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文豪:开局得罪女儿国王 > 第42章 缠绵悱恻、句句真话

第42章 缠绵悱恻、句句真话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我在娱乐圈整顿风气 萌娃三岁半:傅家de团宠 换亲后,庶女她成了当朝小福妻 原神:诡异提瓦特,我只想活下去 开天传说 夏日清凉记事 暗卫之保卫和平 [综英美]穿成教父的早逝娇妻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妈?!” 屋子里朱晽第一个跟方珍打招呼,话里透着不甘心:“我真的好好学习了,您没必要搞突然袭击。” 她想多了,以为方珍特地来监督自己。 “方阿姨!” 林爱民也在旁边解释:“晽晽的确很努力。” “那我就放心了。” 方珍满脸欣慰,也没有迟疑,直奔主题:“我回来不是看你们的学习,而是要告诉爱民你一个好消息。” “杨匠先生写了六篇回忆干部学校生活的散文,其中一篇和爱民你的《凿井记劳》很相似。” …… 她说了范镛的计划。 “杨匠先生?!” 朱晽和林若兰都懵了。 要说论及现在杨匠的散文,其实并没有那么出名。 她最为人称道的,其实是钱中书夫人的身份,以及《堂吉诃德》作品的翻译者,为外界关注。 尤其就是在今年6月份,石榴花国的国王胡安卡洛斯带着王后,一起到华国来访问。 当时华国一方把杨匠翻译出版的华文版《堂吉诃德》作为一个礼品,送给石榴花国的国王。 当时国宴上专门把杨匠请过来,向胡安卡洛斯介绍。 小说来见证两国的友谊,可见杨匠先生的作用。 朱晽和林若兰都看过《堂吉诃德》,也听方珍讲过小说翻译背后的故事。 杨匠不会石榴花国的语言,是47岁时从头开始学的,足足耗费20年时间完成。 这也是方珍在勉励女儿。 杨匠47岁都能有所成就,你才25岁,有什么资格放弃? 现在传说照进现实,和两人关系亲密的林爱民,居然能和杨匠先生同时刊登散文,她们自然觉得与有荣焉。 “还有……” 方珍又提到有人去蛊惑钱中书针对林爱民,又被杨匠拒绝的事情,提醒女婿:“你应该感谢人家的。” “方阿姨说得对!” 林爱民点点头:“我听您的安排。” 本来《凿井记劳》就是来自杨匠,他哪里好意思拒绝。 方珍虽然没有明说,看她急吼吼回来告诉这个消息,就知道立场了。 林爱民顺水推舟,还能讨丈母娘欢心,何乐而不为? “要听我的?自然是答应了。” 方珍很满意林爱民的态度,雷厉风行道。 钱中书在社科这块的地位很高,否则那些人也不会妄想着要他出面了。 林爱民和他有了牵扯,再有艾晴护持,谁还能说三道四?! 于是她打电话给了范镛。 范镛得到确认的消息,又通知了钱中书和杨匠,就要拍电报到港岛。 嘟嘟! 就在这个时候,桌上的电话铃响了。 “您好!” “我是北乔!” …… 范镛挂了电话,整理了杨匠的散文稿子,去见北乔。 钱中书马上要代表社科院,前往意小利国,参加汉学会议。 再有做协那两个作家去钱家"作妖",北乔同志关注夫妻俩的动向,也是无可厚非。 听闻杨匠先生有散文发表,那么提前读读,也就不奇怪了。 “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居然和林爱民同志的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乔读完六篇散文,啧啧赞叹:“缠绵悱恻、句句真话,写得非常客观。” “港岛能发表,咱们也可以。” 他看向范镛:“就以三联的名义出版吧。” “好!” 范镛忙不迭答应。 他对《六记》散文非常喜爱。 上次林爱民的《凿井记劳》,眼睁睁看着送去港岛,范镛是不甘心的。 现在有北乔发话,他就不用担心了。 回到国文出版社,范镛通知了杨匠和林爱民。 两人自然毫无疑义,不过林爱民问了自认比较关键的。 “稿酬?” 范镛哑然失笑:“我们国内没有版税的概念,还是千字7元。” “好吧!” 林爱民也能理解。 不过《广角镜》拿到了一笔钱,国文出版社再拿一次,他还是很高兴的。 “你啊!” 朱晽听了他和范镛的交谈,杏眼嗔来:“能跟杨匠先生一起出书,还想着要钱?” “这叫做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 林爱民振振有词:“我不能开崇拜就免费的先河,免得其他作者骂我。” “乱七八糟!” 朱晽也能理解,但嘴上就是不服输。 林若兰看着两人斗嘴,嘴巴微翘,非常享受这种氛围。 大哥知识渊博,散文都能和杨匠先生一起出书,还可以指导她和嫂子的学习,简直就是无所不能。 嫂子朱晽温柔,对她又那么照顾,没摆过什么架子。 平时又喜欢找大哥的"错处",行为不古板,相处起来非常有趣。 可惜了! 随着时间慢慢消逝,高考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她以后就不能再跟大哥、嫂子这样呆在一起了。 努力学习,要跟上大哥的步伐! 默默背诵着"hopethetimestaythismoment!(时间永远停留在此时)",林若兰深深吸了口气。 “好了!” 林爱民没再和朱晽玩闹,板起脸来:“现在该我给你们出地理题了。” 78年高考的题目,还有三分之一没有讲完。 眼看剩下不到四十天时间,他必须和其他题目混合进去,不断向两人灌输,务必要她们加强记忆,能够牢牢掌握。 林若兰还好,底子是有的。 哪怕没有林爱民这个"金手指",考个大学也是没问题的。 但普通的大学没意义,妹妹要上就要上最好的,起码要有任意选择的权利。 “嗯!” 朱晽点点头,凝神聆听。 她自知与林若兰相比有差距,但是并没有放弃。 林爱民如此优秀,她不能拖后腿。 正如母亲方珍所说,哪怕表明态度,也要坚持下去,不能辜负林爱民的付出。 “哪个洲的气候带呈明显的南北对称分布?” “非洲!”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塔里木河!” …… 很快屋子里响起提问、回答声,学习氛围愈发浓郁。 嘟嘟! 电话铃响,打断了他们。 “您好!” …… “艾老!” …… “好的!” 挂了电话,林爱民笑着对朱晽和林若兰道:“艾老最近没那么忙了,咱们可以去他那里"探讨"诗歌。” “探讨?” 朱晽撇撇嘴:“发表几篇小说和散文,你还真当自己是大作家了。” “没错,没错!” 这次林若兰站嫂子:“大哥你要谦虚点儿!” 好家伙! 有文坛大佬讲课,他就不受重视,丢到一边了! 姑嫂俩太现实了! 林爱民不服气,他要和艾老比拼小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9756/278970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9756/2789709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