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红楼肝属性 > 第三百零七章:让我用爵位救荣国府?怕是想多了

第三百零七章:让我用爵位救荣国府?怕是想多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出狱后,高冷前妻悔哭了 拍流浪地球我造太空电梯很合理吧 武道:我七十老头,一枪挑翻修仙者 养生篮球,从啃老湖人F4开始 祖国人降临,还好我是毁灭日超人 万历新明 都市之算命先生 单手压AK,你管这叫大学兼职? 永生:我掌永生之门 小病秧子他又凶又甜

贾琮让人将贾母、王夫人等人请进了宁禄堂里。 贾母、王夫人等人,悲悲戚戚,神态惶恐而无助,令人见之便要升起不忍之心。 众人分宾主坐下之后,贾母不由说道:“琮哥儿,你是贾家族长,如今你也看到了,荣国府落了难。” “不但被褫夺了爵位,就连府邸都给收回,家产悉数被抄没,便是死后,老婆子在九泉之下,也无颜去见贾家的列祖列宗。” 听到贾母的话,贾琮默然无语。 你们落得这种下场,关我什么事? 栽什么瓜,结什么果,早干什么去了?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只可惜,已经晚了。 见贾琮没有什么表示,贾母只好无奈地说道:“琮哥儿,老身想借你们贾家马车一用,前往皇宫寻太上皇求情。” 贾琮点头说道:“这事容易,我这便让人准备。” 在王熙凤要被京兆府拿去审讯的时候,贾母并没有搭上人情去救她。 为的,便是要将这个脸面,留到关键时候用的。 人现在,就到了关键时候了。 贾母希望能拉下这张老脸来,求太上皇,让荣国府能够保住爵位和府邸。 即便家产保不住,但是只要有爵位和府邸在,以后起码还有翻身的机会。 而一旦果真失去了爵位和府邸,他们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贾琮命人准备好马车,载着贾母去了皇宫。 不过,贾母这一次出马,太上皇托词身体不舒服,竟是连见都不曾见她。 这让贾母好生失望,也只能无奈返回。 回到宁国府,回到宁禄堂,贾母对贾琮说道:“琮哥儿,老身想单独和你说几句话。” 贾琮点头应允,将贾母请入到内堂之中。 关上门之后,贾母忽然跪倒在地上说道:“琮哥儿,你身为贾家族长。” “我们两府,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老身恳请你能救荣国府一救。” 贾琮皱着眉头将贾母从地上扶起来,淡淡地说道:“老祖宗,你实在是想多了,我何德何能?” “陛下亲自下旨,褫夺了荣国府爵位,收回御赐国公府,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去救荣国府?” 呵呵! 不是你们将我去族除谱的时候了?这会子倒是想起我来了。 漫说他没什么能力拯救荣国府,便是真有能力,他又凭什么去拯救这帮人? 凭大脸宝的脸大吗? 贾母深吸一口气说道:“琮哥儿,这一次针对我荣国府,其实也不单单是冲着荣国府来的,同时也是冲着你琮哥儿来的?” 冲着我来的?你老人家怕不是老悖晦了吧? 若不是得了失心疯,怎么说出这种话来? 贾母见贾琮不接话茬,只好自行说道:“琮哥儿,只要你上奏苦求皇上。” “愿意用你的冠军侯爵位还有节度使职务,保下荣国府爵位和府邸来,想必太上皇一定会应允的。” “拿掉你冠军侯的爵位,还有节度使的职务,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啊。” 闻听此言,贾琮脸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你还别说,还真的有这种可能。 永隆帝想必还指望自己继续收复燕云十六州,未必想拿下自己节度使的职务。 但是太上皇和保守派,想必已经视自己为眼中钉,肉中刺。 若自己果真上奏,愿意用爵位和官职来保下荣国府来。 若是太上皇绕过永隆帝答允下来,未必没有这种可能的。 毕竟,这都不是太上皇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了。 碍于孝道,只要太上皇答应了,永隆帝也不好再说什么的。 没想到,自己反倒是还没有这个老太婆看的透彻。 原本荣国府遭到清算,贾琮心里还有些纳闷。 原本荣国府应当是贾母亡故之后,才遭到清算的。 