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烟雨东晋 > 第二部分:通商丝路,折戟林邑 39:擒羯误绑拜占庭,论功加封临贺公

第二部分:通商丝路,折戟林邑 39:擒羯误绑拜占庭,论功加封临贺公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离婚后,她放弃白月光哭求我复婚 绿茵三十六计 深空进化 网游之守望 被孙权扫地出门,我反手投靠曹贼 我的专属战争游戏 和离后,战王哭唧唧求我复婚 京城第一妖妃 穿越成天女兽的我不想进化 战锤:从行星总督开始

汉中降晋,隗粹、隗文亲率城中官吏百姓、乡绅名士,僧道两家,一起出城,恭迎大晋大队人马。桓温平定西蜀,收复汉中,倍感得意,大队人马入汉中城内,百姓夹道相迎,气氛洋溢,原本一派升平之气。 忽然十字街口,一阵骚乱,只见一队东晋兵士,刚进城不久,便绑缚了一队囚犯,涌上街头。桓温高坐马上,定睛一看,觉得不对,便说道:“本帅平西蜀,收汉中,怀柔诸胡,善待百姓,张榜安民,为何前方那么多人被绑?二弟、三弟快去瞧瞧。” 桓云、桓豁兄弟二人催马上前,桓云喝道:“你等住手,光天化日,为何滥抓子民?” 押解这队囚犯之人,正是先锋官袁乔,袁乔作揖道:“启禀二位将军,末将所俘获之人,并非蜀中子民,而是羯人。” “羯人?”一听这个称谓,桓云、桓豁心中一震,羯族是五胡之一,盘踞中原,建立后赵王朝,这巴蜀之地,怎么会有羯人? “待我细细查看。”桓豁翻身下马,走到近前。 仔细端详,这些囚犯足有百余人,长得褐发蓝眼,眼眶深邃,皮肤糙而白,鼻梁高挺,须发多有曲卷,一副番邦貌,显然不是本地人。 “果真是羯人?”桓豁诧异道。 赵国的羯族君主石虎,以残暴著称,早有恶名,众人皆知。桓云马上说道:“三弟不必多想,羯人祸乱中原,伤我子民,通通问斩,入川蜀道,需严加盘查,以防乱我蜀中。” 这些个囚犯,一看桓云、桓豁的装束,官衔高于东晋兵士,其中一个用僵硬汉话高呼道:“我不是羯人,我是拜占庭人。” 这人自称拜占庭人,围观众人谁也不明白,一看听不懂,那人又喊道:“犁犍....我是犁犍人...” “拜占庭”是何方?众人一无所知,由提起“犁犍”一词,众人更是一脸茫然,唯有老三桓豁,博通经史,学贯古今,想起了有个西域犁犍国 桓豁作揖道:“二哥,你我当去告知兄长,这些戎夷,想必是西海之西,犁犍国而来,或许是西域客商。” 桓云道:“既然如此,我等先去告知兄长,再做定夺。” 这时,桓温随大队人马也到近前,大队继续行进,桓温看到这些被捕的囚犯,驻马问道:“这帮囚犯,究竟何人?” 桓豁道:“皆是犁犍国人。” 桓温望了一眼,相貌异常,更似羯人,便问道:“犁犍国人和羯人,有何两样?” “大大不同,望兄长慎重处置。” “好,暂且看管好这些戎夷,带其为首之人,回去盘问。” 袁乔、袁真立刻将百余名胡人关押,其中一个能说汉话的为首者,带回行营。 汉中行营,设在城内一处成汉王朝的旧行宫之中。桓温席坐上位,军师、武将分列两侧。 “把胡人头领带上来。”桓温道。 只见两个侍卫将那个会汉话的胡人带上,桓温道:“你姓氏名谁,来自何方?” “大将军阁下,我是犁犍国人,名叫莫里蒂,三年之前,受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派遣,远行东方,请求通商,交易塞里丝。” 桓温道:“赵国内乱,羯部大败,我看你等是逃命的羯人!” 莫里蒂看左右卫士手握腰刀,怒目相视,赶忙伸出右手,露出无名指的一枚戒指,说道:“将军请看,这是君士坦丁王朝,使节戒指,还有西域诸国,通关符节。” 这份通关符节,莫里蒂从怀中掏出,侍卫进献桓温,是一张四方牛皮,虽不认得上面文字,但是大大小小的印信,呈现不同文字。 莫里蒂说汉话虽然拗口,但是大意听得明白,降王李势就在一旁,桓温问道:“降主李势,这些犁犍国人,你可认得?” “在下知道,这些商贾,确实犁犍国人,自率驼队越过沙漠,因关内战乱不息,便由陇西,往汉中而来,在巴蜀交易丝绸,纳贡营商。” 