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大仇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死灵术士的造神手册 全网最红纸片人只是配角 剧情结束了聊天群才来 全球升温:我在末世建安全屋 妖孽出山,九个未婚妻在等我 棋门术士 英雄联盟之上路无双 盗墓:一剑天门开,怒劈青铜门 战爷的团宠小作精 圣上轻点罚,暗卫又哭了

李蔡死后,庄青翟接任丞相位,与张汤不睦,两人互相仇视,于朝堂明争暗斗,结局却是: 张汤自杀! 庄青翟同样自杀! 争来争来,两人都落了个一场空…… 当然了,现在说的是原本历史时空的走向,刘据察觉到这一丝苗头时,果断对庄青翟说出了最优解——辞官! 给某位朱姓皇帝当丞相,十死无生。 给当今皇帝当丞相,九死一生。 都碰不得呀! 庄青翟现在接任丞相,完全就是在刀尖上跳舞,危险不说,而且还有一个张汤虎视眈眈。 不是不能争,是根本没必要,争着跳火坑? 然而。 这些话刘据却没法直接对庄青翟说,只能编编,从侧面论述辞官的必要性: “细数前几位丞相,无一不是兢兢战战、如履薄冰,下有御史大夫掣肘,上有内朝分权。” “处处都是禁制!” “况且张汤为官多年,党羽遍布朝野、地方,少傅久不在官场,如何相争?” 刘据话语恳切,可庄青翟没有退却之意。 太子仍称呼他为"少傅",庄青翟很欣慰,但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让他不战而退,是万万不可能的。 通往东阙的宫墙间。 庄青翟重新迈步,语气坚定,“臣清楚丞相之位难坐,可朝中三公九卿,哪一个不难?” “上有君威,下有政敌。” “难,不是退缩的理由,至于殿下提及的张汤党羽,斗不斗的过,得斗过才知道!” 说着。 这位前太子少傅对着刘据一拱手,正色言道,“殿下好意,臣心领了,感激莫名!” “臣现为丞相,殿下不宜过多接触。” “告辞。” 话罢,庄青翟直起身子,大踏步离去。 未央宫高耸的宫墙下,太子立于后方,神色复杂地望着那道独自离去的背影。 到了今日,他们二人的师徒名分已论不得。 再见面。 唯有君臣而已…… 同样是出东阙,同道,却无法再同路,庄青翟去丞相府,而刘据回太子宫。 “殿下。” “盯着点丞相,有大的变动,及时来报。”师徒名分散了,但情谊仍在,刘据终究无法坐视庄青翟步李蔡后尘。 得了命令的金日磾沉声道:“是!” 丞相府。 庄青翟返回官署后,人人都能看出丞相神情不悦,小吏匆匆而来,放下公文,又匆匆而走。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在丞相府这座小小"庙堂"内,主官换了,下面的属官自然也会换。 那些李蔡亲自征辟的亲信,曾经和他一起在府门前硬顶太子的亲信,无需庄青翟出手,便自行挂印离去。 有人去,就有人来。 庄青翟怎么说都是开国勋贵之后,又曾担任过御史大夫,资历、名声都有。 他要招募属僚,还是填补丞相府的肥缺,来投者犹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 人一多,成分便杂。 庄青翟执掌丞相府时间太短,急于充斥臣属,收入府中的难免泥沙俱下。 此刻。 就有三位"别有用心"之人,一同前来。 “丞相,御史大夫此举太过嚣张跋扈!”公房内,丞相长史边通面露不忿,替庄青翟打抱不平道: “张汤根本就是目中无人!” “今日朝会,他竟屡屡越俎代庖,边事、政务上,丞相都没开口,他居然横插一手,无礼至极!” 庄青翟闻言,抬眼瞅过去,没有作声。 只是脸色又难看几分。 “丞相。” 立于下首的另一位丞相长史王朝,姓王、名朝,王朝接道:“断不可放任张汤为所欲为,否则丞相威严何在?” “不错!” 依旧是一位丞相长史,朱买臣神情诚挚,拱手作揖道:“张汤此人心狠手辣、贪得无厌!” “丞相若是对今日之举无动于衷,将来对方必会得寸进尺,绝不能放纵!” 他们三人不仅是来表达态度,怎么扳回局面的方法都想好了,朱买臣正要再说。 “行了。” 庄青翟却摆手打断他们,“老夫知道你们什么意思,可我初任丞相,此时节不要耍些小手段。” “先熟悉政务才是正题!” “散了吧。” 今日朝会上张汤对政务的游刃有余,给庄青翟留下深刻印象,他一個丞相,如果连正事都没有对方做得好。 仅凭歪门邪道又有何用? 丞相发话,三位丞相长史也没过多纠缠,各自施礼离去。 等出了门。 三位默契的放慢脚步,低声交谈着。 “丞相低估了张汤的狠辣,那厮只要动了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嘿,正好。” 