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自己多干点活怎么啦!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饥荒年,我靠通古今带领全家暴富 四合院:七三开局,女儿国王上门 我在大明,风生水起 断亲绝爱后,反派全家悔断肠 送死没商量 楚枫楚月 战锤:安格隆培育手册 书籍1362869 不如再见 重生摆烂后,家人们全都疯了!

朱元璋轻咳一声:“也不是说不想要丞相了……” “整个中书省都不想要了是吧?”马蓁蓁继续问道。 朱元璋露出憨厚的笑来:“这怎么说呢……” 马蓁蓁:…… 所以朱元璋当真是从一开始便不想要这个辖制皇权的中书省? 她颇有些头疼:“爹啊,丞相制存在上千年,难道其他皇帝就没有想收回权利的吗?但为什么不能呢?” “他们做不到,是他们懒惰,而我可不同,我自己能干完!”朱元璋昂头说的很是骄傲。 马蓁蓁:…… 好好好,你劳模,你光荣。 那后世呢? 这中书省前脚被朱元璋废了,后面朱允炆就搞出个内阁,到朱棣那里更是发扬光大。 再往后看,不仅内阁了,还有个司礼监,两边为了争权那是咔咔打的,还不如就一个独揽大权的丞相呢。 “这天下是我打来的,如今却要分权给他们……”朱元璋小声嘀咕着。 被马蓁蓁戳破了心思,他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他看到的奏折,丞相先看过,筛选过,再给他;他要做的事情,还要问过丞相,若对方不答应便不能做。 若只是国家大事他也就忍了,但私事,家事,甚至他睡后宫哪个妃嫔睡多久,丞相想知道,都可以过问一句,再不咸不淡的劝一句“皇上保重龙体啊”。 这些关他屁事啊! 朱元璋的想法很简单,这天下是他打下来的,那就是他的,一切都要听他的。 什么丞相,还得分权,还要辖制他?凭什么! 咱老朱多少年没受过这种气了! 虽说现在还好,建国之初,丞相又都是他相熟的兄弟,但以后呢? 朱元璋也读过史书,所以他也想不明白,那么皇帝明明已经足够英明神武,为何还能忍受有丞相的存在?! 分权,被管,也就算了,你还不能罚那丞相。 罚了的话,那些言官们一张嘴,能怼的皇帝都怀疑人生。 甚至落在史书上的记载,也是丞相敢于直言,皇帝却背了个不纳谏的恶名…… 所以在有些丞相看来,被皇上骂,甚至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朱元璋想想就觉得要烦死了! 李善长已经年迈,以后或许还要换其他丞相,那便是换个人来管着他…… 呵,连随着他起于微末的老乡他都不想忍了,何况其他人?! “爹啊,除了看折子处理事情,你难道就没有其他事情做吗?”马蓁蓁不由问道,“你可以休息,可以去春猎,秋猎。” “夏天避暑,冬天取暖,都做皇帝了,还要一直干活吗?” 马蓁蓁是真心发问。 朱元璋却很不赞同:“诶,多干点活算什么呢?干的快点,挤出时间也能做你说的这些事情啊。” 马蓁蓁:…… 得,她爹还真是一副好身体。 “而且有你之前做的表格,还有那什么阿拉伯数字,我给他们定了格式,那些折子看起来一点都不费劲!”朱元璋乐滋滋的。 还好他推广的早,现在几乎都没人敢在给他的折子里乱写废话了。 马蓁蓁:…… 朱元璋还说:“我一上午就能看完一百道折子!” 马蓁蓁无话可说,目瞪口呆,只能拜服。 而朱元璋此时也想起另外一件事:“这些官员俸禄都这么高了,总不能还贪污吧?不行,他们一两银子也不能多拿!” 想想要花那么多钱养臣子,朱元璋心疼死了! 都已经得了这么多俸禄了,还敢贪污,他老朱肯定要杀无赦! 马蓁蓁看着此时目露凶光的朱元璋,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反正她来也只是为了劝朱元璋别给大臣俸禄太低了,现在目的达到。 至于废除宰相制度…… 马蓁蓁并没想好该怎么劝这个牛似的亲爹,准备回去想想办法,改日再战! “对了,蓁蓁,你之前说让我对伯温好点……” 朱元璋叫住她,话说一半又沉默,沉默之后却是叹气,“你还知道些什么?” 马蓁蓁轻哼一声。 那她知道的可多了。 “外忧内患,一时都解决不了吧?做皇帝就是这样滴~”马蓁蓁先说了这么一句,又转身坐在她爹对面。 朱元璋也没什么意见。 这天底下,能这般不守规矩和他坐在一起,用这种口吻聊天的,以后怕也只有马蓁蓁了。 眼看着马氏越发有了做皇后的样子,哪怕人后会怒喝一声“重八”,却已经开始学会守规矩。 朱标虽然还是他的好大儿,但也越发有了太子的样子,被宋濂他们教导的很有章程,但就是太有章程了…… 像马蓁蓁这般,还是只将他当成自己爹的,实在难得。 而且马蓁蓁身份也是不同的,朱元璋不愿意约束着她,也只有这般,让他感觉自己除了是大明的皇帝,也是个人。 他只追问了一句:“外忧再说,内患怎么办呢?” 这倒是让马蓁蓁有些惊讶了,毕竟史书上一直说的是朱元璋坐山观虎斗,像是在看戏一般呢。 朱元璋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浙西那边权利太大,但随我打天下的就是他们啊!” “你之前劝我善待伯温,我想了想,那人除了说话难听之外,其实也是个人才。” “但是他万不该非得要和李善长作对啊!” “打仗这么些年,后勤都是老李干的,政务他也处理不少,我率军打仗的时候,坐镇后方的就是他……” “人不能不讲良心啊,他做了这么多,就算不像是徐达他们有实打实的功绩,咱也不能忘了他的功劳啊!” 此时的朱元璋,还是很看重兄弟情谊的。 所以在历史上,朱元璋直接称李善长为第一功臣。 洪武三年,朱元璋封了开国六公爵,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 除了他之后,其余五个是徐达,常遇春(当时已逝去,封的长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 这些人都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尸山火海中走过一遭才得以封公爵。 但李善长排位还在这些人之上,名列第一,更是其中唯一的文臣。 所以如今浙西集团之首,自是李善长。 与之相对的,是浙东那些来投奔朱元璋的儒生们,则是以刘基为主。 但历史上的刘基实在不讨朱元璋的喜欢,几次险些被赶走不说,开国之后也只封了个伯爵。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0995/291269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0995/2912691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