桓温又仔细端详一番,桓温道:“观其容貌,越看越像羯人,是准其营商,还是按羯兵论处?” 五弟桓冲,年少气盛,作揖道:“当初羯部入中原,也是朝贡纳税,结果怎样,大乱中原,不如处死,以绝后患。” 三弟桓豁道:“五弟所言,太过鲁莽,太后有旨,应以怀柔之策。史书有云,犁犍国,远在海西,在西汉之时,便与中原交易丝绸,由此开丝绸之路,远播汉威。” 军师郝隆道:“可犁犍国人这副容貌,无论走到何处,都会当做羯人,一张惹祸之貌。” 桓豁道:“究其原因,自大晋迁都建康之后,与西域诸国,久无联系,鸿胪寺也被朝廷裁撤,关门度日,没了邦交。乍见胡人,便当做羯胡,仇视相对。如今收复西蜀、汉中,羯部与西域邦国,也当区别相待。” 众人听了,觉得也是,自中原大乱,没了西域音信,几乎丧失了外交,连主管外交鸿胪寺也不复存在。桓温对三弟是格外信服,又说道:“我大晋虽剩半壁江山,但是西域诸国,甚至西海之西,仍旧仰慕,可见二京虽丢,余威犹在。” “兄长之意......”桓豁问。 “犁犍国使团,万里而来,应令其进京朝贺,拜见天子。如今朝廷又有怀柔之策,就命降主李势,与犁犍国使者一同回京,一来报捷邀功,二来恢复邦交。” 收复西蜀、汉中,桓温命三弟桓豁解送被俘的降主李势、犁犍国使者十余人,乘船东去,返回京师建康。真可谓: 汉由魏晋远名扬,华夏昌盛传氐羌。昔岁漠丘连瀚海,今年巴蜀接荆襄。 功威有际连丝路,德业无崖化狄荒。万里为朋诚可贵,经年驼队路悠长。 捷报飞传,俘获甚多,文武百官一同上朝,朝贺大捷。丞相司马昱奏道:“微臣启奏太后,永和三年五月,伪汉主李势自缚献降。伪汉余部,于汉中臣服。反贼李势,及其宗室李福等十余人,即日押赴京师,等候朝廷问罪。” 褚蒜子道:“平定西蜀、汉中,先帝多年夙愿,既然桓温有此战绩,理当封赏有功之臣。” 丞相司马昱道:“桓温收复西蜀,功勋卓著,可封豫章郡公、征西大将军。” 庾希奏道:“太后此事,万万不可,桓温虽善用兵,但别有用心,他曾言若不能流芳百世,尚足矣遗臭万载。此言何意,乃是奸雄之念!” 褚蒜子道:“桓温虽有狂言,但收复西蜀,功勋卓著,若无封赏,如何激励将士?” 庾希道:“豫章郡公太过显赫,若是有朝一日,桓温收复二京,岂不是要封王?” 众臣一听,觉得此言也有道理,桓温性情狂妄,又敢擅作主张,都怕有朝一日,功高震主,众人也觉得该留些余地,以便日后再封。 庾希接着道:“异姓者不可为王,豫章郡公,封爵过高,不如就贬一级,改封临贺县公。” “那就改封临贺县公,加征西大将军。” 司马昱道:“成汉王李势,兵败投降,已被押赴京师,请太后定夺。” “此事桓温有何主张?”褚太后问。 司马昱道:“以臣之见,桓温历次奏章,也力主怀柔之策,收复人心,广纳贤才,可谓高瞻远瞩。蜀中气象,一片向好。” 庾希道:“启奏太后,桓温所谓怀柔,意在收买人心,自丰羽翼,其心不可测。” “怀柔之策,桓温与哀家不谋而合,既然桓温力主施恩于人,哀家若杀李势,未免有些心胸狭窄,更不得人心,就封其为侯,留在京师。” 司马昱又道:“微臣听说,此番除了押解李势回京,还送来了犁犍国使者。” 庾希奏道:“启奏太后,自五胡入中原,都城南迁,与西域诸国,再无联络,谁也不曾见过西域人,如何交流?” 老臣庾条道:“西域与中原,语言也不通呀。” “是呀...是呀...”大臣们交头接耳,讨论着早已陌生,且中断许久的西域外交。 褚太后道:“桓温已把使者送到京师,既然都没见过,不妨就见一见。”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0882/287934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0882/2879341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