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第四百零三章 穿越者的合谋

第四百零三章 穿越者的合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出狱后,女友后悔了 重生七零新婚夜,娇妻要离婚 吃瓜!疯批影帝恋综撩妻红眼 修仙双穿末日,修魔的我开心坏了 两界:别叫我邪魔! 都市我为王 重生后,白丝妹妹许我一夜快活 枫拥月 我把亲姐锻炼成拳法八级 风月生执

1979年8月,国家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决定》。 其后,这项规定被多次完善,涉及配合的部门也在不断增加。 1980年5月,机械部的江秘书,离开了自己的老领导饶斌,调任进出口管理会。 接下来,由他带队的进出口学习小组,将先后出访10多个国家和地区,考察40来天。 以达到开阔眼界、了解国际经济发展状况、增加引进、合理利用国际市场开放的经验与信心。 等这组同志结束访问归来后,南边的开发区名称便更加细化了: 比如: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自由港…… 一切的一切,只为了尽快实现外汇转换。 …… 此时此刻不止是出门在外的同志,国内的同志也没闲着。 这一会,刚下飞机的外贸部领导,已经在浦江轻工局几位同志的陪同下,走进了凤凰牌自行车厂。 “日前,我们已将同样的广告,投放在了意大利的部分城市,” 凤凰厂的厂长一路都在介绍:“照目前的反馈来看,广告的效果也不比纽约差。” “很好,”李强点了点头:“有了这个突破口,你们接下来的工作……” 众人一路走一路看,国营大厂里欣欣向荣的一派景象,任谁看了都觉得舒心。 一连参观了两家成绩卓越的工厂后,外贸部的同志又来到了统一火柴厂。 直到这会儿,李强才和轻工局的许沐春走到了一块。 “我听说这家厂的出口订单都来不及完成,还要向市里其它火柴厂要货?” “完不成,根本完不成,”许副局笑了: “好在出口火柴的价位不低,从其它兄弟厂家匀些货来应个急,也完全不成问题。” 自打许愿火柴的全系广告播出后,雪片般的海外订单,逼的许沐春直接将车开进了浦江各大火柴厂。 “这段时间,你们局的出口贸易工作搞得不错,” 李强一路向前:“我这次带着同志们来浦江,就是向你们学习来了。” “您可千万别这么说,”许副局和领导走在一块:“我们也是在边学习、边摸索,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沐春同志,好就是好,”李强看着他笑道:“毕竟成绩在那里摆着嘛,看了你们局的成绩单后……” 无论何时何地,模范生一向能得到更多的好脸。 相比其它几位地方领导,李强对待许沐春的态度,明显要亲切多了。 这个不服也得服。 陪在一旁的几位同志都清楚,从大白兔奶糖、白猫洗衣粉,到中华铅笔、统一火柴。 浦江轻工外贸的这一手业绩,可不是谁上谁就行的。 …… 安和街51号小院。 躺在床上的江山,昨儿刚给俩高中生写了幅“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的横批。 今儿就在闹钟敲响后,继续起床做牛做马。 简简单单垫吧了两碗饭,江山便背着包出门了。 为了给即将完成的新闻配些实物图,骑着自行车的江山一路摸到了位于黄渡路107号的李白故居。 由远及近的拍了两张照片后,又继续赶去了下一個目的地——威海路380号。 “爷叔,” 举着相机看了看镜头里的一扇连着台阶的大门,江山对着大门口的一位老同志招呼道: “麻烦您往旁边让一让,我拍两张照片一会就好。” “拍照?” 站在一处门牌下的老同志,左右看了看:“这里有什么好拍的?” “那什么,” 江山瞧了瞧爷叔的年龄,决定以实相告: “老先生您有所不知,威海路380号曾经是一家无线电公司。” “这我知道呀。” “那您知道这家无线电公司,其实就是我党的一家地下联络站吗?” “哦?” 打量着眼前清清爽爽的年轻人,李强往边上让了几步。 本就是来故地重游,缅怀一下自己的老战友。 没想到,自以为无人知晓的过去,就这么轻易被人提起了。 看着江山举着相机认真比划的模样,背着双手的李强竟一时来了兴致: “小同志,方便的话,能帮我拍张照吗?” “没问题,” 江山立刻调转目标:“您想在哪照?” “就在这,”李强重新站回了380号的大门口:“最好把这大门一块拍进去。” “好咧,” 咔咔摁了两下后,江山从包里掏出了一个小本:“您给我留个 李强接过本子后,顺势就和江山在大门口的台阶上坐下了。 “小同志,据我所知浦江的地下组织驻地可不少,你为什么偏偏要拍这一家?” “不瞒您说,” 江山摆弄着手里的莱卡相机: “浦江舞剧院正在编排一支舞蹈,”他向老人这边靠了靠:“和《永不消逝的电波》一样,都是为了向英雄致敬。” 正在摸烟的李强手里一顿:“向哪位英雄致敬?” “李白,”江山指了指身后的380号:“一位曾经潜伏在敌人心脏部位的地下工作者。” “看来你知道的还挺多呀,你刚刚说伱是哪个单位的?” “我是东方都市报的一名记者,”江山笑道:“平时就爱打听些英雄故事。” “那你还知道什么?” “……”江山笑而不语,准备把烟抽完就走:“您回头记得看报纸,都在那上面写着呢!” 眼见对方卖起了关子,李强也笑了:“既然要写,就干脆多写点……” 原本只想抽支烟就走的江山,在听了对方的黄金一章后,悄悄摊开了一只笔记本。 呼哧呼哧记了好几页后,江山感觉又能再写一部《潜伏2》了。 “所以说,”李强最后总结道:“《永不消逝的电波》不光只为了纪念李白,而是为了纪念一帮倒在黎明前的上海地下工作者。 你知道么,仅仅是解放前90个小时被执行枪决的12位烈士中,就有李强教过的三位学生……” “您究竟是谁?您难道就是涂作潮同志?” 江山可不是二愣子,他上下打量着面前的老同志,报出了一位幸存者的姓名。 李强笑了:“涂作潮同志的代号叫木匠,是我带过的学生中,最聪明的一位。” “……?” 穿来两年有余,江山头一回感觉被雷给闪了:“您是他的老师?他的老师不是李强吗?” “嗯~”李强缓缓点头。 “您就是外贸部的……?” “嗯~~” “您好首长,”江山忽的一下起立站好:“请恕我……” “恕你什么?”李强道:“你做错什么了?” “我?” “你不但什么也没做错,”李强道:“我还得好好谢谢你,谢谢你还记得他们、还想着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老人的声音逐渐哽咽,江山缓缓坐回了台阶。 很多年前,在他们身后的这座房子里。 身为掌柜的李强同志,领着他的一帮“伙计”,与延安建起了一座空中桥梁。 “没看出来啊,”李强看着老老实实的江山:“你还会跳舞?” “编舞,”江山不敢欺瞒领导:“不是跳舞。” “那也不简单了,你一记者还能上人家剧团编舞,” 聊到这,李强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对了,你之前说你是哪家报社来着?” “东方都市报,您听过?” “之前没有,前两天刚听说,”李强问道:“你们单位是不是有一位名叫江……江山的同志?” “我就是江山啊。”江山立马展开了笑脸。 “什么?”这下轮到李强惊了:“说了半天你就是江山?” “嗯~” “上紫禁城拍广告的那个江山?” “嗯~~” “幸福可乐的有奖促销活动,也是你安排的?” “我拢共就这么点成绩,没想到组织还一直记在心上。” “噢,” 这回李强相信了:“不冒头不贪功,是个聪明人。” 咱俩究竟谁聪明? 江山在心里呐喊,他这会只想打听一件事: “首长,听说您曾在70年代初,抄了一次黄金的老底,一笔就赚了30多亿美元?” “听着刺激吧?” 李强笑了,他这一战曾经被海外媒体大肆报导,于是这会便有一说一了: “其实当时赚的不是美金,而是160多吨黄金。” 听此,江山的第一感觉就是:穿越?“你当时为什么判断的如此精确?” 按说,就算是有一定的数据支撑,也不敢全梭了呀。 “73年那会,我把中联部收集的国际新闻,全部研究了一遍,” 李强倒是一点没想瞒: “根据黄金互助基金在伦敦交易所的交易频率, 还有米国国会对财政部的9次问讯,我判断货币体系要瓦解。 于是,便赶紧将我们持有的外汇陆续换成了黄金,成功实施了一把黄金大抄底。” 由于临行前在卢旭章那,听了不少江山的英雄事迹。 有目的在身的李强,便决定先降一防与江山好好聊聊。 “都说我的胆子大,”江山有一说一:“我看您比我的胆子还大。” “哈哈哈,” 李强道:“你的胆儿的确不小,竟能想到有奖销售这个点子。 不过幸福可乐的胆子也不小,还真敢按着你的办法来。” “幸福可乐的领导班子是个会做生意的,”江山:“不瞒您说,自打接了幸福可乐的广告,我们报社的幸福可乐就一直没断过。” “是嘛,他们这点倒和可口可乐有的一拼。” “你们单位的可乐也没断过?” “你想知道?” “不说也行。” “你个小子,”李强笑了:“真要说起来,可口可乐可比幸福可乐舍得。 72年那会,他们便在燕京设立了一家办事处。 