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159章 这能是一个人写出来的东西?

第159章 这能是一个人写出来的东西?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原来我才是大魔王吗? 重生后,这豪门乖乖牌我不当了 花颜汐夜逸白 一不小心修成大佬了 穿越就怀崽,池总太温柔了 反派:被逐出师门后彻底黑化了 神医救世:从官场开始 全球高武之死气面板 梦镜编织者 至仙灵玦

五一刚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稿费便发下来了。 三万两千多字,也就是320块钱,对江弦来说不算多,但一想到这部他花费心血在其中的短篇巨著能够问世,能被更多读者看到,心里便抑制不住的兴奋。 同时,他在《京城文艺》那边作品集的出版,也终于能提升日程。 《边城》所掀起的观影热潮,仍在全国的电影院内持续着。 中影那边儿省级电影公司都在加订拷贝,拷贝总数量达到了近150个。 150个拷贝什么概念? 此时的电影市场,实行计划经济式的统购统销。 电影厂拍出电影,先以每部70万元的价格统一卖给中影集团,中影统购包销,省级电影公司看过后征订拷贝,一个拷贝付给中影1.05万元。 算一笔很简单的帐,如果拷贝订单达到70个拷贝,那么中影的利润持平,少于70个就亏损,多出70个就盈利。 别以为卖70个很简单,《那山那人那狗》,刘烨演的,当年卖出了1个拷贝。 而像《庐山恋》这种票房过亿的大热片,上映以后卖出了近400个拷贝。 艺术片不比娱乐片,《边城》能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卖出150个拷贝,已是相当振奋人心的成绩。 老首都电影院。 银幕上闪烁的微光,映照亮江弦和朱琳的面庞。 “在电影院里看,和我那会儿在电影厂看的,又不是同一个感觉了!”朱琳小声唏嘘。 江弦捏了捏她的手,“把《车水马龙》演好,到时候电影院全是你的镜头。” “现在我也很满足了。” “你是不是化妆了?”借着电影的柔光,江弦瞥一眼她的侧脸。 “没啊。” “嘴怎么那么红,涂口红了吧?” “没。”朱琳努起嘴唇给他看。 “看不清。” 朱琳笑了,攥起他的手,放她唇上快速的抹一下,“有没有?” 咝。 江弦验了验落红。 “还真没。” 电影散场,意犹未尽许久,俩人才并肩从电影院里离开。 “你那写的怎么样了?”朱琳娇声问他。 “快写完了。”一说起这,江弦就皱起了眉。 内容太特么阴暗了,把他写的跟跳大神似的,学员们还以为是他交不出来作业,给自己压力太大了,还安慰他。 妈的,真不知道这篇的原作者,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将它创作出来的。 俩人溜溜达达往景山东胡同去,今天江弦请了北影厂那边儿的朋友来暖房,王好为、江怀延、施文新、葛尤、陈佩斯、朱时茂 他跟两辈儿人都打交道,还想请凌子风过来,凌子风在外地取景,来不了,托人随了份礼。 一幅他亲笔所绘的国画,内容是松月,四尺长,卷轴装裱,画左侧题写一行小字,赠江弦先生。 “凌导的画有说法,人是美术生出身。” “凌导他姐夫就是大画家,李苦禅老爷子,这耳濡目染也差不了。” 江弦还真不知道这些。 他只知道凌子风的亲弟弟的孙子叫凌潇肃。 说凌潇肃可能还有人不认识,他有句名言一定都听过—— "伱好骚啊~" 江弦当即给这画挂了起来,又领着一大帮人,在他这院子里转上一圈儿。 “江编剧你这大院子,快赶上咱们北影厂的院子了。” “诶?他人呢?” 不知道啥时候,江弦已经拉着朱琳进到正屋西边儿那间。 “还跟西耳房通着?”朱琳眨巴着眸子,四处打量。 “开个门,西耳房做个书房。”江弦攥住她的手,掀开蚊帐,往大床上一带,“感受下咱这屋的床。” “呀~”朱琳眼神那叫个幽怨,掀着一小截蚊帐蹙眉瞪他,真有几分欲语还休的滋味儿。 “这么多人今天~” “平时你也不来啊。” 江弦轻拥她入怀,还没温存多久,就听着堂屋有人进来。 朱琳赶忙拍拍他胳膊,从怀里挣脱,快步走出西屋。 迎头撞见饶月梅和江国庆,盈盈站住,烫着脸,娇声问候一声,“叔叔、阿姨。” 江国庆和饶月梅同时一愣,足足延迟了三秒,才回一句,“哎,来了。” 江弦在后面哭笑不得。 怕撞着人,你走西耳房啊。 5月10日。 一天的课程结束。 王安忆像往常一样,先去文讲所的小资料室看一眼,有没有新到的好书。 资料室管理员叫小井,王安忆和她打一声招呼,“小井老师,有什么新来的好书没?” 小井瞥她一眼,“这个月的《京城文艺》你看了么?” “第几期?” 王安忆最近一直在关注《京城文艺》,她的作品被王濛约去在《京城文艺》刊发。 这还是她第一次在这么高级的杂刊上发表作品! 兴奋之下,便把今年的1-4期《京城文艺》全看了一遍。 “第5期,你应该没看,今天新到的。” 小井递给她一份蓝色封面的《京城文艺》5月刊,“你看看吧,江弦老师发作品了。” “.谁?” 这可真叫王安忆错愕住了,他们那些过了稿子的学员,无不兴奋的和同学们分享,即将在什么刊物上面刊发。 可却从未听过江弦有什么作品过稿的啊? 连忙捧起5月刊扫了一眼,都不用掀开目录,封面上便写了江弦的名字,俨然头条待遇。 咝。 王安忆心里一阵震撼。 难道这便是江弦同志强大的自信? 过稿已如家常便饭如吃饭喝水一样平常的事情,已不足与外人道也。 此刻再回想起她们过一篇稿子激动的模样,顿觉幼稚无比。 她去大饭堂找了个座位,静静的读起这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蒋子龙家的小孩儿来文讲所里玩了,学员们给他看彩色电视,顺便逗他。 “你家有么?” “有。” “什么颜色?” “黑塞和白塞。” 小男孩一口流利的天津话,“色”要说成“塞”,三声。 “安忆,你看什么呢?”铁宁在王安忆身后问了一嘴。 王安忆恍惚抬起头,眼前一阵疏离,仍沉浸在那个跨越了18年的爱情故事当中。 “写的真好。”她怔怔说了一句。 她是真的有点被打击到了,她的那篇《雨,沙沙沙》让她洋洋得意了好久。 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同样是写爱情故事,怎么在江弦那篇面前,她的爱情就像是小学生过家家。 与此同时。 王濛的桌上也摆了一份《京城文艺》5月刊。 他紧皱着眉头,将一份切糕一样厚的手稿放回桌上,放在那册5月刊的右边。 重新抽出手稿的第一页,第一行写着名,只有一个字—— 《米》 王濛看看左边,再看看右边,心情复杂的猛嘬一口卷烟。 “这特么能是一个人写出来的东西?”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0831/297436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0831/2974368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