如今贾母还好好的呢,没想到就遭到清算了。 想必,还真的有这方面的缘故吧? 只是,我为什么要答应呢? 贾琮看着贾母,似笑非笑地说道:“老祖宗,用我宁国府的爵位,来换荣国府的爵位。” “老祖宗倒是打的好算盘啊,只是,我宁国府为何要这么做呢?” 贾母叹道:“琮哥儿,我知道,你心里必然是恨老婆子还有荣国府的。” “当年之事,也的确是老婆子行的差了。只是这般行事,对你也是有好处的啊。” “你本是双爵位,即便是没了冠军侯,还有继承的宁国府爵位。” “而你如今年少而权重,未必是福,如今急流勇退,反倒是明哲保身之道。” “并且还能成全了你的孝道和名声,又拯救了荣国府,可谓是一举数得。” “琮哥儿,你仔细想想老身的话,可有没有道理?” 这番话说完,让贾琮对贾母忍不住刮目相看。 这老婆子,的确是有点东西的。 如果抛开事实不谈,她这番话,简直越听越对。 但是,他可是永隆帝一手提拔起来的,简在帝心。 他急流勇退了,让永隆帝怎么看他? 保守派一方,果真能够因为他急流勇退而放过他? 呵呵,只怕是想多了。 惟有有军权在手,才是保身之道。 等他将蓟州经营的水泼不透,成为自己的后花园,那才是真正的保身之道。 即便是朝廷想动他,也要掂量掂量。 而不是将自身的安全,放到敌人的大度上。 这个道理,难道这老婆子不懂? 想到此处,贾琮不由冷笑道:“驱逐满清,复我河山,乃我平生之夙愿。” “这等事情,老祖宗切勿再说,我是断然不会答允的。” 闻听此言,贾母知道事不可为,脸色难掩失望之色。 让琮哥儿舍弃爵位和官职来保全荣国府,已经是她们最后一线希望了。 没想到,琮哥儿竟是毫不迟疑的果断拒绝了。 至此,他们再也没有半点希望了啊。 如今贾赦半生不死,贾政被流放岭南。 贾琏有三年牢狱之灾,整个荣国府的男子,竟只剩下贾宝玉和贾兰叔侄两个了。 贾兰还小,能懂得什么? 而贾宝玉…… 便是贾母再疼爱贾宝玉,也知道是指望不上他的。 失去了爵位、府邸和家产,荣国府众人,以后该指望什么过活? 先不说别的,就说如今他们连住的地方,还有吃饭穿衣都没着落。 跟着他们的丫鬟婆子、奴仆,如今连月例银子,都是发放不起。 如今想要寻个安身之处,也少不得要厚起脸皮来,求一求琮哥儿了。 先暂时安顿在宁国府中,以后再想办法便是。 想到此处,贾母只得红着脸,厚起脸皮来说道:“琮哥儿,如今荣国府家产,悉数被抄没,一点银子都没带出来的。” “且连安身之处都没有,你我两府,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我们倒是想要暂居在这东府之中。” 在贾母看来,他们暂居在这里,也不过白住着几个院子的事情。 好吧,还有饮食,月例银子等等。 不过,也花费不了几个钱。 贾琮便再是无情,也不至于不答允她的请求。 她却不知,贾琮才不愿意让她们住在这里。 贾母、王夫人,他看着就心烦。 更有一个大脸宝,若自己不在家,他未必不会做出什么事情来的。 而林妹妹又有着身孕,贾母再仗着自己的辈份,别人都压制不得,未必不会生出什么事情来。 因此,倒是远远的打发出去的好。 想到此处,贾琮不由说道:“老祖宗,让你们借居在府里,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 “只是这样,未免委屈了你老人家,我看不如这样。” “我在外面,收拾出一栋院子来给你们住着,这样你们也不用拘谨,自然更好。” “对了,三妹妹还有大嫂子,本就住在大观园里的,倒是不用跟着一起搬过去了。” 要是探春和李纨母子跟着一起过去,必定要跟着受苦。 其实贾琮还想让赵姨娘也留下来的。 只是实在是没什么理由和借口说这番话,也只好作罢。 贾母听了贾琮的话,倒是没怎么多想,反倒觉得贾琮有良心。 在外面单独安顿下来,的确是要比寄人篱下要好的,也不用看人的脸色。 琮哥儿既然这般说了,想必万般都会安排妥当的。 而贾琮,果然也是个热心肠的人。 当日下午,贾琮就命人寻了一个三进的院子,直接付了两倍的价钱买下来。 然后安排人,将贾母等人,直接送了过去。 贾母本来还心存感激,然而到了新院子之后,未免傻了眼。 三进的院子,倒也不小了。 但是架不住荣国府人多啊,虽然没多少主子。 但是他奴仆多啊,好几百人呢。 这三进的院子,根本住不下这么多人。 除非他们弄个大通铺,让奴仆一个屋里挤个二三十人才勉强安顿的下。 然则如此一来,体面何在? 贾母这才知道,贾琮这混账哪里是好心? 分明就是嫌她们碍眼,直接将她们从宁国府里撵了出去。 