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姜美兰自己赚学费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师兄们都是疯批怎么办?云真暮行容 跌落云端后逆袭变女 离婚后,傅总每天都想追妻! 数码时代:开局培养哈克兽 植物人老公苏醒后,她戏精上身了 杨毅沈雪 从火影开始卖罐子 目标是最强神奇宝贝大师 饥荒年,我囤货养了个女帝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姜美兰将面粉和老面搅拌后,盖上湿的纱布醒面。 在等待发面的时间里,姜美兰将泡软的豆子洗净,加上两碗水放在锅子里煮起来。 等豆子熟了后,姜美兰将豆子捞起来沥干晾凉,接着她又去揉发好的面。 这边面揉好了,姜美兰又将沥干的红豆捣碎成豆沙。 揉好的面,揪成一个个小团,包入豆沙,捏成形状放在加了水的蒸屉中醒着,盖上锅盖等上几分钟,一个个面团发得白胖胖后,她生了火蒸起来。 步骤像模像样的,不知好吃不好吃。 姜晓晓站在炉子边,睁大双眼盯着渐渐腾起热气的蒸笼。 姜美兰以为她嘴馋,笑眯眯说,“放心,熟了后第一个给你吃。” 姜晓晓心说,算了吧,她想吃第二个。 做包子馒头其实并不难。 但做得好看还好吃,却并不容易。 好在八十年代的点心包子等小吃,大多做的不好看,因为物质匮乏,人们也并不追求好吃,只讲究分量足不足,合适的价钱下,能不能吃得饱。 姜美兰很懂人们的心理,包子做得比别家的要大一圈。 蒸熟后,姜晓晓踮脚,迫不及待地去看。 熟的包子不仅比别家大,样式还特别好看,有梅花形,有三角形,还有元宝形。 还有笑脸娃娃形。 刘喜花看见新出笼的包子,笑了起来,“果然孩子气,美兰,你这包子,是专门卖给小孩子们吃的吧?” 姜美华则皱眉说,“美兰,太幼稚了,怕是没人买。” 但姜晓晓去拍着手,两眼看得晶晶亮。 姜美兰冷哼,“晓晓都说好,说明并不差。” 她将包子端到门口的架子上摆好,大声吆喝起来,“包子啊,刚出笼的包子啊,特别好看的豆沙包子啊。” 姜晓晓歪着头想了想,寻到一个纸板,写上六分一个包子,一毛两个包子。 字体是那种歪歪扭扭的孩子字体。 她高高举起牌子,站在姜美兰身边,只要有人朝这边看,她马上将牌子举一举,咧嘴笑一笑。 大家看到一个小姑娘吆喝包子,一个更小的小小姑娘举牌子招揽客人,都觉得有趣。 不买的也走来看她们的包子。 发现包子比别家的大一些,决定买一个给自家孩子尝尝。 孩子吃了一口后,笑眯眯说“好吃。”。 于是,这人又买了一个,“一个六分,买两个是一毛钱吧?” 姜晓晓举起牌子,“嗯。” 姜美兰看到姜晓晓的牌子,心说这孩子怎么让利一分呢? 不过牌子都写了,她只好说,“是呢,一毛钱两个。” 这人买了一个梅花包,一个三角包,给了自家的两个娃。 其他看热闹的人,也各买了两个包子。 很快,三三两两的人前来,都是两个。 姜美兰惊讶了,原来还能这样卖啊。 姜美华在帮刘喜花卖豆浆,看到她们生意不错,也惊讶了,“你们真能干,这么快就卖完了一笼包子。” 刘喜花也夸姜美兰能干。 姜美兰被众人夸赞,做包子更加卖力了。 除了红豆沙包子,她又做了绿豆沙包子。 还有芝麻白糖味的包子。 包子的形状,也越来越多,除了最初的梅花形,三角形,她还做了五角星形,兔子形。 全是吸引孩子的包子。 有些大人觉得有趣,也会买两个尝尝。 