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那片橡胶林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美漫:悟道阿卡姆,飞升祖国人 我靠恋爱游戏成功脱单 天灾末日:我在生存游戏中捡垃圾 无敌从破防开始 惊悚故事编辑部 重生我才不要做巨星 假千金要嫁人,疯批世子红了眼 穿越兽世!凭借生崽崽打造一个国度! 雕刻师:我制造完美死亡现场 白蛇献宝,我靠虫修纵横远古

第二天,刘恒早早地就起床了。 有点兴奋。 那是自然的。 45年前的事,还需要他点点滴滴地回忆起来,昨晚,雨晴已经注意到了他的异样,和过去的刘恒有很大的不同。 她在担心刘恒是不是被打成了后遗症,要不,他怎么和过去不同呢? 女人是很敏感的,他突然变得有些陌生。 刘恒倒是没有在乎,再说,他也没有太在意雨晴的怀疑,人家小别胜新婚,他们可是分别了45年啊! 他在努力回忆45年前的事。 触景生情,还是能够唤回来一些记忆的。 他坐在榕树根上,晨风清凉舒适。 今天是星期天。 “刘恒,今天是突击队烧荒的日子,你怎么还不去?”身后,传来妻子雨晴的声音。 “突击队?烧荒?”刘恒惊问。 这才想起来,自己是营部的突击队员,又称敢死队。经常要利用星期天加班,干累活,脏活。 烧荒这种危险事,一般都会交给突击队完成。 开辟橡胶林,就要砍伐和焚烧原始森林,烧荒这活很危险,山火一旦失控,连逃生的路都找不到。 见妻子在问,刘恒犹豫了几秒钟,然后用坚定的决心,摇了摇头,“不去了。” “不去了?” 雨晴有些惊讶,一贯积极上进的丈夫,这是怎么啦? 刘恒微微一笑。他的笑容很诡异,也很灿烂,“我决定,退出!” “什么,你退出突击队?这怎么可以!”雨晴几乎是尖叫,太令人恐惧了。 “我现在的心智,已经不年轻了,这种事不适合我。”刘恒一副看透人生的神态。 “你才25岁!”雨晴震惊中带着不安和恐惧。 “嘿嘿。25岁不年轻了,当兵都不要25岁的!” 刘恒说得决绝。 他没有做先进的原动力了,过去,他要努力,争取早日回城,既然已经决定留在这里了,那么,这先进让给别人吧。 七十年代的农场,有来自五湖四海的知青,有来自内地支边的农民,还有解放战争留下来的南下干部。 支边人是不走的了,那群干部也已经定居,也不走了,只有那群知青,都是要回去的,他们的未来,还在城里,他们要有好的表现,这样才有机会优先回城。 刘恒已经决心留在农场,当然没有必要做积极分子了。 雨晴更没有理由要求刘恒应该怎么做,因为,他参加突击队,她也总是提心吊胆,在大森林里烧荒非常危险,每次烧荒都要烧死不少的动物,七分场还烧死过几个职工。 现在刘恒要退出,雨晴自然高兴。 但是, “你得找个正当理由,不能说退出就退出吧?”雨晴提醒他。 刘恒略微沉思了一会,说:“我到卫生所陈骥如开个疾病诊断书。” 雨晴有些担心,说:“不好吧,为难别人啊。” 刘恒笑着说:“没关系,我不会让他为难的。” 雨晴也不好坚持,说:“你去试试吧。如果他为难的话,你不要霸蛮。” 刘恒说:“现在,我就去把这件事办了。” 说完,起身,朝卫生所方向走去。 农场有农场医院,分场有卫生所,卫生所里有两个医生兼护士,还兼药师,别看他们职位并不高,但是,他们的实际地位却是不低的,开病假条,拿药,要点酒精,棉签,都得他们两个点头。 卫生所在分场场部后面。 从九队到卫生所,要经过两座小山。 一座是很多年前就开发成橡胶林了,一排排,一层层的橡胶林给人希望和未来。建国以来,人家卡脖子,我们工业最缺乏的一种战略物资就是天然橡胶! 为了橡胶,湘省等地的数万农民和干部从内地迁徙过来,成为边疆的新居民,接着,又是数万的知识青年来到了这片原始森林。 这座山,就是第一批开发成橡胶林的,去年已经正式割胶了。 另一座山还是原始森林,夜间一般没人敢走夜路。 刘恒正想多走走,熟悉一下45年前的环境,唤起一些记忆,而卫生院又有一個重要的人物,陈骥如,他是雨晴老家那边的人,与雨晴一家关系很好。 刘恒和雨晴的婚姻,也正是他做的媒人。 不回城这件事,得告诉他一声,免得他有顾虑。 这条通往分场场部的路,太熟悉了,即便是隔了45年,他依然清清楚楚记得。 来到第一个山头,到处都是菜碗口粗的橡胶树,它们已经在去年开始割胶。 这片橡胶林长得郁郁葱葱,墨绿色的橡胶树叶显得那样的健康和茂盛,笔直的树干上都有几寸长的疤痕,这是去年割胶留下的痕迹。 割胶的陶碗则倒扣在铁丝圈上。 现在还不是割胶的季节。 刘恒站在山岗,微风吹过,飒飒的树叶声伴随远处的百鸟齐鸣,一股心旷神怡的感觉油然而生。 前世,刘恒经常在梦中见到这种场景,每次,他都会惆怅好几天。 太刻骨铭心了。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会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 这片地,他与雨晴相识相爱。刘恒是橡胶苗圃的技术员。杨雨晴则是从景城中学毕业的初中生。 那年,刘恒才从上海来到三分场,他是高中毕业生,他20岁,雨晴18岁。 和刘恒一起来的上海知识青年,有的在分场场部工作,有的在学校当老师,只有他作为技术员分配在九队。 没有同学,没有同乡,更没有亲戚,刘恒是孤独的。 雨晴则是支边人的二代,父母都是湘省的农民,在九队,同龄人很少,即便是有,也没有读什么书,所以,她和刘恒成了好朋友。 都是花季年龄,自然,花前月下,渐渐有了感情。 这段时期是美好的。 雨晴,又白又嫩,绝对是队花,事实上也是三分场的三朵最美的鲜花之一。 后来,每天在阳光下暴晒,杨雨晴从红牡丹变成了黑牡丹,黑黝黝的,但是,在刘恒的眼里,她还是那么的好看。 现在隔了45年,再次站在这个山岗,刘恒忍不住驻足,他记得,50年前,他负责育苗,可以说,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是他播下的种子,育苗,嫁接,培土,淋水,除草,他的汗水终于成了一片橡胶林。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爱情结晶也是在这片土地上播下的种子。 一阵风吹过来,万棵橡胶树犹如海涛一样,发出好听的声音,刘恒站在最高处,高声喊道:“我回来了!刘恒我回来了!” 幸亏橡胶林里没有其他人,被人听见,一定会说刘恒疯了,说他因为老婆不同意他回城,疯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9797/279177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9797/2791777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