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李白之悲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被女帝推倒后,我无敌了! 重生后,女配和顶流弟弟HE了 国与道 美女们的第一透视神医 还没有找到返程票的我暂居异世界 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 乡野小神医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灾变模拟器,开局一个集装箱 四合院:开局争夺娄晓娥

“将敬酒?太白兄又做了哪一首绝诗?” 开元年间,因为一首行路难,将李白视作谪仙人的贺知章下意识的坐直了身体。 他是真的欣赏李白的才华,不然也不会向唐玄宗了力荐李白,举荐不同于科举,举荐说白了就是关系,是他贺知章的担保。 若是推荐的不好,李白无才,那显得是他贺知章无能,他贺知章是个傻子,但即便举荐成功,李白有大才,事实上对他的好处也不大,这也是李白从二十六岁到四十二岁,一直拜访权贵,却屡次吃闭门羹的原因! 而他贺知章推荐李白,只有一个原因,行路难征服了他,李白有才,他欣赏李白的才华,他认为,李白的才华不该就这样被埋没! 投影上,李白望着明月,望着一片澄澈的江面,望着远处的风景,他写下了将敬酒。 李白轻声的呢喃着,这一刻,将敬酒是诗,但却也是他的人生。 他的声音随即的响彻了出来,响彻在万朝当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当这首诗出来的那一瞬间,万朝中,尤其是开元年间的所有诗人全都只觉得一股冷汗从后背上渗出,这一刻,头皮发麻。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贺知章这一刻紧闭着眼,但这一刻,灵魂在颤抖。 杜甫也是眼睛猛地一亮,“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等诗句,我杜甫何时能做出来?!” “不管是名贵的五花马还是狐皮裘,都拿去换美酒吧,我要和你一起消融这万古愁绪!” 这最后一句,是何等的洒脱,孟浩然此刻注视着投影,也是说不出话来,即便他比李白年长十二岁,但李白的洒脱,李白的狂放,他自认他达不到! “这哪是诗人啊,这是真的诗仙啊!”李世民注视到这一幕,有些感叹的说道。 “从未想过,我曹某人竟然会被一首诗整的热血沸腾!” 曹操也无比的感叹道。 一首诗,却让万朝的所有人感到振奋,这便是李白,这便是李白的诗。 即便是听不懂,不太了解的人也只觉得这首诗,逼格很高,也会忍不住的说出一句:“卧槽,流弊!” 高阳声音传出,伴随着李白辞官之后的旅行。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何等潇洒浪漫的人生态度,自信,明朗,壮烈,不羁,洒脱,一如惊涛拍岸,一如冷夜篝火,这便是盛唐之下被赐金返还的李白!” “这便是后世皆知的将进酒!” “是啊,光是看这一首诗,李白是何等潇洒的人生态度,是何等的洒脱,不羁,何等的狂放,而这也是世人对他固有的印象啊,好似当不了官,咱就不做了,咱就一点影响都没有,他还是那个托身白刃红尘潇洒而浪漫的李白。” “但世人皆知放还之后写下的将进酒,但可有人知道,他写的,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若放还真没有半点影响,那又怎会有,长安醉后撒尿提诗的《梁园吟》?” “是啊,有人称他这一切都是活该的,他区区一个诗人,怎敢让高力士脱靴,怎敢让李隆基调羹,怎敢让贵妃捧砚,他怎敢肆意的得罪权贵,有这结局他本就是应该,本就是他一手造成的。” “但世人读诗,却忘了先有人,才有诗,诗句的灵魂是诗人,他若不狂,何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若是能忍心中一切不平事,能融入权贵在盛世之下的肮脏,能不看纸醉灯谜下那些一直在哭的艺妓,那他……还是李白么?” “他还能写出安能使我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一刻,杜甫眸子变的复杂起来。 他和李白接触不多,虽是几次,但他已经将李白视作偶像,知己。 李白给他的印象便是之前所呈现的洒脱,不羁,至于后面高阳提到的,他竟悲哀的发现,他杜甫居然没有察觉到那份洒脱之下的落寞! “太白兄,我竟不懂你!” 这一刻,泛舟游于湖上,身形飘然如仙人一般的中年人,抬起了那双澄澈的眼眸,他看着投影上的自己,听着高阳对他的科普。 在最后寥寥几句后,他身子骤然呆滞,唯有那双比月亮还要澄澈的眸子越来越亮。 “他本天才,但内心澄澈,他不懂处世之道,更不知人心叵测,放还之后,他开始了十年漫游,转而开始求仙问道,而那份之前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梦,好似真的放下了。” “在这段时间,他遇到了杜甫,遇到了高适。”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的话,那李白,他在政治上的污点也绝不会存在,他不会被后世攻击。” “他会是诗仙,会有很好的名声,但,安史之乱爆发的那一刻,却给他那份久违的梦想点出了一点火星。” “比如理想这种东西,其实让他熊熊燃烧,并不需要太烈的火焰,一丁点零星火焰足矣!” “这一丝火星,却点出了星星之火,直至燎原!” “点燃的不是诗句,而是那份追求了大半辈子却无所得的治国平天下。” “于是李白干了一件蠢事,他趟进了安史之乱这潭死水!” 嗡的一下,杜甫只觉得头皮发麻,他眼睛瞪大,安史之乱的投影他也看了,这是大唐的劫难,这种旋涡,他不知李白为何会被卷入进去? 而且是他自己愿意进去的! 杜甫想不明白! “为何,这是为何?!”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0128/280573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0128/2805737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