虽然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没点头,但他们的汽水却一直在坚持送。 到了前年,中粮的一位同志无意中得知,可口可乐的成分配料表中,有咱们国家的几位中药:桂油、甘草、桂皮。 即便是在两国冰冻时期,可口可乐公司仍想方设法从各种渠道向我国购买桂油。 那个订单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直到知道这些情况后,我才批准中粮的同志和他们坐下来谈谈。” 最后,在燕京饭店的同一层楼中。 一个屋在商谈中美建交的相关事宜,同时另一个屋在签订可口可乐的入驻合约。 “原来是这样,”江山明白了:“我一直以为中粮和可口可乐签约,就是为了单纯的安置部分待业青年,没想到背后还牵扯了一系列产业链。” “小同志,”李部在这会拍了拍江山:“知道最近的可口可乐,又在玩什么宣传手段吗?” “您给我说说?” “虽然一直没有被允许进入人民币市场,但他们最近动不动就往王府井放几箱可乐,请群众们随便喝。” “赠饮?” “不止呢,”李强继续:“在每箱可乐中,只有23瓶是真可乐,剩下的一个,居然是只可乐模样的收音机。” “现在都这么发达了,”江山:“都有可乐瓶模样的收音机了?” “这有什么奇怪的,”李强:“肯定是可口可乐专门定制的呗。” “……”江山不得不承认:“还是他们舍得下本啊?” “小江同志,” 李强在这会说道:“你放着好好的广告不做,怎么忽然跑去干编舞的行当了?” “首长,我跟您说实话吧,” 江山可不敢在高智商的面前犯浑:“前阵子为了拍广告,我向浦江舞剧院借了两位女演员……” “如今她们找你来了?” “没错,”江山:“于是我就帮她们编排了一支具有当地特色的舞蹈。” 李强向后指了指:“也好趁此讲段故事是吧?” “不光是这支舞,我还会写几篇有关李白们的报导,”江山扬了扬手里的笔记本: “另外,浦江电视台的领导在听说了这件事后,也表示会加入缅怀先烈的行列。” “……” 坐在石阶上的老人,一时间沉默了: “今天,我来这的目的也是一样。总是想找一些当年的影子,却……不说这个了。 总之,你这位新闻单位的小同志,能有这样的想法,我感觉很欣慰。” “其实,我还有另一个目的,”江山一咬牙: “我们春风度公司在之前定制了一批服装,为了能顺利销售这批服装,我打算请几位舞蹈演员帮着打个广告。” “你想请她们当模特?”李部什么没见过:“你这个想法很大胆呀。” “实在不行的话,”江山退一步:“拍一些宣传照也行。” 按照江山的计划,如果能在7月份《庐山恋》上映之前,回笼一批资金。 那么后续第二批的服装定制,便可以无缝衔接了。 “我记得你们浦江的一家服装厂,已经有专业的模特表演队了?” “您说的是浦服一厂的服装表演队了,”江山:“她们目前只对内演出。” 到了明年初,才有首场公开演出。 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走到哪都爆单,妥妥的80年代最强带货人。 “而且,”江山继续掏心窝子: “和她们相比,专业演员们的影响力要大得多,您还记得喇叭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吗?” “日-本的《追捕》呗,” 李强盯着江山看了一会:“所以,你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跳舞卖衣服?” 江山呵呵一笑:“嗯。” “多长时间能处理好这些事?” “全国舞蹈大赛的时间是8月1日,至于衣服嘛,”江山想了想:“只要势头起来了,后面就不用多管了。” 直接向商场供货,什么都不用操心。 卖个两三波就收手,剩下的汤留给跟风组织。 这当会,南边的“三来一补”加工厂,可不是闹着玩的。 “8月1日,”李强盘算了一下:“时间倒也合适。” “您说什么?”江山:“什么时间合适?” “你先别管这么多,” 一老一青坐在石阶上: “咱们先来聊聊,怎样才能让你的这场模特表演,合情合理的出现在改革春风的大地上……”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025/275610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025/2756105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