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琅琊城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这个后娘有点疯癫,三宝好爱哦 重生之权力巅峰 奶爸:我还没毕业就成了奶爸! 开局被领养:从每日提示开始 玄幻之我的宗门亿点强 我在末世当包租婆涮火锅的日子 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我家护卫是玉面修罗 炸翻侯府和离后,被王爷掐腰猛宠 美利坚第一执政

李知行接过炎安帝递过来的情报,只是看了两眼就躬身道:“陛下,这是对臣的污蔑,臣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李知行在说这些的时候,语气沉稳没有丝毫的慌张。 显然对于这样的事情,李知行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事实上李知行也的确对于这种事情见怪不怪了。 实在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李知行每日里要面对的太多了。 各种五花八门的手段那真的是让李知行开了眼。 不过好在李知行对这种事情早有准备,知道自己要做事就必然会被各方掰开了审视。 因此哪怕各种栽赃陷害再多,李知行也能坦然自若了。 炎安帝此刻却是笑意盈盈:“李相我自然知道这是污蔑,我让你来也不是让你看这个的,你觉得朕会无聊的相信这些污蔑吗?” 李知行也觉得炎安帝不会如此无聊。 李知行与炎安帝可算是琴瑟和鸣的一对君臣。 两人之间彼此信任。 不管外界有多少的攻讦和污蔑,炎安帝都给李知行绝对的信任,让李知行放手去做。 李知行同样也全力以赴的去辅佐炎安帝。 就如同今日的事情,正常来说,炎安帝根本就不会特意招李知行过来的。 “李相你继续往后看,看完之后,朕这里还有一封,相信李相会有兴趣的。” 李知行耐着性子,继续往后看。 当看到自己孙子李众,到了劝学城之后,李知行顿时紧张了起来。 让李知行更加紧张的是,这一封加急的奏折就到这里戛然而止了。 “陛下后面的呢。”李知行紧张的看向了炎安帝。 李知行不紧张自己,可是他却紧张自己的孙子。 炎安帝看着李知行紧张的样子,不由笑着调侃道:“李相你面对潮涌般的攻击都不会皱一下眉,怎么到了自己孙子这里就如此不淡定了。” 炎安帝虽然在调侃,不过还是让身边的伴伴,将后面的奏折拿给了李知行。 李知行接过了奏折之后,就快速的看了过去。 看到后面李知行紧张的情绪尽数消失,嘴角和脸上都洋溢着藏不住的笑容。 炎安帝看着脸上都笑出褶子的李知行,也在一旁感慨道:“李相你真的是生了一个好孙子。” “武道天赋出众,道法天赋出众,就连文采都是如此斐然。” “最关键的是为人还如此的谦虚与低调。” “写给劝学城的那四句名言,应该不是什么张载写的吧?” 李知行听了炎安帝的话,道:“这个老臣实在不知。” 炎安帝笑道:“李众虽然谦虚,可是能写出那样名句的人,又怎么可能是籍籍无名之辈。” “李相你也算是见识广博,你可听过张载这样一位大儒?” 李知行摇摇头,道:“老臣没听过。” 炎安帝笑道:“所以就是了。” 其实李知行也是更加偏向于,这是李众自己写出来的名句。 道理跟炎安帝的道理一样。 李知行是真的没听过,张载这样一位大儒。 能写下这样名句的人,必然是大儒无疑。 可是李知行完全没有听说过。 “至于那写给劝学府衙的楹联,我打算在全国推广。” “大炎以后所有的官府,都必须要挂上这个楹联,让所有为官者都能时刻看到,时时警醒自己。” 对于这一点,李知行并没有因为这是自己孙子写的就反对。 恰恰相反,李知行自己都觉得,李众这一副楹联写的实在是太妙了。 字字发人深省,同时又通俗易懂。 让自己写的话,自己肯定是写不出来的。 对于这样的一个孙子,李知行真的是骄傲无比。 “李相你真的是教了一个好孙子,别的不说就那四句名言就够名垂青史了,那一副楹联绝对可以流芳百世。” 说到激动处,炎安帝兴奋的表示道:“李相说实话,当初让李众去当这个钦差御史,我真的没指望李众这一路能够做什么。” “现在看来是朕不该小瞧了这个孩子,这个孩子才出去几天,就给朕带来了太多的惊喜,替朕,替大炎解决了太多可能动摇国本的大事。” “先是过江城,然后是不老城,再是劝学城,李众给我的惊喜实在是太大了。” “那过江城的河伯,如果不是李众发现并且解决了,还发现了香火有毒这件事情,到时候真的说不准会发生什么事情。” “不老城那边更是解决了万寿道宫最大的麻烦,直接帮助万寿道宫多了一个一品,同时还打通了一品的路径。” “这等于是给大炎,新增了一大块的战力。” “劝学城这里更是险些动摇儒家根本。” “朕的这个小钦差大人,真的是朕的福星。 朕决定把这个钦差之位变成李众的固定职位,以后李众去哪儿都可以一直用这个钦差之位。” 李知行这个时候却是冷静的在一旁提醒,道:“陛下此事不合规矩,不能开这样的先河。” 被李知行提醒的炎安 帝,倒是冷静了下来。 炎安帝看着冷静、理性又沉稳的李知行,不由摇头道:“李相,你还真的是什么时候都是如此的冷静、理智。” 李知行恭敬说道:“陛下说过让臣做陛下的一面镜子。” “对,对。