王朝浅笑道:“张汤想抢丞相之位,与丞相的关系迟早会水火不容,我们等着便是。” 边通跟着笑,冷笑,“到时丞相与其矛盾爆发,我们就有了报仇的机会!” 说话间。 他忽然看向右侧沉默的朱买臣,“我与王兄都和张汤有仇,这才聚在丞相身边,你呢?” “也和张汤有仇?” 朱买臣已有六十余岁,脸颊皱眉密布,行动举止老态龙钟,对边通的话回以轻叹,“是啊,有仇。” “哦?” 王朝追问道:“不知是何仇怨,我等竟不知?” “呵呵。” 朱买臣面上闪过一丝落寞,只轻笑摇头,见他不愿提,其他两位挑了挑眉,没再多问。 与张汤有仇的人很多,原因多种多样,不过最多的,还是杀父、杀母、杀亲友的大仇! 毕竟张汤的整个升职史,都充斥着"杀杀杀"。 杀宗室,杀官吏。 杀得最多的,还是地方豪强大家…… 那么,此刻的三人,也是因"杀"与张汤结仇的吗? 王朝、边通不是! 王朝,齐地人,因为懂得方术,曾经官至右内史;边通,学纵横之术,曾经官至济南国国相。 两人中途因故免官,在张汤哪受过羞辱。 遂含恨在心。 眼下他们冲出来撺掇庄青翟对付张汤,与其说是报仇,不如说是打着报仇旗号,趁机攀附丞相! 而朱买臣。 他的仇怨便是最普遍的那种仇了,大仇,非报不可! 朱买臣的仕途非常坎坷,从一名郡县的差役做起,得了贵人举荐,升任中大夫,却因犯事被免官。 后来。 朝廷启用他为会稽郡太守,有功,提拔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再后来,他又因犯法被免官。 直到最近,才借着李蔡死、庄青翟升,成为丞相长史。 起起伏伏数十年,履历之复杂,旁人看了都直皱眉头,也正是在这份繁复的履历下。 已经没人知道,他朱买臣为何与张汤结仇了…… 呵。 可朱买臣一直都记得,记得当初那位将自己从一介差役,举荐到中大夫的贵人。 那位,是前中散大夫。 庄助! …… …… 元狩四年的雪,来的比以往更早一些,大雪落京城,将天地染成白茫茫一片。 雪一直下。 寻常百姓家早早备好所需,待在屋子里猫冬,朝堂上的暗潮汹涌,好似也被这场冬日的雪冻住,陷入迟缓。 不过深冬之际,仍有几件事值得一提 第一。 可能是生子、生子的念叨多了,大雪纷飞时,未央宫传出喜讯,李姬诞下一名男婴。 是为:皇三子。 大喜之日,常宁殿有一位女官失踪…… 第二。 酒泉郡月前来报,匈奴来犯,狄山所在烽障被敌军攻破,匈奴人割其首级离去。 自此以后。 朝堂上,再无人提和亲之事…… 第三。 右内史汲黯年老,天子赐其归乡,迁定襄太守义纵,义妁弟弟,为右内史。 第四。 迁中尉丞杨仆,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第五。 迁河内太守王温舒,为中尉,位列九卿…… 在以上几件大事中,第一件,李姬生子属于皇家私事,第二与第三件,狄山与汲黯,则是和亲事件的余声。 不过从这场"余声"里,皇帝拉开了"迁官"大幕。 而且被提拔之人,都有一个显著标签。 酷吏! 义纵、杨仆、王温舒,皆是酷吏。 其中新任中尉王温舒,嗜杀成性,手段酷烈,是当朝御史大夫张汤的亲信…… 一系列的官员任免下来,别人什么感受,尚不知晓,但丞相庄青翟,顿感压力山大! 这股压力。 有来自于张汤及其党羽的,也有来自皇帝的。 庄青翟总感觉,陛下是不是在给张汤找帮手?看看这提拔的,都是些什么人,除了酷吏、还是酷吏! 随着时间流逝,事实证明。 庄青翟的感觉没错。 自那日御史大夫主导朝议后,再往后的朝会,张汤依旧占据压倒性优势。 等王温舒一众新九卿位列朝堂后,庄青翟彻底没了冒头机会,他一说见解,就有人挑刺。 张汤一开口,就有人支持。 皇帝仿佛看不到朝中的争斗一样,政务来了,又有人说出合适意见,他便点头采纳。 反正皇帝按流程办事,谁都挑不出毛病。 久而久之。 一个现象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群臣奏事先报御史大夫,再由御史大夫向上转达。 皇帝下诏书,也先下至御史大夫,再达丞相! 如此一个循环形成后,丞相…… 被架空了! 被理应在他下面的御史大夫架空,而且张汤也没有留丝毫情面,群臣敢来奏事,他就敢处置。 丞相府门可罗雀,御史大夫府却门庭若市。 到了这个时候。 庄青翟是真的有点恼了,什么意思? 欺负人是吧!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9490/282677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9490/2826774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