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六 郭嘉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木叶:蛊师打造火影 少爷,少夫人她又怀小狼崽了! 修行从技能点开始 仙镜问道 同时穿越了诸天万界! 天生仙种 带着银行,穿越反四大名著 原神:我的马甲很多 二爷出狱 位面发展计划

贞观二十二年(220年),做了二十余年宰辅的左中书令郭嘉被贬出朝堂,外放为徐州刺史。 作为贞观帝心腹,朝廷举足轻重的大佬,此消息一出,立刻引得朝野震动。 此前强大的反对浪潮在天子的铁腕下,立刻便土崩瓦解了。 同时拥有宰相、勋贵和长公主驸马三重身份的郭嘉,在贞观帝无上的权威下,也不得黯然离场。 贬令一出,郭嘉没有耽搁,在小儿子郭满的护送下,前往彭城上任。 这是郭嘉第二次外放,只是与上一次,隔得时间久远了。 这些年,朝廷沟通了中原密布的水网,从洛阳几乎能通航到河北、河南各地。父子二人为了舒服,也是乘船而行。 郭满排行第四,今年只有十八岁,看着父亲在船上怡然自乐,丝毫不在乎被贬官,他一时有些难以理解。 “阿父,你好歹也是二十年的宰相,舅父何以因为一次意见不同,就将你贬黜出朝堂?这实在,实在。” “你是不是想说,实在刻薄寡恩了?” 郭满没有回答,却是这个意思。 “天子,先是天子,才是其他身份,雷霆雨露,均是天恩。” “可,可舅父是明君。” 这一次朝臣大规模地反对,乃是因为曹昂要重启分封制度。 自前汉武帝以来,分封制已经名存实亡。虽有封国,但诸侯王无丝毫权利,不过是样子货。 但曹昂要封的王不同。 他要恢复周朝、前汉的分封制度,以诸侯王实领地方,朝廷只派少部分官吏,监管。 消息一出,众人纷纷反对。 如此之举,岂不是让诸侯王坐大,重酿七王之乱的灾祸。 但曹昂很快又下令,这一次先封三王,所封之国,尽是江左、塞外的偏僻之地。其中二皇子封益王,封地为建宁、云南、永昌、兴古、河阳(大理地区)五郡;五皇子封建王,封地为楚安(福州,即晋安郡)、建安二郡;五弟陈王曹植,封地为郁林郡。 除三人就封以外,各迁汉地百姓数万户,勋贵十余家,地方豪强数十家随行。 此事一出,立刻便如炸锅一般。 曹昂这一次,并不仅仅是让儿子去边塞开疆辟土,牵扯的还有各方势力。要依照曹昂这么安排,相当一部分的地方豪强,不仅是要伤筋动骨,很可能彻底衰落。 地方豪强与朝中大臣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了双方利益,所以才会掀起如此大的反对浪潮。 “天子是明君,才要贬黜我。” 郭满不懂。 “你说天子为什么要分封诸子?” “边塞之地,素不服王化。舅父素来致力于汉化蛮夷,此番将诸子分于四陲,既是为了为大楚屏障,也是为了强化对蛮夷的管理。” “你倒是没少跟着太子学。” 郭满是大詹事府的伴读,小时候更是经常待在宫中。 “你觉得天子做的对吗?” 郭满点点头。 “那为什么为父要反对,这么多人还反对?” “舅父此举,太激进了。而且分封诸子于边疆,不易对诸子监管,数代之后,这些分封诸国,很可能会成为动乱之源。” “还有呢?” 郭满没有说话。 “知道前汉的陵邑制度吗?当年前汉高皇帝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将关东地区的两千名大官、富人及豪杰及其家眷大量迁徒关中,于是关东叛乱之源遂定。 而此番分封,也是迁移地方豪强,断其根基,此与陵邑制度殊途同归。 这才是天子真正的目的。 有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去边塞吃苦?各方豪强不愿意,功勋之人亦不愿意,所以只能打着反对分封的旗帜,反对此事。” “此事能成吗?” “大楚建国二十年,人口增加了一倍,四方大量隐户都被清理出来。