李相就是朕的一面镜子,一面可以反映朕真实样子的镜子。” 顿了一下,炎安帝忽然想到了什么,道:“李相,李众与临安的事情,李相考虑的怎么样了?” 炎安帝以前暗示过李知行几次,不过李知行都装听不懂。 现在炎安帝看李众表现的如此之出众,索性直接跟李知行摊牌了,让李知行不能再继续装傻充愣。 李知行也没想到,炎安帝上来就把事情直接摊牌了。 “陛下这个事情,老臣更愿意尊重李众自己的意见。” 炎安帝有些着急的道:“两个孩子自幼一起长大,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了,而且众儿那孩子经常永远都是挡在临安的前面保护临安。 我能看得出来,众儿那孩子,心中是有临安的。 至于临安就更加不用说了,她的心思早就跟着李众跑了。 这一次李众北上,要不是李众安抚了临安还给了临安一张万里传音符,临安早就偷偷跟着跑了。” “临安也有一张万里传音符吗?”李知行对于这个倒是全然不知情,所以听炎安帝说完之后也微微有些惊讶。 “怎么众儿没跟你说这个事情?”炎安帝玩味的看向李知行问道。 李知行摇头道:“这件事情,众儿的确没有跟老臣说过。” 炎安帝顿时表情玩味了起来:“众儿竟然没有跟你说这件事情,看来这是他跟临安之间的小秘密,并不想你们知晓。” 李知行太知道炎安帝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了。 可是李众真的没跟李知行说过给临安万里传音符的事情。 “臭小子。” 李知行心中骂了一句自己这个亲孙子。 “既然李众心中有临川,那我是没有意见的,不过两个孩子还小,还要再等两年再说这事。” 末了李知行还是向着自己孙子的,李知行担心万一过两年,李众又转性了。 虽然说这种几率不高,但是万一呢。 所以还是加上一句保险一点。 “自然是要等上几年的,万一过几年临安发现李众没那么好了呢。”炎安帝替自己女儿出气就非常的直白了。 “是,陛下说的极是,万一众儿过两年又归于平庸了呢。”李知行附和着说道。 “哼。” 炎安帝哼了一声,而后就说起了正事。 “李相,刑部和太学那边派什么人去你去安排吧,劝学城的事情,还是要办的稳妥一些的。” 李知行躬身答应下来,而后就去忙正事去了。 劝学城。 刑部和太学的人,日夜赶路,到了劝学城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拜见李众。 李众不仅仅是钦差,更是解决了劝学城之危的第一当事人。 最关键的是这两个人也都是儒生,合该感谢一下李众挽救了儒修之根基的。 当然他们也要询问一下,李众对于这个案子有什么看法。 李众对于这个案子并没有什么看法,李众给他们只有四个字,秉公执法。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请牢记。知道了李众的意思之后,太学与刑部的人,倒是立刻行动了起来。 城中的儒生全部归太学这边审讯,城中的官吏则是全部由刑部来审讯。 两边同时进行,不过因为需要审讯的人实在太多。 哪怕是连轴审讯也足足审讯了七天,才把所有人都给审讯了一遍。 而接下来太学和刑部这边,也的确如同李众给的指示一样——秉公办理。 该法办的全部法办,当然戴罪立功这个也会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七天高强度的审讯下来,倒是真的还了劝学城一个海晏河清。 劝学书院也在太学的帮助下,重新的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赵府尹被免职了,不过并没有被判流放,当然也并没有被贬为庶民,而是一撸到底变成了最底层的一个吏员。 被撸到底的赵府尹,也主动要求自己就留在劝学城,做一个最底层的吏员,重新学习如何为官。 对于这样的要求,刑部和太学都没有权利决定。 因为这个属于吏部的职责。 不过吏部没来人,所以这件事情兜兜转转,最后就只能是李众来决定了。 李众听完了汇报之后,回答的倒是非常的干脆——可以。 有了李众的背书,那吏部那边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赵府尹对于李众的决定,那自然是千恩万谢。 “希望你能记住你自己说过的话,重头学习如何为官。”李众对赵府尹说道。 脱下了府尹官服的赵府尹正色承诺道:“钦差大人放心,我会用行动去践行我说过的话得。” 李众点点头,道:“好。” 劝学城的事情,到了这里就算是了结了。 当然不能算是完美。 因为那真理之书是怎么来的,这个完全没有线索。 权秉天一死,很多事情的线索就都断了。 不过这种事情不用仔细去查也能知道,必然是妖族高层谋划了许久的阴谋。 至于李家为权秉天通风报信的人,李知行在知道了消息之后的当天就找到了这个人。 在李知行这个大儒强势的逼问下,是很难有人扛得住的。 给权秉天通风报信的并不是权严,而是李家一个专门负责打扫书房的下人。 这个下人是被权秉天给收买的,他的任务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翻找李知行的文章,然后记录下来传给他就行。 然后每一篇文章,他都能获得不菲的收入。 