贾母气的浑身直打哆嗦,有心不要这宅子。 只是如今,离了这宅子,她们哪里还有安身之处? 荣国府被抄家,金陵那边的老宅也是一并会被抄没的。 虽然金陵那边,还有旁支在。 但是如今他们败落,什么都没了,就算去了金陵老家又怎样? 还不是寄人篱下,看人脸色过日子? 左右都是看人脸色,倒还不如留在京城过活。 好歹这里还有实在亲戚在的。 比方说薛家和林家。 想通此节,贾母也只好捏着鼻子在这里住了下来。 而她们都只吃了早饭,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贾琮那个孽障,都没管他们一顿饭。 如今众人,都饿的饥肠辘辘。 贾母忙吩咐厨房做饭。 只是,厨房里面,并没有食材。 而她们身上,都身无分文。 她们作为主子,平日也是极少出门的。 便是出门要买什么,自有婆子丫鬟会账,哪里用的了她们自己带钱? 如今,她们倒是比丫鬟婆子还穷的了。 贾母也是无奈,只好让林之孝去宁国府去借一些银子,买些现成的吃食。 等到了明儿,再买来食材做饭不迟。 总不能让一家老小都饿着肚子吧? 不多时,林之孝便买来了吃食,连剩下的银子也一并交了上来。 这一次,宁国府总共借给他们二百两银子。 二百两银子? 够做什么用的? 都不够一个月用的。 贾母原本以为,贾琮好歹会借几千两银子给他们的。 没想到竟是这般小气,这让贾母的脸色十分难看。 她甚至都有心让人把二百两银子送回去。 只是如今买饭菜已经花去了一些,不够二百两银子了。 再说真还回去了,他们吃什么? 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吃过饭之后,贾母怎么都不自在。 这统共三进的院子,便是堂屋,又能有多大? 屋里的摆设,和她原本住的荣庆堂相比,更是天差地别。 忽然之间,贾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 荣国府,已经没落了。 时代,变了啊。 别的不说,就说这些婆子丫鬟小厮,他们根本就养不起。 倒不如全部放出去的好。 想到此处,贾母不由让人叫来邢夫人和王夫人。 如今整个荣国府,倒是只有这婆媳三人撑场面了。 贾母不由说道:“如今我荣国府,已被除爵抄家,已不比往日,你们也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你们也看到了,这宅子,还是琮哥儿给的,只有三进大小。” “如今我们越发连进项都没有了,也使不到这么多人,这院子里也住不开这么多人。” “因此我想着,咱们婆媳三个,连宝玉在内,每人身边,便只留一个伺候丫鬟,剩下的,都打发了去。” “以后府里各种事情,怕是就要你们亲力亲为了。” 听到贾母的话,邢夫人和王夫人,心里都颇不是滋味。 她们以前哪里做过这些粗使活计? 以后日子,只怕越发难捱。 王夫人想了想说道:“老祖宗身边,好歹留两个人使唤吧。” “日子便是再难,也不好让老祖宗这般委屈着。” 贾母心里,其实是不喜王夫人的。 但是在识大体方面,王夫人的确是远远强过老大邢夫人的。 嗯,贾母更不喜邢夫人。 贾母摇头说道:“我这辈子,什么没经历过,福也享够了,身边留一个丫头,也尽够用了。” 听贾母如此说,王夫人便也没有再劝。 到了第二日一早,贾母便将所有奴仆都叫在一起,然后表示要还他们自由。 其实荣国府的奴仆,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 他们比荣国府的主子,更快的意识到了这一点。 荣国府已经完了,树倒猢狲散,他们基本是都要离开的。 一少部分仆从,给贾母磕了几个头,便选择离开。 荣国府里的仆从,但凡是有头有脸的,都有进益。 有主子的一分,便有他们半分。 过年过节,还都有赏赐。 因此,那些头面奴仆,都是有一定家底的。 离了荣国府,他们也能过的很好。 这些人,自然选择离开。 而剩下的大多数底层的奴仆,却是不愿意离开。 他们跪倒在地上,不愿意离开,请老祖宗收留他们。 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荣国府的家生子儿。 他们是靠着荣国府过活的,并且平日也没多少进益。 离了荣国府,他们很难生活下去。 贾母也是无奈起来。 最终只好说道:“这样吧,老婆子给你们寻个去处。” 借着,贾母将剩下的人,都领到了宁国府。 