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千人心中……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靠美食成了佞臣心尖宠 开局死亡缠绕,库里跟我学灌篮 小娘子一拖三,嫁给傻夫奔小康 团宠小哭包,她被大佬轻轻哄 不可思议的山海 女友献身学霸,反手拿下全国状元 修真界为何这般不正经 穿书发疯不内耗,虐渣打脸赚翻了 你选择了黄毛我放手后你哭什么 无限气运主宰

林爱民着急也没用。 任何杂志审稿,都是要分批次、按时间来。 他的稿子放在信封里,又没有得到特别优待,自然是排在投递更早的其他作者后面。 很快到了3月25日,新一期的《燕京文艺》发售了。 林爱民的关注转移了。 他呆在杂志社,和章徳凝一样留意《燕京文艺》的销售情况。 “东单那边要进书。” “中关村那边的也卖完了?” …… 陈思崇过来了,向两人宣布好消息:“一大早就有人去排队,大家都有着期待。” 是啊! 整个华国就几十家文学杂志,渴望得到文化滋养的人们卖不到名著,就把目标转移到杂志上。 这是写文的最好时代! 林爱民激动且惶恐。 短篇小说还行,他记得清楚,再加上有写作功底,复原不是问题。 但中篇、长篇就不好说了,知道细节和大致脉络,能不能完美呈现,不敢保证。 这就是他想去大学再深造的原因。 “杂志社会再加印五万册。” 陈思崇出去再进来,满脸兴奋:“我们的销售数量,有望追平上个月的《人民文学》。” “不过……” 他瞥下林爱民,暗暗叹息。 《灵与肉》那篇小说投了《人民文学》,赶上4月1号新一期的发行,两个杂志之间的距离,肯定会再次拉开吧。 刚刚杂志社的同事拜托书店那边关注过。 听说这期《燕京文艺》有林爱民的小说,还有《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创作心路历程,本来要买一本的读者,很多立即表示要再多拿一本。 陈思崇纠结了。 想《人民文学》选上《灵与肉》,这样两家联手,可以对抗施怀仁那样的人。 又担心《人民文学》有了《灵与肉》,会遏制《燕京文艺》的追赶势头。 呵! 他此时考虑这些,已经晚了。 此时《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崔导怡刚刚放下《燕京文艺》,对旁边的同事阎刚道:“这个林爱民不简单,我看是又一个刘新武啊。” 如今燕京地区,文学杂志要数《人民文学》和《燕京文艺》最有影响力。 本来他们不会在意《燕京文艺》,毕竟《人民文学》是国家级期刊,而且是华国建立后第一份文学期刊,地位不是谁能轻易撼动的。 《人民文学》敢为人先,秉持首任主编雁冰先生一贯作风,这才有了去年《班主任》的发表。 不止如此,今年1月份《人民文学》还发表了《哥德巴赫猜想》,表面上写的是数学家陈京润,其实是要在公众中确立知识分子的正面形象和科学声望。 效果颇佳,销量甚好! 他们有理由骄傲,也能俯瞰其他杂志。 但就在2月末,《燕京文艺》上一期多了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给了《人民文学》紧迫感。 起初只是《燕京文艺》的销售数量增多,和《人民文学》的体量相比,依旧有着差距。 到了3月中旬,他们不得不重视了。 随着施怀仁授意手下诋毁《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大家对《燕京文艺》更加感兴趣了。 好嘛! 都到了3月十六七号了,《燕京文艺》加印三万册,仍然很快销售一空。 他们有压力。 主编张广年正筹备做协恢复的工作,百忙之中还不忘特地叮嘱大家,认真审核稿子,可以适当"放宽"条件。 崔导怡曾经发掘出《班主任》,自觉责任重大。 抱着知己知彼的态度,今天《燕京文艺》发刊,他就要人专门买了一本。 不看不知道,一看压力更大了,想着找同事阎刚分担分担。 独抗压不如众抗压! 刘新武? 阎刚霍然抬头,来了兴致:“我看看。” 《森林里来的孩子》? 看完林爱民的新小说,他喃喃自语:“用音乐来抚平受伤的心灵,启迪蒙昧的灵魂,林爱民是在探索救赎之路啊!” “可惜了!” 阎刚叹口气。 他不止是《人民文学》的编辑,还写过散文、杂文等,但最擅长的是文学评论。 看了《森林里来的孩子》,阎刚才思泉涌,有想评价的冲动。 可是…… 替《燕京文艺》涨声望,会影响《人民文学》吧? 嗯?! 目光无意识扫到小说后面,竟然还有一篇林爱民的自我评述:《一千人心中》 【感谢大家对《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喜爱,读者是我心中最看重的人】 【与此同时,我内心深处涌起的不是高兴和兴奋,而是惶恐】 [影响大就意味着会有不同的声音] 【我个文学创作者,只想讲个故事】 【你感慨存妮的不幸,你为荒妹的反抗感动,你叹息菱花的退缩,甚至你觉得不该写这个故事,都是你的自由】 【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存妮、荒妹、菱花,也有一千种感悟】 【不奢求你认同我,毕竟人和人的经历不同】 【但你要对我的小说盖棺定论,我要说你还不够格】 【反思过去,坚持正确的,摒弃错误的,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 厉害了! 自认文学评论写得还行,阎刚看了林爱民的论述,暗暗咋舌。 莎士比亚的"一千个哈姆雷特",都活学活用出来了。 想到可能很多读者看不懂出处,他又觉得悲哀。 他无比确信,现在是春天的季节,而且今年的春天,会比往年要长一些。 不知不觉间,四十六岁的阎刚,双眼微润。 心中涌动着热潮,阎刚觉得自己就是即将喷发的火山。 不向外散发熔岩,很可能会自我爆炸! “老阎,老阎!” 旁边的崔导怡突然高喊,惊喜交加:“你看看这个稿子,你看看……” “哈哈!” 他拿起装稿子的信封,仔细看了署名,大笑起来:“林爱民!果然是林爱民!这是他写的小说!” 林爱民的小说? 阎刚精神振奋,劈手从崔导怡那里夺来稿子,立即阅读。 《灵与肉》? 主人公叫许灵均。 还是倒叙? 和《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创作手法类似,他和林爱民前面的小说做了比较。 但是很快阎刚就无暇关注文学价值,沉浸在故事剧情中。 十二岁的许灵均被父亲抛弃,母亲死了,舅舅骗了他,他依旧得到了教育,获得了新生。 后来遭遇过不公平的对待,曾经想过自杀,那时他的人生是一片黑暗。 是马儿! 马儿的不舍,将他从死亡中拯救出来。 再后来就是老牧民和郭蹁子他们,不考虑他的身份,只看重他的品行,进而维护他。 所以父亲要他去丑国继承偌大家业,许灵均拒绝了。 因为他相信,相信未来会更美好。 …… 一口气看完小说,阎刚倚靠椅子,仍旧余韵无穷。 谁说林爱民的小说黑暗? 眼睛瞎了! 他转过头来,与眼中饱含期待盯着自己的崔导怡对视,两人都笑了起来。 发! 《灵与肉》! 新一期的《人民文学》必须刊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9756/278970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9756/2789706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