其实这个下人本也没有多想,只是觉得权秉天是一个崇拜李知行又有钱的书生而已。 因此面对这样的要求,同时又有钱可以拿的情况下,他是真的没有多想。 然而不管他的本意是什么,事情的影响已经造成了。 对于这个下人,李知行也没有半点的偏袒,直接交给了刑部处理。 当然李知行自己也去刑部领罚了。 李知行的全责是治家不严。 对于李知行的处理也是不疼不痒,罚俸半年。 这个处罚决定,对与李知行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李家也不是靠李知行的俸禄过生活的。 虽然实际意义不大,但是李知行却是用自身的行动践行了,自己对内对外都是强硬的态度。 劝学城! 事情了结,李众也要继续的北上了。 毕竟时间有限,李众也不能在一个地方待的太长了。 李众从劝学城出来的时候,看到林殷带着劝学城几乎所有的学子,等在了城门外的地方。 “这是唱的哪一出啊。”李众看着林殷调侃的问道。 林殷没有接茬,而是率先拱手,而后朗声道:“拜!” 随着林殷的话语,林殷身后的那些学子们,纷纷的对李众就是一拜。 “再拜!” 林殷再次朗声说道。 而后所有人就是第二拜。 就在林殷打算第三次开口的时候,李众直接拦住了林殷:“咱们说清楚,你们不能这样不明不白就把我给拜死了。” 林殷听了李众的话,也是颇为无奈。 不过林殷还是解释,道:“小李大人误会了,我们这是为了感谢你对劝学书院,对整个儒家的帮助。” 李众一听林殷上来就这么上纲上线,也解释道:“我没有那么厉害,我就只是碰巧遇到了这个事情,然后碰巧的有能力解决而已。” “你说帮助了整个儒家,我倒是觉得有点过于夸张了。” “儒圣的儒家没有那么脆弱,要是真的劝学城倒了,这一条道就倒了,那儒圣的实力也不会名列前茅了。” “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江湖路远,咱们后会有期。” 李众说完之后,就催促陈叔快点驾车离开。 陈叔得令之后也驾驭马车,快速的离开了劝学城。 “拜!” 林殷带着学子们转身,对着李众的马车,再次朗声高呼。 李众听着后面隐约传来的声音,也很是无语。 这种事情,李众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的处置。 李众对于这种事情颇感无奈,但是上官万里就非常兴奋了。 “好玄孙,你可真是给咱们这些武夫争气、长脸了。” “那些个老学究,何曾正视过咱们这些武夫。” “不管咱们这些武夫多强,在他们眼中,咱们武夫就是粗鄙之人,就是无脑之辈。” “实际上咱们要真的是无脑之辈,又是如何修武的?” “咱们只不过是有着满腔的热血罢了。” 上官万里一口气诉说着自己心中的不忿。 显然李众这一次的表现,那是真的让上官万里太爽了。 那心中所有的郁结之气,都是一下子就通畅了。 “我已经把那些儒生拜的画面全部记录下来了,我打算抽空去给几个老友送上一份去。” 李众知晓自己这位太祖的脾气,所以也并没有阻拦。 “你怎么不拦着我,你不是应该觉得太祖我太小肚鸡肠,太张扬了吗?”上官万里见李众完全不阻拦自己,反而是觉得有点奇怪。 李众听了上官万里的话,笑呵呵的道:“太祖开心比这些事情重要多了。” 上官万里听了李众这般回答,乐的脸上的褶子都要皱成菊花了。 “太祖不白疼你啊。”上官万里老怀开慰的感慨说道。 “太祖等下可能还要麻烦你把我带的高一点,我还要看看接下来咱们往哪儿去。”李众趁机对上官万里说道。 不过上官万里此刻却是回答道:“不用那么麻烦了,太祖有一个地方,正好可以带你去转转。” 李众听说上官万里有要带自己去的地方,顿时好奇了起来:“太祖要带我去什么地方?” 上官万里此时却是故意卖了一个关子,道:“你就按照我的指引走吧,等到了地方你就知道是什么地方了。 ” 李众见上官万里说的如此神秘,心中不由得更加好奇了。 不过眼见上官万里并不打算说,李众也就不问了。 反正上官万里又不会坑自己。 “那就有劳太祖为我指路了。” 接下来上官万里来指路,陈叔则是按照上官万里所指的路线,驾驭着马车往前而去。 有上官万里指路,李众倒是也清闲了下来。 趁着这个功夫,李众继续完成着自己的史书。 之前万寿道宫李众就没写,现在正好跟书妖这个事情一并记录下来。 用了半天的功夫,李众完成了两篇史书当中的文章。 看着日渐厚重的书册,李众对于时间的感觉倒是也变得更加的敏锐了一些。 李众觉得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应该用不了一年的时间,自己应该就可以在天机诀的时间当中稍稍的畅游一下而不至于迷失了。 三人就这样赶路,在第三天的时候,三个人还有一辆马车到了一处大城之下。 琅琊城!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请牢记。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7556/316393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7556/3163938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