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流水的王朝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婚深意浅 重生养夫郎 惊爆星际!废物竟让大佬言听计从 穿越荒年我靠空间旺全村 穿越甄嬛传之浮生若梦 遗种1 重回过去年代:从上门女婿开始 赛博修仙:从做题家开始 重生:她们都要刀了我! 咸鱼病弱过家家[穿书]

煮豆烧豆杆,豆在锅里喊。 都是冶铁商,凭啥损失俺…… 《史记·货殖列传》中列举了数位当今天下的豪富之家,临邛卓氏排第一,宛城孔氏排第三。 卓氏祖上是赵国人,孔氏祖上是魏国人,秦灭赵、魏之后,将富户迁往四方安置。 卓往蜀中,孔往南阳。 但正如前文所讲,大汉立国后,施行宽松的无为而治,在任意滚雪球的年代,普通人永远比不上豪大家。 虽流落他乡,可卓、孔两家依旧凭借自身资本,交好地方官吏,重新靠冶铁崛起。 现如今。 卓氏被选作杀鸡儆猴里的那只"鸡",这个建议,正是大农丞孔仅所提! 原因再明显不过,“卓家是冶铁中最有钱的,不杀他杀谁?” 皇帝认为没毛病,近臣们没意见。 杀! 可话又说回来,都是冶铁商,凭啥损失俺?你们是没意见,作为被杀的一方,卓氏意见大了! 有道是,人急烧香,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 在风声传出去、两位大农丞的屠刀还没举起来之前,卓氏展开了紧急斡旋。 先找的那位,依旧是司马相如。 作为时常出入宫廷,能在陛下身边说的上话的人,卓氏求他是理所当然。 上一次司马相如抹不开面子,这次他同样没能狠下心置之不理。 然而。 卓氏寄予厚望、视作救命稻草的司马相如,连皇帝的面都没见到,只得了一句: “既然不喜俗务,就别乱掺和,好好写辞赋吧!” 听罢。 司马相如仅仅是黯然神伤,可卓氏……天塌了呀! 皇帝近臣都不管用,地方上与卓氏交好的郡守、县令更不敢多嘴,此刻全都装聋作哑。 一时间。 卓氏就像无头苍蝇似的,在长安城四处乱窜,求爷爷告奶奶,但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谁能理你? 跟你很熟吗? 真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卓氏穷途末路之际,巧了,近期种种的暗流涌动、新仇旧恨,在有心人推动下,全都通过卓氏,汇集到了一处…… …… 夜。 乐安侯府。 丞相李蔡的私人府邸。 “太子所造纸张,实乃祸国之物,一旦庶民当道,此辈目光短浅、不修德操,必然导致吏治败坏,民风不存!” 说话之人,身形白胖,面容富态。 正是卓氏家主,卓承业。 他此刻毕恭毕敬地立于下首,说着某些人让他说的话,“太子近期更是放言,取才不拘身份,长此以往,必使异端幸进!” “各地豪杰之士,对此多有不满。” 主位上。 李蔡平静地注视着他,漠然道:“纸张动了豪族把持仕途的利益,他们确实坐不住。” “可这些,跟老夫有什么关系?” 卓承业躬身一礼,“丞相与太子不睦,宫中又有李贵人怀上龙嗣,卫、李相争,各家愿助李氏一臂之力……” 正所谓。 千年的世家,流水的王朝。 虽然这句话普遍适用于东汉以后,还有魏晋、隋唐时期,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现如今,此类世族照样存在。 李信、李广、李蔡的陇西李氏,一直都以军功传家,起起落落多次,不具代表性,便不提。 最具有代表性的,举一个熟悉的例子。 汲黯!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汲黯祖上便得到卫国国君恩宠,传承至今,已有七代,每一代人都能身居高位。 卫国时,在卫国当官。 卫国没了,秦国来,又在秦国当官,秦国去了,大汉来,照样在大汉当官! 景帝时,汲黯入仕,便是靠着其父保举,直接担任太子洗马。 这个套路。 是不是有"千年世家"的那股味了? 与汲氏类似的六国遗族,通过大汉近百年的休养生息,早已扎根在大汉的每一处。 次一等的,如卓、孔,能靠冶铁巨富,优一等的,也能成一地豪强,再厉害点,便和汲氏无异…… 现在。 他们从太子所造的纸张上感受到威胁,又听了太子那声"不拘身份、不问贵贱"的宣言。 顿感如芒刺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 确认过眼神。 太子刘据不是他们想要的人…… 大汉士族还没有隋末门阀那般嚣张,更没有举兵造反的能力,但暗中扶持一位新太子的胆子,他们有! “呵呵。” “想效仿馆陶大长公主与武安侯故事?” 李蔡冷笑阵阵,听完先前那番话,他便清楚豪族们想做些什么。 当年陛下未被册立为储君时,刘嫖替陛下四处游说,为何?田蚡也积极奔走,又为何? 刘嫖是为了扶持自己女儿当皇后,田蚡则是为了封侯拜相! 争储、争储。 争的就是一個"利"字,与眼下的豪族们如出一辙! 放在以往,李蔡是不屑与他们联手的,但今时不同往日…… 想到这儿。 李蔡额头上一阵发痒,神色森冷,太子当日那一棋盘,分明就是想要自己的命! "好一个太子,够狠!" "你不仁,休怪我不择手段……" 见丞相打眼望来,卓承业立时会意,前移一步,恭声道:“太子当街行凶,狂悖无礼,不似人君。” “日后丞相或者宫中那位李贵人有言,尽管开口,各家马首是瞻。” 说完。 他又补了句,“以上是各家原话。” 卓承业从怀中取出一张信纸,递了过去,其上写着诸郡诸家的姓氏,不下十余个。 李蔡仔细扫过一遍,待记下后,随即默不作声地将纸张伸向手边的烛火。 火苗蹿腾。 不一会儿,便将那张纸烧成了灰烬。 这时,立于身前的卓承业又从袖中取出两物,一块青玉质地、巴掌大小的龙形玉佩,一块绢帛。 “不敢欺瞒丞相,前些日子不仅有各家寻过我,还有一位刘姓贵人,也托我给您带句话。” 此言一出。 明明手中的纸张已经燃尽,李蔡依旧感觉被什么刺了一下,右手猛然攥紧! 他目光危险地盯住卓承业,“刘姓贵人,诸侯王?” “是。” 卓承业回答的很坦诚,语调没有半点起伏,“济东王,刘彭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9490/281193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9490/2811937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