到暑假结束,姜美兰不仅赚到了她的学费,还赚足了半年的生活费。 她快乐地数着钱,对姜大国说,“以后放假,我就回来做包子卖,我自己赚学费赚生活费,大哥不必为我操心了。” 刘喜花打趣说,“你再努努力,把自己的嫁妆费赚了。” 但姜美兰才不是个害羞的人,“这话题有点远呢,要嫁人也得是姐姐先嫁啊,姐,你十一就订婚了,你的嫁妆攒好没有?” 她扭过头,问一旁的姜美华。 姜美华一脸惭愧,“我正在攒呢。” 她把这事忘记了。 刘喜花看在眼里,拍拍她的肩头,“我给你攒了。” “啊?大嫂,怎么能要你帮忙攒嫁妆呢?”姜美华过意不去。 “你在铺子里帮了我不少忙,我应该帮你攒嫁妆。”刘喜花笑着说,又回头朝姜美兰说,“美兰好好读书,给晓晓做个好榜样,我也给你攒嫁妆。” 姜美兰挠头皮,“唉,这怕是有点难。” 姜晓晓乐了,姜美兰又怕了吧? 【小姑是不是没信心啊?】 【小姑不敢给晓晓做榜样呢,胆儿真心。】 姜美兰瞪大双眼,“谁说的?小丫头敢小瞧我,我一定行!” 她忽然说这么一句,把刘喜花逗乐了。 - 姜美兰开学那天,姜大国没有往城里送菜,他提前跟送菜的地方说好,会在九月一号那天请假,说要送妹妹去上学。 听说他妹妹一个乡里姑娘,考上了A城一中,民政局的不少人都惊讶地夸着姜美兰。 姜大国也格自自豪起来。 姜晓晓要来看热闹,姜大国同意了,把她放在自行车的横杠上坐着,让姜美兰坐后座上,姜大国蹬着自行车,来到了一中的门口。 姜美兰第一次来A城,第一次见到这么壮观的学校,她的眼睛都快看不过来了。 “大哥,你看那里,那旗杆好高啊。” “大哥,这学校的学生,比咱们整个前进大队的人都要多吧。” “大哥,咱们到哪里报道啊?” 姜美兰喋喋不休问个不停。 姜大国用自己仅有的知识回答她。 姜晓晓说不了话,只能睁着双眼,东看看,西看看。 这时,有人朝他们冷喝一声,“乡下人,往哪走呢?撞我腿了。” “对不起对不起,大娘,今天人多,我忙着找报道处,一时没留意前面。”姜大国小心地跟一个老年妇女赔笑道歉。 “没留意?那要眼睛做什么?乡下人!”这老年妇女嫌弃地拍着裤腿上的灰,朝姜大国翻了个白眼。 姜美兰睁大双眼,“大娘,明明是你长了眼睛不看。我大哥的车停在这里,他的眼睛也看着前面。你是往前走,眼睛却不看前面,东瞅西看的,你自己撞上了我大国的自行车,你还骂我大哥?你讲不讲理啊。” “你是哪个年级的?牙尖嘴利的乡下人,一定读书差!”老年妇女咬牙切齿。 姜美兰则不服气地说,“是啊,我是乡下人,可我也上这个A城一中呢,你家孩子是城里人,为什么要跟我一个乡下人上同一个学校?这不是丢他的脸面吗?到底谁牙尖嘴利不讲理啊!” 老年妇女气得翻白眼,挥着手就朝姜美兰打来,“你还敢骂我?我打死你个乡下丫头!” 但就在这时,姜晓晓挥着手里的拨浪鼓,朝这妇女的手上狠狠打去。 乡下人? 向母,两年多前,你不还住在村里吗?不也是乡下人吗?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她这身体的奶奶。 真是冤家路窄啊!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9103/281534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9103/2815345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