而随着政局稳定,人口快速增长,土地的兼并也变得迅速起来。 你舅父为什么要设安东、西海、安南三个都护府,就是要将中原的人口转移出去。 你觉得,他会让人阻止此事吗?” “父亲既然如此清楚,为何要反对此事?” 郭嘉叹道:“我跟了天子三十几年,天子要做的事情,我从来都是鼎力支持。而今为父年过半百,只能用这条半残之躯,为天子再尽一份力。” 人皆道杀鸡儆猴,而郭嘉却是杀猴儆鸡。 船只很快到了彭城,郭嘉父子受到了隆重的欢迎。 整个徐州在动乱中未受战争荼毒,是豪强、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反对分封最积极的地方。 郭嘉作为反对分封的旗帜,自然引得众人支持。 只是众人想不到,郭嘉是带着屠刀来的。 来到徐州的郭嘉,一开始并不动声色,而是默默熟悉起地方情况。 同年底,定徐、曹真、夏侯尚三人,率大军进驻彭城、郯城、下邳三地,郭嘉开始按照准备的名单,按图抓人。 近百家豪强上了迁徙名单,这些人要么听话被迁走,要么不听话被诛灭。 在屠刀的威胁下,哪怕这些人再不愿意,也只能放弃根植多年的地盘,委委屈屈地前往了南方。 因为准备妥当,抓人也很快,不过十多日之间,这群人便被带走。 直到这个时候,众人终于反应过来。郭嘉并不是被贬黜到徐州的,而是他本就是天子的使者,奉命行事。 一时间原本人人称颂的郭嘉,变得恶评如潮。 只是郭嘉不在乎。 作为曾经的浪子,他连家族都不在意,更何况是别人的评价。 郭嘉在徐州待了三年,又在扬州待了三年。 这六年是他最快乐的时光,没有朝堂的勾心斗角,也没有家族的亲情羁绊,只有在这片山河中,随着心意,进行勾勒。 六年的时间,曹昂又陆陆续续封了五六个王,单是徐州、扬州,就迁走了数百家豪强,二十万户百姓,近八十万人口。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在曹昂和郭嘉内外经营下,大楚形成了一套成体系的人口迁移制度。 每个郡根据耕地不同,设置人口上限,超过的部分,通通迁移。同时根据财产不同,分等级、数量对豪强家族进行拆分。 此举尽可能的保持了自耕农的比例。 如曹昂说得,汉家十三州,还是太小了,汉家儿郎需要走出去,而不是在这片土地上倾轧。 贞观二十八年(226),曹昂巡视广陵,招身在吴县的郭嘉前来迎驾。 君臣二人,六年未见,看着郭嘉满头的白发,曹昂满是震惊。 “奉孝,你有肺病,徐州、扬州空气好,才让你来这,可几年不见,你怎么老成这个样子了?” “天子忘了,我在徐州、扬州,人人骂我,损了福报,自然就老得快了。” 郭嘉只是开玩笑,而曹昂却很认真的点点头。 “奉孝说的是,此次你就随我回京吧。班公玉身子不成了,他左相的位置,由你来接任。” “天子,你这是怕我在徐州待得太舒服,要让我继续做牛马啊。” “你啊,疲懒的性子,四十年了,未曾改变。唉,这六年,委屈你了。” “天子这话不对,咱们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天子在朝,我在地方,我如何算委屈呢?” 曹昂在广陵待了十多日,郭嘉陪着他接见昔日的部曲、故人。 最后一日,曹昂又在船上设宴,众人载歌载舞,一直宴饮到深夜。 喝醉了酒的曹昂不让郭嘉离开,而是拉着他的手,到了自己的船舱中。 “昔日年轻时,咱们彻夜长谈,抵足而眠,种种情景,尚历历在目,总感觉还是昨天的事。 奉孝,我们都老了。” “天子春秋鼎盛,身体健硕,不必为此烦忧。” “奉孝,我今年五十四了。这些年来,刘元颖,张子纲,荀公达,李子过,陈孔璋,黄汉升,羊子材······一个一个离去,班公玉,只怕也捱不过今年。 故人陆续凋零,好似风中落叶。 朝堂上的大臣换了一茬又一茬,熟悉的面庞,却已没有几个。”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天子不必伤感。” “从前我是不怕死的,可是现在却有些怕了。