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 > 第六百二十五章 藏匕首的地图有点短

第六百二十五章 藏匕首的地图有点短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掌事女官(清穿) 芳华未绝君心旧 人在海贼,女帝彻底坏掉了! 林凡陈嘉仪 辱痕 快穿之渣女她身娇体软 盛唐大公主 回到古代当咸鱼 编辑出一个娱乐人生 三国:我能无限刷新词条

等两位告状人说完。 陈光儿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说我利用捐赠书籍的善举,欺压当地书生,逼着他们为我当义工抄录书籍?” “说我假借捐赠书籍之名,实则暗中将这些书籍全部发卖到蓉州城来?” “你们说你们是旌阳县的村民,那我请问你们,是哪个村的?” 此话一出,李刺史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脑门,暗道一声“好糊涂”。 他光顾着派人召陈光儿前来,还未看过状子呢。 状子上写着苦主的身份。 比起问这两个只会渲染情绪的苦主,还是状纸上的内容更可靠一些。 “谢长史,两位苦主的状纸呢?呈上来!” “回刺史大人,他们两人大字不识一个,是下官代劳写的状纸。” 谢长史将状纸呈上。 李刺史只扫了一眼,两条眉毛顿时拧成了一个川字。 “谢长史,这状纸上,也没写要状告陈光儿污了捐赠书籍的事,更未提压榨学生当义工,只是说他们没有收到捐献的书籍,怀疑陈光儿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给他们,这才前来相告!” 严格来说。 光凭状纸上的内容,根本不可能当作是急性大案,当即开堂问审。 这一切,果然是有人在背后搞鬼,另有图谋! 谢长史仿佛才知道自己在状纸上写了什么内容似的,故作懊恼地对着李刺史拱手认错。 “下官也是被外面的人吵糊涂了,他们怎么说的,下官便怎么写的。” 说着,谢长史对着堂下两人暴喝质问。 “你们到底要状告陈光儿何罪?!” “回长史大人的话,我们、我们就是怀疑陈光儿把要捐给我们的书,卖给了旁人,人证物证俱全,我们不能告吗?” 两个告状的人也没想到,按照计划里的,他们应该先说人证物证。 事情都摆到面前了,还要先看状纸,好像要确认他们的反坐罪名似的。 有种,告不赢的感觉呢? 谢长史早已在心里骂上了。 该死的陈光儿,原以为黄口小儿,第一次被召上大堂,会紧张失措。 没想到上来就知道看状纸。 今日告状一事,堂下的两个人根本就没打算告赢,早在腰间屁股上夹带了东西,准备挨打了。 捐赠书籍被挪用的事,可大可小,陈光儿真正捅的大篓子,还在后头呢! “刺史大人!根据谢长史所写的状纸,不论两人来自何处,他们就算告输了学生,受到连坐之罪,恐怕也只会被打三十大板。” 陈光儿站起身来,转头看向堂外围观的众人,掷地有声道。 “这摆明就是有人见我的作坊,生意做得红火,想要用这种小伎俩来抹黑于我。” “旌阳县各所新建学堂的捐赠书籍,每本书的寄语,都标注着受赠者的名字,乃是一对一捐赠物品,绝不可能出现挪用的现象!” “还望大人明断!还望诸君不要听信小人的馋言!” 众人望着从容自信的陈光儿,再看默不作声的两个告状人。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们这是被人利用出成了出头鸟,险些让陈光儿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 “幸亏陈公子行得端坐得正,知道在捐赠书籍上提前标注,否则还真是有嘴说不清了!” “这二人实在可恶,也不知是什么仇什么怨,竟无故抹黑陈公子。” “满城飘了大半夜的纸,还都是上好的宣纸,花费上万,能是这二人用得起的?” 此话一出。 众人议论的声音渐弱。 明眼人此时,已经察觉到,他们好像成了旁人棋盘上的棋子。 就在不少人不想无意间为旁人助纣为虐,准备离去时。 人群里,不知是谁尖着嗓子大喊。 “不能只听陈光儿嘴上说的就定案,他说捐赠的书籍里有名字,必须把扣押的证物拿上来逐一翻看!” “只有证实了这些书,确实不是捐赠的书,才能认定这两个心思不纯的告状人是诬告!” “大家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言之有理。 再加上说话的人,似乎是向着陈光儿,推出的这个提议。 避免事后有人说官署袒护陈光儿,只听信一家之言。 围观的众人在思量过后,振臂齐呼。 “验明证物!” “还陈公子一个清白!” 坐在椅子上的林羽和李无虞,相视一笑。 崔家藏匕首的地图,着实有点短了。 他早在装载书籍的车队出发时,就猜到了,崔家的全套计划。 他们让谢长史当官署内应,先利用一定会出现的两个告状人,把点名让石钟等人直接送到官署的一万套书籍扣下。 接着,告状人击鼓要申冤,把满城飞纸,利用免费送书的噱头,吸引来的百姓与学子聚齐于此。 然后利用捆绳游街的做法给光儿心理施加压力,让人们误以为光儿的形象不正派。 最后。 才是崔家真正的目的。 验证物! 即,验书! 计划进行到这一步,应该有不速之客,来当见证人,引申到下一个案子里才对。 说曹操到,曹操便到。 “刺史大人!学生施瑞辰拜见!” 李刺史刚要下令查验证物,看到自人群里,横空走出来一个身穿锦衣的青年人,困惑地眯眼看去。 “施瑞辰?你是何人?与此案有何关系?” “在下自陈公子的作坊,预购了十万套启蒙书籍,与他捐献给学堂的书籍一致,本来学生钱都付了,结果在看到捐献书籍里,有一本《启蒙语录》为崔隐所作。” 崔隐此人李刺史倒是知道。 他前不久才从崔家的书局买了本精装的《启蒙语录》,给自家小儿子开智呢。 此时听到施瑞辰提及此事,他一个头两个大。 啪! “施瑞辰,你到底想说什么,不要绕东绕西,你上堂来,是想当两个告状人的证人,还是想当陈光儿的证人?” 李刺史分辨不清,此人到底意欲何为。 干脆直接问。 “学生不是来当证人的,学生是来当苦主,状告陈光儿,没有经过崔家允许,利用《启蒙语录》获利,若是崔家听闻此事,我订购的十万套书籍无法卖出,陈光儿是否要赔偿学生?” “另外,陈光儿没有经过崔家允许,便抄录了十数万本《启蒙语录》,如此侵犯崔家人的利益,是否应该告知崔家人上堂,询问崔家人是否要状告陈光儿?” “一事不烦二主,还请刺史大人宣告崔家人上堂来,若他们允许,学生也不必状告陈光儿,若他们不允,数罪并罚,也免得大人择日再开堂另审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1095/288925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1095/2889256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