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叛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王府十代单传?她四胞胎打破魔咒 谁说他修仙天赋差的? 我把万界交易系统上交国家 历史扳道工 赘婿神皇萧凡龙妙音 银河之子小影 你一大专,录取比清北还难? 捡到疯批反派,我偷霸总钱养你 臣服吧,魔法的婢女们! [鬼灭]在鬼杀队混吃等死

这边群臣在庆祝此番裁军很有成效,为国家节省了不下四五百万缗的铜钱。 才没过几日,大名府便来了消息,说是贝州发生了叛乱,而且,叛军还想把澶州的浮桥给切断,以切断河南跟河北的联系,到时候以极短的时间攻占整个河北。 并且,似乎发起叛乱的,还不仅仅只是一州一城的事,颇有种当年张角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感觉。 是的! 只不过,张角信的是太平道,而此次贝州所发生的叛乱,信的却是佛教。 叛军首领王则,以弥勒教的传说来迷惑百姓,齐州,有近一千禁军响应。德州,也有不少人焚烧民居,以作策应。冀州,似乎也有叛军的同党。 原本此次叛乱是打算放到来年的正月初一,等大宋君臣都庆贺新年,疏于防范的时候,才几个州一起起义,之后迅速占领整个河北。 结果,没想到叛军当中却是出了叛徒,一个叫做潘方静的,把王则的计划全都告诉了大名府知府。 为此…… 朝堂上也是立刻便紧张了起来。 这可跟以往的那些叛乱有点不一样。 以往的那些叛乱,大多是没什么行动纲领的,可此次贝州起义呢,明确地喊出了,要创造出一个没有痛苦的新世界。 "无水火、刀兵、怨贼、劫窃、饥馑、毒害之难;不闭户,不杀生,不贪众宝,人无远近,皆两得相见。" 本来大宋的百姓日子就过得苦了,一听,还有这样的世界? 自然而然,也就跟着王则一起混了。 倒并非是说,他们完全相信王则的话。 而是…… 他们如今的日子过得便已经是如此地艰苦,卖儿卖女尚且都活不下去,那还不如拼一下。 说不定也就成了呢? 本身就已经是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了,已经没得再往下了。 …… 赵祯把所有人都召集到垂拱殿。 叛军头子王则已经命人在叛军的脸上都刺字"义军破赵得胜"了。 这妥妥就是朝着他们赵家来的! 要是真让对方把这声势给壮大了,甚至把整个河北都给占领了,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坐下后,赵祯便直接神色严肃地问道: “你们谁愿去平叛?” 虽说平叛这种事,其实大名府早就有了动作。 已经出兵去把贝州给围了。 但是,虽说大名府已经有了动作,也还是需要有一个主要的掌权人。 让他全权负责此事,调动周边的军队什么的。 否则……到时候,要是都不归对方管,可能也就变成各干各的了。 庞籍此时便道:“回禀官家,此时最重要的,是让各州各城封锁城池,严防死守,不要让叛军流窜到其他的地方去。” 贝州一城,就算是对方把城中的军民都裹挟了,撑死了,也就几千几万人罢了。 只要把叛乱的影响都限制在贝州城的范围之内,其他也就问题不大。 赵祯:“准了!” 立马让人起草诏书,严令河北各州各城自己防守好。 而赵昕一听这叛乱,倒是冷静得不行。 赵祯把目光投向赵昕这。 一开始,赵祯还以为,赵昕会大声地嚷嚷着,他要带着黎元军去平叛。 可此时,赵昕却是一句话都没说。 不错! 很是稳重! 赵祯瞥了赵昕一眼,就继续解决问题。 叛军不可怕,没有人愿意去带头打叛军,才可怕。 庞籍在说完了,应当先把其他州,其他城给稳住后,也是立马向赵祯提议道:“官家,臣虽老,不过愿前往贝州平叛。” 富弼也道:“齐州也不能小看。臣愿前往青州,领青州兵平叛!” 赵昕一看,我大宋不是出了名的废物的吗? 怎么你们一个个都抢着去? 赵昕再一看自己老师,还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 懂了!原来废物的只有我老师一人而已。 不过你还别说! 若不是庞籍回来了,好像真正能做事的,也就只有富弼了。 文彦博见人人都申请去平叛,也想去。 但很快就被赵祯给制止,“富卿去了,枢密院就没人做事了,文卿你还是留下来吧。” 说罢,也是问赵昕道:“最兴来你怎么看?” 赵昕便道:“就这样吧!其实我也很想去的,不过,我忍住了。” 所有人便都看向他。 赵昕又道:“此次平叛,可能并不会有前几次那么容易,你们最好是小心谨慎些,心里要有所准备。” 毕竟这种信教的叛乱,不是说你给点钱,给他们个官当,他们就有可能投降的。 人家可是有信仰的。 而为了自己爹爹的安全,搞不好这东京城里也有信弥勒教的,赵昕决定,自己还是留下。 而且…… 他打算让黎元军再驻扎一些日子。 事情给安排好了以后。 庞籍跟富弼便马不停蹄地前往前线。 富弼这边倒还好。 由于是提前得知的消息,齐州这边的一千禁军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富弼给全部解决了,一个逃脱的都没有。 而庞籍这边,就有点难了。 因为王则已经早就有了准备,还给城中的百姓,二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都刺字配军,况且贝州又是建来防御辽国契丹人的。 这城中守军都已经有了准备。 那自然是不太好攻打的。 自古以来,都是守城比攻城要容易得多。 只能是正儿八经地强攻了。 一天,两天,三天……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 也不见庞籍有什么斩获。 甚至想要堆土山,在土山上搭一座高楼,还被别人给烧了。 这对宋军的士气来说,可谓是受挫不小。 如果是往常,此时只要给叛军承诺,给他们封官,他们自然而然地,也就投降了。 但此次正如赵昕所说,并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直到第二年的正月初六,城中这才终于有人放下了大绳引纳官军入城。 是城中的百姓终于都受不了了,要拉官军一把。 可这些官军才刚刚进城了几百人,就被城中守军给发现,最后人少不敌,不得不又退了回来。 那为何会人少不敌呢? 只能说…… 大宋处处都是大聪明! 先进去的那几百人觉得自己肯定能打得过,这功劳可不能让其他人给抢了,所以他们进去了几百人后,为了抢功劳,就把上去的绳子给砍断,不让后面的人上来。 庞籍由于不是带这边的兵的,兵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听他的,听到这消息,也是差点被气得吐血。 当初若是再上千把个,这城说不定也就攻克下来了。 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9931/296866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9931/2968669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