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花央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至尊天骄 快穿:对照组女配在线鸡娃逆袭了 我的徒弟又丢了 汉室可兴 侯府继妻摆烂后,全家跪着求原谅 逍遥小闲人 我都修仙了,还谁稀罕那破皇位 假太监:太子竟是女儿身 四合院:重生火红年代 转角就是樱坂

赫连玉手搭在脖颈上,转转脖子,朝谢让尘笑笑:“好了耶。” 谢让尘收回手,将帕子一丝不苟折好,收起。 “公子不妨在此处小坐,稍后赏一赏满楼花灯。”韩行之邀请。 “可。” 上阳楼座无虚席,饮酒作乐者数不胜数。 小厮伙计们四处奔走,燃上花灯。 “小二,谁家公子如此大手笔?怎地又点上花灯了?”一桌客人抬手,喊住奔走点灯的伙计。 伙计颔首爽朗一笑:“东家为一位小姐所点,说是博小姐一笑!几位公子吃好喝好啊!” 说罢,伙计正欲走,桌上几个公子拉住他,递给他一锭银子。 “小二,你家东家这是喜欢上哪位小姐了?是万花楼的斐斐姑娘,还是教坊司的花央姑娘?难不成是谁家千金?” 伙计笑着摇头,大大方方将银子收入囊中,手掌一伸,迎着几人期待的眼神,哈哈一笑:“都不是!几位公子等着看花灯吧,小的与红娘子知会一声,为您这桌上一道花炊鹌子!” “你这小二!” 上阳楼东家为博小姐欢颜,点满花灯,顷刻间传扬沸腾。 以至于有客人开了赌局,猜测东家为的是哪位小姐。 正抱着银丝酥啃的赫连玉眸子大亮,拽了谢让尘腰间的承露囊,“师尊,我给你赢银子去!” 赫连玉兴冲冲找下注的地方,风风火火挤过去。 开赌局的男人正激昂陈词。 “买定离手!买定离手啊!万花楼斐斐姑娘,舞艺一绝!” “教坊司花央姑娘!演乐绝伦!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妙音楼燕乐乐姑娘!才貌双全!” “神秘姑娘!可能是大家千金,也可能是小家碧玉!各位客官尽情猜测!明日为大家揭晓赌局胜负!” 赫连玉个子小,挤进去后,瞧见的全是腿,空气稀薄,各种香味混合,挤压得她小脸涨红。 赫连玉扒拉开旁人的大腿,逃到人群外,气喘吁吁喘着粗气,享受清新的空气。 “小姐可是与家人走散了?” 声音冷柔,如天山雪融般,令听者着迷。 赫连玉站直仰头,一道窈窕身影入目,脸上一块红纱,最显眼的,是她不盈一握的腰肢,系着一条红线。 花魁! 赫连玉脑袋里蹦出两个字,经久盘旋。 “小姐?” 赫连玉回过神:“昂。” “小姐可是与家人走散了?” “没有,我来下注,可惜挤不进去。”赫连玉冲她笑笑,干净明媚。 “小姐若是信得过,不如由我身边的丫鬟替小姐代劳?” “好呀,麻烦了。”赫连玉毫不迟疑将囊袋塞与丫鬟,“下注人写赫…何其多!给神秘姑娘下注!” “何其多?小姐这化名倒是有意思。”红纱姑娘轻笑,眼中冷涔涔,并无多少笑意。 丫鬟往里边挤去。 “小姐给神秘姑娘下注,莫不是认识?”红纱姑娘眼底揪着探究,仍旧笑泠泠模样。 赫连玉摇头,装傻充愣:“不认识,但可以凭感觉!” “小姐不怕银子亏光?” 赫连玉小手一挥,豪爽:“有钱!” “这里客人杂乱,始终不是久待之地,不如我送小姐回家人身旁?” 赫连玉摆手拒绝,将身一扭,跑开:“不用了!我认路!” 赫连玉跑回去,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本她想久待一会儿,和漂亮的花魁姐姐谈天说地,可刚才的花魁姐姐眼神不太对,像个牙婆子。 她怕对方罩个麻袋,将她绑了卖掉。 她像阵小旋风,风风火火坐回原位,捧着温茶咕嘟咕嘟下肚。 谢让尘与韩行之望她。 “发生何事了?” 赫连玉喝了一大杯,才将茶杯放下,呼出一大口气:“刚才碰见一个面戴红纱的大姐姐,眼神有些吓人。” 谢让尘目光挪向韩行之,韩行之略思索。 “许是花央姑娘,她喜戴红纱。她曾是将门所出,只是当年花家犯贪污、欺君等罪,被抄了家,男丁斩首,女眷入了教坊司。” “上阳楼不乏官员作乐,花央姑娘许是随哪位大人而来。” 韩行之令伙计撤了桌,“公子,小姐,花灯已经点满,不妨去飞桥走走?” 赫连玉对花灯的兴趣,远没有对花央的兴趣高,她追着韩行之问:“她家有没有可能会被冤枉?” 韩行之顿住脚步:“小姐慎言。” “昂?戏台上不都是这么唱的?” “花家并非冤枉。”谢让尘将她脑瓜子摆正,推她往飞桥上行走,“稍后看完花灯,便让长左送你回宫。” 赫连玉不情不愿哼了一声,趴在飞桥栏杆上摆弄花灯:“师……” “陆侯?!” “师尊!陆侯!” 赫连玉一连蹦三蹦,指着另一楼飞桥上的男人,冲谢让尘比划。 “陆侯和花姑娘!” “看到了。”谢让尘淡然,抚手将赫连玉拽住,“走吧,莫扰了他人闲趣。” 赫连玉还想说什么,未出口,已被拽离。 夜半,国师府。 “公子,陆侯今日造访上阳楼,是为应对麦种之事。”韩行之执白子,落于棋盘之上。 谢让尘执黑子,不疾不徐下于高目:“花家旧部到了京城?” “是。” “找个机会,放了花央。” “公子是想……” 谢让尘落下一目:“水沸,鱼虾方能跃出。” 韩行之稍作停顿,紧随其后落子:“公子是为小姐?” “她要天下太平,要国泰民安。很有意思的愿望。”谢让尘眉眼不抬,落子却险而猛,将韩行之的布局攻之一溃,断了他前进的气,胜负已定,“今日到此为止。” “公子,还有一事。”韩行之并未起身告辞,“本该是乔折跟您说,但他不在,我只好代劳。前两日收到消息,京郊常平镇死了个宫女,查明后发现是那位半月前本就该归京的俞施姑娘。” “怎么死的?” “溺死。据说镇上百姓报了官,但官府一直拖着,并未受理。” “先不要插手,宫里会派人调查。你专盯花家之事。” 从宫外回宫内,夜已经深。 凤阳阁,终于迎来了‘俞施姑娘"。 俞施年岁长些,约莫三十岁,是宫里的老人,无论是样貌,还是气度,显得格外稳重。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8888/274303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8888/274303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