根本守不住。 但是每次战争结束后,英国都会用本地治里交换一些其他的东西,再把本地治里还给法国。 这一次情况反过来了,没等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发起进攻,法国人和大明人已经主动进攻了。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军队也不多,平时通常是雇佣土著来打土著,还打的有来有回。 在原有的历史上,英国人通过威逼加利诱等各种方式,前后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慢慢征服了所有印度土邦。 现在要用这些不靠谱的土著与大明的正规军作战,那基本等于是白送战功了。 印度半岛的东南部地区,法属本地治里周围的英国殖民地,被明法联军一波冲锋就占领了。 而后双方联军继续向北方进攻,准备夺取孟加拉南部的英国殖民地。 但是这一次,法国人和大明人却慢了一步。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还有一个宿敌——大顺。 按照朱简烜前世的刻板印象,印度的种姓制度根深蒂固,严重束缚了印度的经济发展。 后人常常吐槽印度人心甘情愿当奴隶,外来征服者进入印度也会迅速腐化。 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印度好歹也是个文明古国。 印度当地形成的看似很奇葩的文化制度,实际上能够勉强治理数千万上亿人口。 在近代以前,除了神洲帝国之外,没有任何文化制度拥有这种能力。 那些征服印度的外来者,大多来自北方环境恶劣的高原和草原上,也全都没有同级别的治理能力。 所以他们只能依赖印度本土的治理方式。 站在文明和文化的角度看,他们全都是落后的文化组织,通过武力征服了印度的统治阶层。 他们不得不利用印度的统治阶层统治,协助自己统治印度。 他们当然会被印度文化所同化。 天方教看似无所不能,但是在文化层次高的地区,或者自然环境不是特别恶劣的地方,基本都取代不了当地的原生主流文化。 天方教传进了印度,曾经有天方教信徒统治过印度,但天方教最终却没有成为印度主流文化。 反而是印度背后的东南亚,却被天方教基本同化了。 由此就能看出印度文化的抵抗力,以及在印度当地的适应性到底有多强。 但是大顺与所有的前辈都完全不同。 大顺出自神洲华夏文明,同样拥有治理数千万上亿人口经验的文明。 还在维持王朝稳定方面有着冠绝全球的经验。 天方教在神洲同样成不了主流,其他的基督教和佛教等外来文化,也全都成不了主流。 印度的文化制度,能够治理上亿人口,但是无法把上亿人捏成一个整体。 但是神洲帝国就可以做到。 在其他征服者看来,印度的制度简直太强了。 但是在神洲出身的大顺官军看来,印度这社会制度的毛病真的太大了。 什么婆罗门?什么刹帝利?什么种姓制度? 我大顺天朝,只要有勋贵武将,只要有文官系统,就能统治天下。 我们这里没有你们的位置。 关键是,你们这这婆罗门,你们这些印度和尚,竟然骑在我帝国权贵头上? 你们的九族太多了吗? 印度又不是雪域高原,那里没有办法组织大军,只能依赖宗教人员笼络人心,维持名义上的统治。 刹帝利、婆罗门想要反抗?那就杀了他们给贱民分田。 以前的印度贱民之所以甘愿当贱民,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生存方式, 也没有征服者尝试过解放印度贱民。 大顺军进入印度之后,真的是杀婆罗门,真的图刹帝利,真的均田免粮啊。 大顺军真的给贱民分田了,贱民怎么可能还会愿意去当贱民。 他们以后可都是我大顺天朝的良民百姓啊。 这当然与新时代的真正解放相差甚远。 但对于印度贱民而言,也已经从头上压着一堆统治阶层,变成了只能有封建权贵一個统治阶层了。 只有大顺官军能够压迫和役使印度人,其他人都不行了! 所以印度被大顺军统治过几年的地区,当地征召起来的士兵的战斗力,相比以前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从近似于奴隶兵的军队,变成了封建社会自耕农良家子组成的军队。 所以英国东印度公司军队才会变得不堪一击。 自西历1775年开始,大顺就在改造孟加拉地区,就在当地搞均田,并三年免粮。 如今三年之期已过,当地的土著军队已经组建起来了。 如今的大顺皇帝李长寿又名李策凌,是大顺太祖高皇帝李自晟(李自成)的玄孙,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侄孙噶尔丹策凌的外孙,是大顺汉蒙联合帝国的统治者。 李策凌发现大明正在进攻英属印度的时候,立刻命令印度东西两侧海岸线的屯田部队南下。 让他们同时打着大顺和大明的两种旗帜,以免跟大明直接冲突。 自顺太祖高皇帝李自晟当朝开始,大顺皇帝在大明朝这边都有一个马甲——大明顺王。 名义上大顺还是大明的藩国,只是双方官员其实都不当回事。 有了大顺军和大明军南北夹击,才上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印度殖民地直接蒸发了。 最后大明军队在战场上看着对面出现大明军的旗帜有点惊愕。 “陛下安排的其他都督府援军吗?” 大明军官派人去询问了情况后,才知道是北面来的闯贼余孽。 结果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北部大部分都被大顺占据了,只有东南部归了大明。 大明和大顺中间夹了一块法国殖民地。 东南部大明占领的殖民地中间,还夹着两小块荷兰人的殖民地。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7191/266675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7191/2666754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