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封后传位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规则怪谈:全球皆敌,我来狩猎各国 穿成修N代 窃位游戏 调教天下,从给贵妃娘娘当太监开始 爹地放开我妈咪叶揽希 四合院:我有一个小世界 重生知青:我的火红年代 我,被迫营业大明星,只想退圈 网恋爱上秦总 保护妹妹的我,在学院成了天才钟元

皇帝躺在榻上。 众臣跪了一地。 赵院判跪地流泪:“陛下,臣死罪,臣已无药可用……” “陛下怎么会这样?”宋固担忧询问。 赫连祁望着眼前一众朝臣,缓缓道,“朕自亲征,留下旧疾。太医院已是尽心,朕心知时日无多。今日召众臣前来,便是为了江山社稷,为天下计。” 众臣皆是震惊。皇帝怎么突然就病重了? 皇帝隐藏的十分好,以至于在今日之前,众臣并没有察觉到异样。 薛国公心底十分懊恼,皇帝竟然病重…… 早知道,薛家就不会眼睁睁等着,必定有所安排。 但皇帝正是料准,朝中重臣若得知他病重,必定会为了他死后的位置,将一众皇子们卷入皇位风波,所以秘而不宣。 他未曾单独教导四皇子,没有表现出立即要立太子的样子。 他每次见宁婉音,都以伺候笔墨的名义,而这属实常见,并不稀奇。 所有人都觉得皇帝春秋鼎盛,立太子一事时日尚早,很多朝臣还在等后年的选秀呢…… 谁能想到,早在一年前,乾坤已定。 皇帝临终之前再宣圣旨。众人便是有什么心思,也来不及了,木已成舟。 “来人,传召皇贵妃与四皇子。”赫连祁沉声道。 汪德贵抹着泪出去传召。 众朝臣跪在地上静静等着,听见这一句话,大家已然明白答案。 没一会儿,宁婉音牵着四皇子走了进来。 四皇子今年不过五岁,他懵懵懂懂看着病榻上的父皇,满脸担忧。 宁婉音牵着他一步步走进大殿,跪在众臣最前面。 “汪德贵,宣旨——”赫连祁递给汪德贵两份密诏。 这是他一年前就写好的圣旨。 汪德贵接过,望着众人宣道: “圣诏:朕惟天地定位,而万物以生。日月并明,而六合以照。肆君后之合德,斯化理之有成,懿典具存,国家所重。皇贵妃宁氏,性秉温庄,赋姿淑慧,度娴礼法。言循图史之规,动中珩璜之节。柔嘉表范、风昭令誉于宫庭。雍肃持身、允协母仪于中外。特颁册宝,立尔为皇后。” 宁婉音眼眶含泪,恭敬磕头:“臣妾领旨。” 汪德贵又展开另一道圣旨,宣道: “圣诏:储贰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贞万国。四皇子赫连熙,皇后嫡子,天资聪颖,性孝纯善。今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赫连熙心底难受,自小教导的礼仪让他在此时也先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小脸蛋上眼泪簌簌而落:“儿臣遵旨。” 赫连祁最后望着众臣,道:“朕固疾已久,时日无多,今传位于太子赫连熙。怜太子年幼,以皇后宁氏垂帘听政。左都御史宋固、肃国公薛征为顾命大臣,辅佐太子。” “陛下……”众臣皆是垂泪。 宋固泣不成声。先帝时,因他不善于阿谀权贵,一直被冷待,是陛下重用他,如今又让他做新君的顾命大臣,陛下对他的知遇之恩如同再造,宋固十分伤心。 薛国公也哭的撕心裂肺。不过其实他心里一点都不难受,而是在算计着如今的局势。 幼帝继位。 宁婉音虽在后宫里有一些手段,终究只是一介女流之辈,怎知朝堂之中的弯弯绕绕。 所谓的垂帘听政,不过是皇帝临终之前不放心他们这些重臣,所以以她制衡。 就像当初他亲征的时候,将虎符交给宁婉音。 但是…… 他们又不会直接造反。宁婉音亦不可能破坏法度无凭无据诛杀功臣。 想要糊弄一个囿于后宅的女子,这有何难。 薛国公心思斗转,表面上哭的更真切了。宁婉音垂帘听政,并无大害,皇帝还任命他为顾命大臣,此时此刻他自然不会跳出来反对什么。 两位文武大臣痛哭流涕。 其他重臣和宗亲也都在震惊之中消化这个消息…… “父皇——”赫连熙泪眼朦胧地看着眼前的男人。 宁婉音和赫连祁都瞒的好好的,他压根不知道,自已将要失去父亲了。 尤其是最近这一年,父皇待他格外好,他们就像普通的民间父子一样。 他不舍得赫连祁。 “熙儿——”赫连祁冲着他招招手。 赫连熙扑进他的怀里,呜呜大哭,“儿臣不想父皇离开,再救救父皇……救救父皇……” “熙儿。”赫连祁抱着怀中的儿子,也落下泪来。 “母妃——”赫连熙无助地看向身旁的女子。 母妃是他心中,无所不能的人。 但宁婉音只是默默垂泪,没有言语。 “熙儿要好好听你母后的话,学习怎么当一个好皇帝。”赫连祁伸手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他的视线在满屋里跪着的一众重臣里扫过,最后落在宁婉音身上。 天下和皇帝,交给她,他没什么不放心的。 唯有不舍。 “婉婉——” 赫连祁最后唤了一声她的名字,缓缓阖上眼眸。 这一生,他内除权臣,外定西南,儿孝妻贤,百姓爱戴。 人生在世,不能所求事事皆如意。 而最如意之事,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沙场点兵,青史留名。 他皆已做到了。 虽不舍得,但亦无憾。 延昌十一年冬月初九,明帝崩逝于乾心殿,谥号武。 这一场丧礼,极尽哀荣。 宁婉音很忙。丧礼期间,宁婉音先后召见宋固、韩寻,确保京城稳固,以免皇帝驾崩有人趁机生乱。 同时传令西南诸将,严阵以待。 等陛下头七过后…… 宁婉音才得空松懈一下。 汪德贵呈给她一枚金钥匙,“这是陛下临走前一日,让奴才交给您的。” 这是画阁的钥匙。 陛下擅丹青,画阁是他作画之处。不过自从皇帝登基以后,他很少作画了。 宁婉音走进画阁,只见雪白的墙壁上,挂了一整面墙壁的画卷。 画卷上皆是他们的往昔。 有冬雪之中,棠梨煎雪,对弈赏梅的两人。 有宁婉音站在永和宫门口,夜色里等他归来的模样。 有宁婉音和熙儿一起笑闹的画卷。 延昌七年四月初一,熙儿周岁礼,赫连祁御赐画卷一幅。当时他想着,以后每年给他们母子画一幅图。 和宁婉音一起,陪熙儿一年年长大。 但老天爷没给他这个机会。 婉婉与熙儿的未来,他看不到了。 但他们的过去,他可以画下来。 执手八年,与卿同行。 临死也未曾说出口的话是,我心悦婉婉。 初识,“嫔妾私以为,陛下心悦嫔妾。” 最终,我心悦婉婉。 薄情者,终付深情。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0318/287874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0318/2878749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