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心思各异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的人生可以无限模拟 一村烟雨 天运投胎啦!靠心声助娘亲巅峰 鉴宝金瞳 诸天降临:开局点评十大武侠神话 别怕,辅助又猛又甜 万星吞天诀 全球末日:我能统御亿万怪物! 重生后我嫁给了前任的病娇舅舅 美漫:开局打败超人怎么办?

只见晋阳举着一张方才临摹好的《多宝塔碑》,正得意地向柴宗训展示自已的练习成果。 柴宗训看着晋阳的字虽稍显稚嫩,但一笔一划皆一气呵成,点画圆整,端庄秀丽,近段日子定是下了不小的功夫,才能有如此成就。 “不错不错,进步很大!” “上回王昭仪送我的高丽纸,全被我写得密密麻麻,爹爹眼前看到的这一幅,可是我写得最好的一幅了!” 柴宗训颇感欣慰,晋阳与元明在李纯妍的悉心教导下,知书明理、进退有度,让他少操了不少的心。 “下回,爹爹可要看到晋阳更进一步~”转头让童海送走晋阳之后,柴宗训破天荒地召见了户曹军司指挥使石守信。 自赵匡义身死,赵匡胤离京之后,石守信一直就在户曹军司的位置上,没有任何变动。这个位置不涉及领军出征,石守信可以说完全被柴宗训剔除出了武将的第一梯队,仅负责全军的后勤工作。 “臣,石守信见过陛下。”面对柴宗训的突然召见,石守信也是非常之诧异。他心知,自已曾与赵匡胤的关系密切,柴宗训断不会再让他染指军权。 “你来了,也没什么大事,出兵高丽一事,朕想着还有些事需要嘱咐于你,这才特意让人把你叫来。” 陈桥兵变,若是石守信没有参与其中,柴宗训相信他也能在大周的统治下,实现自已的抱负,成为一代名将。 “陛下有事尽管吩咐,臣恭聆圣训。” 这就是石守信与其他军司指挥使、枢密副使的区别,他始终保持着对柴宗训的恭敬之心,不敢有半分逾越。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这高丽局势,一天一个样,朕也不得不早做打算。你从枢密院来,想来也听说了吧?” “高丽连失数城,扬州已是危在旦夕,臣明白陛下所忧为何,若高丽明日便向我大周求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户曹军司指挥使,臣担保这方面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 柴宗训轻点了一下自已的手背,因为石守信的话只说对了一半。 “朕只是没想到,高丽竟如此不堪一击,本想着他们应该可以撑到明年开春,照眼下的情形来看,怕是悬啊!” 柴宗训的这番话,石守信没有接,这可是作为大周天下对属国的埋怨之言,他能说什么?跟着柴宗训一起将高丽此战所有的战略失误都清点一遍?那可不现实。 “朕召你前来,确有一事,需要你即刻去办。” “臣必定不辱使命。”之前柴宗训还未曾单独召见过石守信,想必此次的事,非得他来办不可。 “高丽不比大周,物资匮乏,伤药、被褥之类的随军物资定要备齐。另外,你立即命人准备此物,一定要确保此战出征高丽的大周士兵人手一件。如果原料不够的话,朕允许你与河西州府直接联系,不必汇报给枢密院与内阁。朕对你的要求只有一点,务必尽快完工。” 石守信从柴宗训手里接过一张图纸,只见纸上俨然画着一个颇像布袋,又像被褥的东西,一侧有口,一侧无口,如同放大了无数倍的袜子。石守信从来不曾见过如此奇怪的东西,他开口问道。 “陛下,这是何物?” “你暂且叫它睡袋吧,此物是朕闲来无事所画,配备给赴高丽出征的将士,可以御寒保暖,随身携带也方便。缝制的原料与步骤,朕也标注在一旁了,此事你立即去办吧。” “臣领命!”石守信看着图纸上写的“可御寒、可保暖”六字,那副神情就像捡了一个宝贝似的。 石守信曾参与过对辽作战,每到寒冬季节,寒冷对于契丹人而言,不过就是隔靴搔痒。大周士兵大部分来自于中原地区,很多人都经受不住过度寒冷的天气。每次出征辽国,大周冻伤的士兵不在少数。有了此物,让石守信怎能不兴奋? 第二日,枢密院以及内阁都听说,柴宗训交给了石守信一个重要的任务,他接手之后干得风风火火,搞得户曹军司颇有一种立刻就要出征高丽的氛围。 高丽广州,奉命出征的安绍光,已经将高丽王交给他的两万人马,全都安插在了广州的每一处险要之处,正坐等敌军的到来。 “还没有上军使的消息吗?” “回将军,暂时还没有收到。” 安绍光心中甚是疑惑,若是朴良柔已经得知了忠州失守的消息,他绝对会向广州进发,眼下已过去了五日,别等会没等来朴良柔,却把敌军给盼来了。 “敌军的行踪可有探明?” “据探查,敌军攻下忠州之后,并没有急着进军,而是在原地休整了几日,他们好像并不着急到广州来。” 敌军的这一举动,确实出乎了安绍光的意料之外,就连朴良柔、玄郎二人,都猜测敌军会趁着高丽尚未部署好广州的城防,一举杀到城下。毕竟,只要广州一失,扬州便唾手可得。 “再探!敌军若有异动,速来报我。” 下属领命退去后,安绍光心不在焉地看着眼前的城防图,嘴里还念念有词。 “上军使啊,你为何还不来?没有你,我恐怕撑不住这局面啊!” 安绍光此时的样子,与当初在高丽王面前斩钉截铁的样子,完全是判若两人。他原本以为,自已只需要领着两万人到前线来,就能在朴良柔的麾下跟着沾光,如此他也算是与日寇浴血奋战了一场,回去了也能一起论功行赏。 此时此刻,朴良柔确实在往广州赶,不过正当他成功绕过了忠州,沿着牧江以东快速移动之时,突然发现敌军正在对岸与他并肩行军。 高丽军因要躲避敌军的眼线,走的都是一些山路。而日寇在高丽的土地上,反而大摇大摆地走在河边沿岸的低洼之处,令朴良柔愤恨不已。 “将军,敌军人数明显数倍于我,如果此时硬拼,我们非但赶不到广州城下,还会损兵折将,实在是不划算。还望将军能忍一时之风平浪静,以待来日。” 玄郎的话,朴良柔不是不明白。 眼下为了能赶在敌军之前到达广州,高丽军队不得不日夜兼程,这好不容易才翻过几座山,轻轻松松地就被敌军追了上来,还要如此窝囊地躲着对方,简直想想就来气。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8210/270580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8210/2705804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