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粮食与战争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真的不想当抵抗军首领 从一人之下开始属性修仙 上班摸鱼,一等功自己送上门了? 从云养北海巨妖开始 小乖乖进门后,大叔夜夜归家 巫师纵横诸世 闲山静水小村生活 老九门之冷言瑾 坐牢五年,刚出狱姐姐们就抛弃我 重生之疯批美人爱装傻

“将军!” 李齐匆忙而入,赵括闻声一个激灵站了起来。 看到赵括脸上有些惊慌失措,李齐愣了一下。 于是在心中暗道:“大将军不会是在行摇橹之事吧?” 赵括脸色一正背转身去,沉声问道:“何事?!” 李齐连忙收拾心神,拱拜道:“启禀将军,抓到一名细作。” 闻言赵括猛然转身看向李齐。 “可有书信?!” “在此!” 李齐从怀中摸出一块竹羋,递到了赵括面前。 将竹羋摊在手中看去,上面用秦篆写着几个字。 “粮道已便,明日午时,举兵破城!” “干的漂亮!” 赵括重重将竹羋拍了一下,随之吐出胸中的一口浊气。 看来秦军已经上当,准备在明天中午攻城。 但从密信上的信息来看,对方已经制定好作战目标,绝对不是固若金汤的长平,而是先取西营作为跳板,直指赤丹大营,从而截断粮道制作投石车,一箭双雕。 “现在细作在何处?” 李齐回道:“正在死牢审讯。” 赵括当即道:“秘密处死,不可声张。” “属下明白。” 说完李齐就欲退出。 “回来!” 李齐连忙回身拜下。 赵括沉思了一下,道:“将这份密信想办法送与秦军,切记,不可走露风声。” “遵命!” 李齐接过竹羋重新揣入怀中,这才匆匆告退。 赵括负手而立,长长吐出一口气。 这封密信一旦送出,也就意味着将钓上一条大鱼,能不能接得住,就要看主将的未雨绸缪了。 “粮道已便,明日午时,举兵破城……” 赵括低低地念着三句话,仔细品味着其中的意思。 最重要的信息,便是他们准备从粮食上入手,由内而外突破赵军的防线。 发起突袭的时间段定在午时,正是吃了饭之后的两个小时。 吕不韦从秦军那里带来的粮食,赵括已经亲自查看过,正是掺杂了大量巴豆,准备在赵军全体汆稀时,一举打守备军一个措手不及。 由此不难推断,明日的重要节点,正是食时的这顿饭。 如果潜入大营的秦军不傻,就一定会想办法将这批军粮作为明日的食材,尽快让将士们吃到肚子里。 而等所有人经过两个小时的消化,巴豆已经充分发挥其效用时,秦军一定会采用突袭对守备军发起总攻。 到那时,秦军主力来到,而大营中扮成民夫的秦之锐士会里应外合,彻底打通从西营到赤丹的粮道,从而一举将长平完全包围,扼制长平的咽喉,使得赵军动弹不得。 好一个天衣无缝的作战计划,如果没有察觉,这必定会打赵军一个措手不及。 让吕不韦去买粮之初,赵括就想到了秦军一定会在粮食上做文章,想到了他会派锐士假扮农夫,也想到了在送粮之时突起发难。 但就是没想到白起的手段,竟然阴狠到了这个程度,不惜以十万石粮食的代价,将赵军的防线彻底摧毁。 不过现在赵括已经对敌情了如指掌,接下来怎么做,就要各凭本事了。 既然现在粮食这么贵重,要是弃之不用岂不可惜? 赵括在小农意识的作祟下,忽然心生一计。 想到这里,赵括即刻找来一个木牍开始伏案奋笔疾书。 “明日午时,尽起弓弩兵藏于西城头,没有将令,不得出城迎战!” 写完吹干木牍上的墨迹,找来心腹将之连夜送往长平,交与廉颇老将军手中。 相信廉颇在看到这封密信时就能猜到,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高光时刻即将来临。 只要看到这封信,赵括根本就不用担心廉颇会擅自行动。 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不到最佳战机,绝不会轻易出手。 赤丹峡中的晨光,总是会比平原地区来的更晚一些。 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出现,整个山谷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处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一大早,杜鹃鸟在赵括的帐前叫个不停,赵括正在帐中看信。 赵王送来了好消息,说已经和韩魏两国君王联系好,准备借给赵国五十万石粮草共抗秦军。 放下木牍,赵括哼了一声。 赵王这个傻小子,还沉浸在即将到来的胜利中沾沾自喜。 但是他却不知,在前线作战的将士们,每天都在勒紧裤腰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 韩魏两国想要把粮草送到长平,河内郡则是必经之路。 然而此时被秦军占领,就算河内郡的百姓们想要把粮食送过来,恐怕也并非易事。 故此,赵王的这个好消息不看也罢,还是先顾好眼前才最重要。 根据可靠消息,秦王对赵国也是用上了吃奶的劲头,直到目前为止,还在源源不断地为野王输送兵源和粮草。 幸好,赵括提前在河内郡安插了乐毅这颗钉子,无论何时都不能让秦国赢的太舒服了。 三十万秦军不可小觑,要知道这些强悍的老秦人,为了杀敌立功,真若上了战场,可以以一当十,杀红了眼,个个都是野兽一般,看见人头就会两眼放光蜂拥而上。 “启禀将军,一切已经安排就绪。” 李齐拜入帐中,赵括这才提起一口气,双目炯炯。 “好,传我将令,各营将士饱餐一顿,一切如旧。” “谢将军!” 李齐拜退,准备传令全营开始造饭。 按照惯例,辎重营中所有将士皆是统一造饭,再按需下发各营帐。 如此是因为便于管理,防止有些吃不饱的士兵偷偷摸摸开小灶,增加粮食损耗。 然而今天一大早,赵括就下达了一项政令,辎重营所有部曲化零为整,按照五百人为一伍,各自在营中取米下饭。 由此阶级增加,自然也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消耗。 一共两万人,划为四十个单位,各自为营。 同时,这也会凸显出存在的弊端。 四十名做饭的伙夫会偷吃,五百将手下最起码要五个百夫长,百夫长手下又有十名什长,口粮经过层层剥削,按照地位分配,发到底层的兵卒,也随之大大减少。 但是今天赵括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下令每百人额外发放一石粮食,到士兵手里,比平时的口粮足足多出半斤有余,足以让将士们吃个溜圆。 所以这条政令一下达,整个辎重大营都陷入一阵欢腾。 只要能让吃一顿饱饭,这些将士比娶新媳妇还高兴。 大营一角,蒙骜眉头微微皱起,却显得心事重重。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1050/288767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1050/2887676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