我害怕时间不够,想做的事情,没能做完。 我想在草原设安北都护府,置官吏管辖,朝臣们多不同意。” “天子不是对边陲进行分封吗?” “草原将部落草场细分,各部不得擅自越界。至于在草原上分封,我敢封给谁?给谁将来都是大患。” “天子,恕嘉直言,不管是草原、西域还是西北、东北,天子步子迈的太快,又贪大求全了。 蛮荒之地,自受地理环境影响,汉化并不容易。” “我知道,所以才想自己完成。” 郭嘉没有说话,淅淅索索地从怀里掏出一份厚厚的奏疏。 “奉孝这是什么?” “在徐州、扬州数年,也有些想法。臣不善理政,只能提些意见,纸上谈兵,至于怎么实施,还得天子圣裁。” “怎么想到上奏疏了?” “待了六年,总得有些想法。” 曹昂接过奏疏,当场打开。 郭嘉的奏疏有十个方面,一是关于分封诸侯国管理的;二是民族、地方管理;三是吏治;四是宗室;五是河道、转运;六是盐务;七是海贸;八是豪强;九是财税;十是军队。 整本奏疏有三万多字,牵扯到上上下下。 曹昂看了都有些吃惊。 郭嘉这个总是藏着掖着的人,整个会上这么一本奏疏。 “奉孝,你怎么想通了?我就说,你有宰执之才,国家大事,俱在心中。咱们俩再撑十年,到时候就能将江山交给太子了。” 郭嘉躺在那,没有回答,低声说道:“天子,你还记得咱们初见时的场景吗?” “当然记得,我离开颍川,你前来送别,咱们俩当时都是孩童,跟大人一般,现在想想,倒是有些滑稽。 我倒是记得我游学回来,在颍川见你,你差点落到波才手中,被当作奸细杀了。” 郭嘉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还记得,天子当时说,这世道,难道不该变变吗,振聋发聩,醍醐灌顶。” “当时真的是理想主义,一腔热血,什么都不怕。” “天子当时还说,为改变这个国家黑暗、污浊的一面而奋斗终身。你说,咱们算实现理想了吗?” 曹昂没有说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奉孝,我不知道咱们有没有实现报复,可我,至少是尽力了。我始终在为这个国家变好而努力,虽然做的不够好,也算无愧于心。” “所以嘉,跟随明公四十四年。” “四十四年,多么漫长啊。” “昂哥儿,你再背一下那首诗吧。” “哪一首?” “就是那首"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刚开始只有曹昂的声音,没多久,郭嘉也跟着齐诵。 二人的声音,再不复曾经的稚嫩,却好似又回到当年在阳翟城外,二人立下救国救民壮志的时候。 少年啊,白了头,可心却始终不曾改变。 “奉孝,你说咱们要不要再去一次阳翟,胜友如云,群英荟萃。” 郭嘉没有回答,曹昂便踢了他一脚,眼看他还是没动静,曹昂便坐起身来,晃了晃郭嘉的身子。 郭嘉还是没有动静。 曹昂默默伸出手。 “老伙计,你不够意思啊,你走了,留下我自己,我想找人说话的时候,又能找谁呢?” 贞观二十八年八月初八,大楚开国功臣,扬州牧开府仪同三司赠太尉太保,阳翟文贞侯郭嘉薨。 ······ 欲落不落天上雪,欲去不去闽中人。 红尘香暖荔枝国,白日醉卧芙蓉茵。 功名富贵傥来物,政事文章奚足珍。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在知已宁论,千里与万里。 志士鸡鸣中夜起,秋雨粼粼剑光紫。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002/299116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002/2991162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