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精打细算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武映三千道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末日求生,我有个死要钱车载系统 攻略黑莲花反派后,他日日索欢 策命师 三观随笔 吃软饭怎么了?我靠剑仙女友速通高武! 神医毒妃倾天下 都市夜战魔法少男 逆流启明(大明世祖)

郝春雷也看不懂,然后就被小古哥塞了一堆活儿。 等他切完第一个菜,就看到老爷子跟朱师傅两人一人抱着一只茶缸,正在不远处喝茶呢。 看来,早就谈好了。 只是看两人的表情,也不知道是谁输谁赢,亦或者也可能是双赢,因为两人面上都笑眯眯的。 “看什么看,继续切啊!” 见他盯着两人发愣,老爷子祭出好几天未见踪影的竹条,作势要往起扬。 郝春雷马上就是一个激灵,求生欲满满, “马上切,马上切。” 挥了一下有些发酸的胳膊,他也不敢耽搁,抓起菜刀又开始忙碌起来。 好在已经练了好些天了,现在的他已经不用时时用眼睛看着了,也就是说,他已经学会了盲切,只是还不算太熟练而已,不过他相信,再多练些时日,他也能像小古哥那样一心二用了。 人家现在可以光明正大的开小差,也就是说脑子里想着别的事儿,可手底下的活儿还能一点都不耽误。 郝春雷别提多羡慕他这个本领了。 一上午的时间,就在郝春雷的切切切中度过了。 不过相比最开始两天,他现在每天的进步明显慢了下来,好像已经进了一个瓶颈期似的。 于是,在回家的路上,他把自己的烦恼跟老爷子说了,然后就挨训了。 “你小子,这心也太急了。” 老爷子有些恨铁不成钢, “你这才学几天,就跟人家小孩子学走路一样,估计也就刚刚能站着挪两步的样子,现在就想跑了? 你光看小古现在厉害了,也不想想人家苦练了多少年了。 小古初中一毕业,才十四岁就跟着朱师傅当学徒了,现在他二十一,整整七年了。 你呢? 前头在家里切猪草那可不算是练刀工,也就是从到这边来,才算是正儿八经的练上了,满打满算,连七天都没有。 你一个只练了七天不到的小毛头,跟人家下苦功练了七年的人比,这就是个笑话,知道吗? 学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下苦功。 什么叫苦功,知道吗? 就是埋头练,完全不受外界影响,就那么练!” 郝春雷那个懊悔哦,他怎么就真的忘记老爷子前些天有多么严格了呢。 被老爷子说得连头都抬不起来的他,开始自省了。 唉,他这还是上辈子带来的坏毛病,浮躁。 不过,那也是上辈子那个时代的特性了,那时候的生活节奏快,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多多少少都有点这个毛病。 还有,就是自己这两天刚刚被夸了两句,就开始翘尾巴了。 就像爷爷说的,还没学会走呢,就想着先跑。 于是,他乖乖认错, “我错了,爷爷,是我太心急了。 您放心,我一定改,以后一定沉下心来,好好把刀工练好,把基础打好了,才能练成好本事。” 老爷子就看着他笑, “我算是发现了,你这孩子旁的不说,有一个优点特别明显。” “?”郝春雷不解,硬起头皮抬眼看向他老人家。 “你呀,回回批评你的时候,你认错认得特别快,还特别诚恳,不管怎么说,这个态度还是很值得表扬的。” 看着爷爷那张笑脸,郝春雷有点心虚,这好像也是上辈子带来的臭毛病。 不过上辈子的时候,在年轻人很流行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错是要认的,改是不可能的。 不过郝春雷倒还真没有这样想,他是真的想改,可就是怕自己没那个毅力。 想到这,他脸一红, “爷爷…… 我下决心改,就是怕有的时候做不到,要不您监督我好吗?” “这话可是你说的啊,别到时候嫌我严格了,你再后悔!” 老爷子轻松的推着车子,定定的看了他一眼。 郝春雷用力点点头, “嗯,我说的,大男人,一个唾沫一个钉。 要不咱们击个掌?” 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老爷子瞅了瞅他那单薄的身体,笑了笑,“呵,行吧,大男人。” 于是,一老一小就这样在路上击掌约定。 到家后,两人把换来的盐跟糖拿到厨房,郝春雷这才有机会问老爷子这两样东西是怎么个换法的。 “这鲤鱼虽然不值钱,可要是放在城里,至少也得七八毛一斤,有的地方还能卖到一块以上呢。 可惜咱们这是在农村,不比城里,根本就卖不上价,就算的五毛钱一斤。 那三两我做主给抹了,一共就按六斤来的,算下来一共就是三块钱。 盐是最紧要的,我就做主一共换了五斤,三斤粗盐,两斤细盐。 朱师傅也没多要我的,给我折中了一下,统一给我们算的两毛一斤,五斤这就去了一块钱。 红糖是六毛钱一斤,我要了两斤,又去掉了一块二。 剩下的八毛钱,我另外换了些冰糖,还顺便换了一些不太好买的香料、还有干货,以后可能都要用得上的。” 听老爷子说完,郝春雷对他老人家的敬佩之情,又更上一层了。 还是他老人家会精打细算。 而他自己,就只想着换盐跟糖了,完全就没想到,原来还可以换一些自家踅摸不到的稀罕东西。 盐跟糖不稀罕,郝春雷也懒得去翻看,直接把装盐跟装糖的纸袋子搬到了厨房的柜子里放好。 不过他对老爷子口中所说的香料跟干货却是好奇得很。 只是打开看了以后,香料当中,他就只认识两样:花椒跟八角,因为这两样实在是太好认了,只是他有点奇怪,为什么花椒有好几种颜色的。 别的东西他是一样都不认识,在他看来,要么是树皮,要么就是干瘪的果实,还有的像草,还有草籽,以及树叶。 看来,香料跟中药的性质还真的类似,都是些奇形怪状的东西。 于是,他非常诚恳的跟老爷子请教了一遍,还认真记了笔记。 他这才知道,那个像草籽的,就是茴香,没错,就是孔乙己曾经说过的,有多种写法的那个茴。 他也知道了,他以为是树皮的那个东西叫桂皮,像草的那个确实也是一种草,叫香茅草,还有那个干瘪的果实,就是传说的去腥圣果——草果,树叶则是香叶。 还有,他自以为认识的花椒其实也认错了。 这里面只有那个红色的是花椒,另外一种米白色的是白胡椒,黑色的是黑胡椒。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7780/268552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7780/2685526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