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顺利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救赎文完结后,老公亲手杀死了我 龙珠:我,GT悟空,重生超时空 天命魔君:开局少林俗家弟子 直播算命:惊!你吃了亲家的骨灰 惨死重生,开局灭仇人撕极品 四合院之将截胡进行到底 我在驱魔世界豢养鬼怪成神 薰衣草式爱恋 宝可梦:带着迪莫送温暖 杀敌加属性,从炮灰开始崛起!
李言诚一个人一边抽烟,一边在总队的后院缓缓的溜达着。
他在考虑,这个棘手的事情究竟该怎么处理,才能不引起风暴,平缓度过。
“报告”
就在他正仔细思考的时候,一声报告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怎么了?”循着声音抬眼看过去,是总队的值班员,李言诚微蹙着眉头问道,他不喜欢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被人打断。
“李局,罗扬同志找您,在大门口值班室。”
???
听到罗扬在大门口值班室,李言诚有那么一瞬间的愣神。
这个好友兼二舅哥怎么跑这么远过来找他?
心里寻思着,他点了点头,抬脚向大门口方向走去。
“我知道了。”
很快,他就在大门口值班室见到了正随手拿起一份报纸看的罗扬。
“你工作交接完了?”
“差不多了,就剩最后一部分文件资料等着签字。”听到外边脚步声的时候,罗扬就已经放下手中的报纸站了起来。
“准备什么时候走?”
“不出意外应该是这周内,去外边聊吧。”
这是有事儿啊!李言诚挑了下眉头,点点头应道:“行,下午干脆在我这儿给饭一吃再回去吧。”
这会儿已经五点多点了,说完事儿都不一定到几点呢,罗敏今晚有课不回家,两个孩子还是被罗家的安保接回那边去住,他一个人肯定是在食堂吃完饭才回去,还不如邀请罗扬和他一起在这里吃,吃完饭正好可以顺路捎他回去。
“不了不了,今晚我还有约,这两天给我送行的人不少,想跟我吃饭得提前预约才行。”罗扬笑呵呵的开玩笑说道。
“那行,说吧,特意过来找我是为了什么事儿?你先别说,让我猜一猜,是不是谁找到你那儿让你帮忙呢?该不会是沈斌吧?”
!!!
罗扬的双眼瞬间就瞪的溜圆,一副见鬼了似的表情看着身旁的小妹夫。
都不用他说话,只看他的表情,李言诚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很难猜吗?
一点也不难,沈斌是孙艺晴表弟的事情他又不是不知道,而刚才陈向阳交代的时候,也提到了沈家老五,这家伙也从他手中拿油往出卖了,数量还不小。
都不用去问沈斌,李言诚就能知道,这小子肯定是走的他在外省工作的二哥的路子。
沈家老二在外省某市担任组织那边的副主任,分管工作中就有供销社,沈斌从陈向阳那边买来的油不少,如果分散着卖的话,鬼知道得卖到猴年马月去,还特别容易暴露,走供销社的路子是最简单的。
所以,二舅哥一过来,李言诚马上就猜到他的目的了。
既然被猜中了,罗扬也就没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的点点头说道:“没错,确实是小斌找我帮忙我才过来的。
听他说完情况后,我猜你现在应该也挺头疼的,我这儿倒是有个主意你不妨听听。”
他的这番话一下就引起了李言诚的好奇。
“嗯,你说,我听听看。”
……
听陈向阳交代了一下午的李言诚此时脑袋还有点懵的,根本就想不明白罗扬说的抓大放小,或者高举轻放是什么意思,他也懒的想,于是便说道。
“行了,别卖关子了,你就直接说出你的想法。”
“其实这也不能说是我的想法,是小斌提的一个建议,我想了想觉得还不错,当然,到底要不要那样做你自己选择。
我说的抓大放小的意思是,对那些罪责比较重的,那没得说,必须严肃处理。
但对那些相对来说比较轻的,比如说,仅仅只是倒腾紧缺物资,或者说帮陈老三销赃,但又没有和他有其他方面联系的,能不能仅仅处罚了事。
首先要求退脏,这是必须的,其次就是罚款。
可以罚的他们肉疼,最后就是警告,警告他们,如果还做这种倒腾紧缺物资的事情,下次就不只是罚款,而是要坐牢。
我觉得,这种方法应该可以试试,你认为呢?”