找到贾琮之后,贾母不由说道:“琮哥儿,这些都是我荣国府的家生子儿,他们不肯离开。” “而如今,我荣国府,也实在难以养活这么些人了。” “他们也都是忠心的,都能放心用着,你将他们都留下来吧。” 贾琮想了想,便点头答允起来。 这些人,有一些倒还是可以用的。 如今他蓟州城那边,也是缺少人手,可以带一些人过去的。 贾母又对鸳鸯说道:“鸳鸯,从今儿开始,你便去服侍琮哥儿去吧。” 鸳鸯听了,不由跪倒在地上哭道:“老祖宗这是不要我了吗?” “我服侍了老祖宗一场,哪里都不去,只愿跟在老祖宗身边。” 贾母叹道:“痴儿,这世上,哪里有不散的宴席?” “如今你年岁也不小了,跟着我这个老婆子,倒是耽搁了你,我让你去服侍琮哥儿,也算是给你安排了好去处。” 贾母又对贾琮说道:“琮哥儿,这丫头,我从小把她调教出来的,如今就给了你,还望你能善待于她。” 贾琮点头说道:“老祖宗只管放心便便是。” 鸳鸯哭着给贾琮磕了几个头,又起身给贾琮磕头,算是拜了新主子。 将这些仆从都留下来之后,贾母便起身告辞而去。 贾琮也并没有挽留。 贾琮便领着鸳鸯去了内宅,鸳鸯忙给林黛玉、薛宝钗和薛宝琴磕头。 薛宝琴忙将她从地上拉起来,然后揽着她的肩膀说道:“三爷,你以后可不能亏待了人家噢!” 红袖笑道:“姨娘只管放心,只要有三爷一碗汤喝,就有鸳鸯姐姐一个碗刷!只要三爷有口肉吃,就有鸳鸯姐姐一根骨头啃。” 薛宝琴咯咯笑道:“红袖,如今你也学坏了呢!” 红袖噗嗤笑道:“这可不是我想出来的,都是跟着三爷学来的。” 鸳鸯正悲戚着,如今却也撑不住笑了。 她忍不住扑过去说道:“好你个红袖,人家正在伤心的时候,你却来取笑我!” 红袖连忙躲避求饶,又说道:“好姐姐,你也不用伤心,跟着三爷,怕用不几日,便乐不思蜀了呢!” 一句话说的众女都笑了起来。 却说过不会子,薛宝钗便是被薛姨妈派人叫了去,说和薛蟠亲事有关,让她回去帮忙斟酌斟酌。 薛宝钗不觉有些纳罕,倒也并没有多想。 回到薛家之后,见了薛姨妈,薛宝钗不由问道:“妈,哥哥的亲事定下来了?不知定了哪家的姑娘?” 薛姨妈不由说道:“我的儿,还不曾有呢,并不是你哥哥亲事的事情,我只是借这个缘故把你给叫了回来,有事情问你。” “如今王家被抄家,荣国府也被除爵抄家,我的儿,你说会不会牵连到咱们家?” “还有,你姨娘家如今没落了,生计都成了问题,先咱们来京城,还借住在他们家的。” “如今他们落了难,咱们怎么能不管?依你说,咱们去送多少银子过去的好?” 薛宝钗还没说话,薛蟠便冷哼道:“当初我遭了官司的时候,他们一推六二五,恨不得要和咱们家断绝关系。” “照我说,给他们家三二十两银子便罢了,以后也少和他们来往。” “我还怕和他们家走的近了,没得连累到咱们家呢。” 气的薛姨妈拿起鸡毛掸子来就去抽薛蟠,薛蟠忙抱头鼠窜。 薛宝钗不由说道:“妈,哥哥的官司也翻篇儿了,这二年,咱们自己也小心行事,再没有过仗势欺人的事情。” “因此,这一次和咱们家,当是不相干的。” “姨娘家没落了,亲戚间接济是该当的,只是,却接济不了穷。” “况且,琮三哥似乎并不待见那边呢,并没有安排他们在宁国府住下。” “只是在外面寻了一个三栋的宅子将他们安顿下来,老祖宗遣人来借钱,琮三哥便只给了他们二百两银子。” “我想,咱们家也不宜和他们走的太近,左右给千八两银子便也足够了。” 闻听此言,薛姨妈不由被唬了一跳。 幸好将宝丫头叫回来询问了一番,若是不然,只怕要酿成大错了。 薛姨妈忍不住问道:“妈都听你的,我的儿,你说千八两银子会不会太多?会不会惹得琮哥儿不快?” 如今贾琮是她们薛家的乘龙快婿,也是他们薛家最大的靠山,自然不能惹的贾琮对他们不快。 薛宝钗不由笑道:“妈,没事儿的,再少了,让外人看着也不像。” “妈,救急救不了穷,他们家,都是安尊享乐惯了的,又没有进项。” “便是给他们一万两银子,用不几年,也就败光了。” “便是咱们家不主动疏远他,他家打几次秋风之后,轻易也不会登门了。” 听到薛宝钗的话,薛姨妈也不由点起头来。 所谓门当户对,并不仅仅只针对婚姻,亲朋好友间也同样如此。 一直靠人接济活着,用不多久,便也疏远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7288/288546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7288/2885464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