罚款?
听罢,李言诚没有急着发表意见,而是紧皱着眉头思考起来。
罚款,这是一种行政执法手段,后世的时候,网上经常都会爆出某地某单位以罚代管的新闻,可谓是层出不穷。
以罚代管又是指行政执法者收取违法者的罚款后,放任行政违法者继续实施行政违法行为而不予纠正的特殊行政执法方式。
他这次如果按照罗扬说的这样去做,算不上开创先河,但也绝对会打开很多人的新思路。
要不要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
他有些犹豫,但也仅仅就是那么一会儿,他就下定了决心。
上报!
将陈向阳交代出来的口供以及这个解决方法一起上报,具体怎么办,由领导们决定。
他觉得,领导们肯定会采纳这个方法,因为怎么说呢,这是最不会引起骚乱的一种方法了,既惩罚了那些人,又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当然,这种方法不能用的多了,如果用的多了,也就前边几次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次数多了,只会让那些人变本加厉。
想到这里,李言诚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你说的这个方法我会好好考虑一下的。”
“行”听到说会考虑,罗扬就知道这事儿算是成了,咧着嘴笑了笑说道:“那我就不打扰你了,你忙你的吧。”
“你过来就为说这事儿?”
“是啊,说完了我就该走了。”
“行吧,既然你还有约,我就不留你了,走的日子定好后记得告诉我。”
“没问题”
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总队大门口,看着罗扬坐上马路对面的公交车后,李言诚转身走进院子,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回到办公室后,他第一件事儿就是拿起电话向高局长做了个汇报,并将那个收缴赃款然后再罚款的方法跟领导说了一下。
在取得老高同志的首肯后,马上就安排人开始写案情汇报以及处理建议。
没办法,这种事情他必须得征得上级领导的同意后才能继续实施下去。
结果有点出乎他的预料,处理建议报上去后,无论是市里还是总部的领导,都非常支持他报上去的那个建议。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刑侦总队这边就彻底忙了起来。
除了极个别的几个人,因为亲自参与并制造过多起伤害案件被留下来了外,其他人都是退赃并缴纳罚款,又关了十天半月不等。
一整套流程折腾下来,时间已经走到了八零年年底,十二月二十七号,星期六,雪都下过两场了。
“局长,呼……我怎么感觉今年冬天特别冷。”
京市公安局办公大楼三楼局长办公室,走进办公室后,李言诚先向已经从办公桌后站起身的戴立伟戴局长敬了个礼,随后便开口说道。
“言诚同志不用客气,快,请坐。”
十二月初的时候,高书远局长正式退休,经过几轮博弈后,戴立伟最终还是当上了局长,和之前老高一样,兼任总部班子委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而李言诚也不出意外的成了京市公安局的常务副局长,除了协助局长处理局里的日常行政事务之外,同时还分管刑侦工作,而刑侦总队的总队长一职也还暂时兼任着。
不过总队那边他现在已经不太过去了,日常工作都是由政委万长友主持,副总队长协助。
他今天到局长这里,就是来汇报由陈向阳引出来的那一系列案件的最终结果。
等戴局长坐下后,李言诚将手中拿着的结案报告放到了他面前,然后才拉开办公桌前的椅子坐了下去。
戴局长没看那份报告,而是拿起桌上的烟先给李言诚丢了一根过去。
“我听说连退赃带缴纳罚款,这次收了不少钱?”
现在就没有哪个地方是不缺钱的,把那些倒腾物资的人清理一遍就能收上来不少钱,那还不赶紧行动起来。
“确实有不少钱。”李言诚将烟点上后说道:“差十四万就整整两千万了。”
!!!
从李言诚嘴里说出来的数字让刚将烟吸进嘴里的老戴同志直接就忘了吐出来,他呆呆的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副手,似乎是想向他求证自己是不是年纪大了耳朵不太好使,把数字给听错了。
“局长,不用怀疑自己的耳朵,您没听错,确实是差十四万就整整两千万了。”
看到老戴同志的神色,李言诚就知道这位老同志在想什么,于是咧着嘴笑了笑,将刚才那个数字又重复了一遍。
好吧,戴局长这下终于确认自己没听错了,他重重的吐出了刚才吸进嘴里一直都没有吐出来的烟,噌的一下站起来,瞪大眼睛看着坐在对面的年轻副手,失声惊叫道。
“怎么会有这么多?”
该说不说的,老戴同志还真没一次见过这么多钱。
他当常务副局长的时候协助局长管理财务科,京市公安局全年的经费都没这么多钱,都别说一年了,两年三年的经费加在一起也没这么多。
现在一个案件光收缴的赃款和罚款就这么多钱,他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个有些奇怪的想法,那就是这么多钱该怎么花啊。
事实上也是,现在各单位每年的经费其中很大一部分并不是以现金形式下拨的,在这个计划经济年代,各单位的采购只要有条子就行。
打比方说,今年市公安局要换装,局里总共多少人,需要多少套衣服,这个数字是固定的,然后后勤上拿着总部给开的条子去专门制作警用服装的厂子去提货就成,根本不用付钱。
因为那个厂子的所有经费也是财政拨款,并不用自负盈亏,只要看到条子就会发货。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商业模式,一直持续到九二年,才在那年的第三次会议上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改革进入产权制度改革阶段。
这一年也是改革深化的关键节点,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从而推动国企全面转型。
但实际上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就有文件要求建立现代化的财务制度,要求各企业自负盈亏,也是从这时候起,打破了国企的“铁饭碗”。
同样也是从这时候起,“批条”不太好使了。
上边要求自负盈亏,就意味着厂子里生产出来的东西必须要能卖出去,要能换成钱。
闲话略过不提,这边面对老戴同志的疑问,李言诚弯腰伸手翻开他刚放到桌上的那份结案报告。
“局长,这里有详细的每个人具体退赃多少钱,缴纳罚款多少钱的记录。”
因为钱的数额太大,为了避免麻烦,在收每一笔赃款以及罚款时,李言诚都没有让总队的人过手,而是从总部监察办、财务处以及市监委和审计部门请的人过来帮忙。
事实证明,他这一步棋走对了。
从十月底开始收第一个人,也就是罗扬媳妇儿的表弟沈斌主动退赃以及缴纳罚款起,到十一月中旬刚收到第五个人的时候,外界就有传闻说李言诚在这次案件中中饱私囊。
至于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言,很简单,李家那座位于鸦儿胡同的大宅子,在十一月初的时候到了一批珍贵木材,以及部分建筑材料,初步预估,这些东西加在一起不低于五万块钱,这还不算买宅子的钱。
有很多人认为,单凭李言诚和罗敏两口子的工资根本不可能攒下这么多钱。
既然凭工资不可能有这么多钱,那他的钱又是哪里来的?
肯定是中饱私囊了。
猜测归猜测,但也没人举报,这个传言只是在民间小范围的流传开来。
李言诚能知道这个,还是童秀蓉告诉他的。
这个女人自从和罗敏再次搭上关系后,隔三岔五的就会去政治学院,每次去都是挑午饭或者晚饭时间,请罗敏出来在外边饭店吃顿饭,聊聊天,偶尔她还会跟着在学院食堂里蹭上一顿。
但除了第一次去过李家外,就再没去过。
在这一点上,她的分寸感把握的很好,她很清楚,自己就是罗敏的朋友,和她处好关系就行了,没必要再非得往李言诚身边凑,那样的话,只会让她失去朋友。
十一月中旬的时候,当她听到坊间的传言后,第一次主动给李言诚打了个电话,只讲了下自己听到流言内容。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0205/352452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0205/3524528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