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公孙恭没了主见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穿越三国一小兵 开局三千道经,我成了圣人 都市逍遥小仙医 赤灵剑姬 开挂的学霸 谁允许他修仙的! 逍遥游- 美娇皇夫靠玄学美食宠爱英俊帝王 穿越民国:开创无上国度 LOL:我来证明谁才是世一野!

辽东。 萧寻的等待没有白费,公孙康终于死了。 不过公孙康不是病死的,而是被萧寻派出去的亲卫暗杀的。 萧寻的亲卫各个以一当十,身手不凡,在张敞这个内应的配合之下,杀死公孙康根本不是难事。 甚至萧寻这些亲卫在跟踪了公孙康几天之后,发现他们甚至都不需要一起出手,只要两个人配合一下,就能确保杀死公孙康。 不过为了确保完成任务,他们还是派出了三个人,在深夜动手,悄无声息地杀死了公孙康,然后在张敞的配合下,逃了出来。 这件事听起来很离奇,公孙康也是一代枭雄,怎么可能死得悄无声息? 但如今的情况是,襄平内很多人都看出来公孙康没多少日子了,加上公孙恭主动出手,很多人都站到了公孙恭这边,公孙康对襄平的掌控进一步下降,身边的防卫力量也跟着下降了不少,这才能让萧寻的亲卫轻易得手。 但凡公孙康身体不出问题,他身边的防卫力量依旧,就算萧寻的十几名亲卫一起动手,也不敢说能杀死公孙康。 只能说,公孙康确实是该死了。 萧寻的亲卫得手之后,马上骑快马给阳乐的萧寻报信。 萧寻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当即点兵,率领一万大军直奔襄平。 虽然在阳乐和襄平之间还有一个昌黎,但昌黎内本就没有多少兵马,状态和阳乐差不多,萧寻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与其花费时间攻打昌黎,还不如直接进攻襄平,一举定乾坤! 萧寻千里奔袭,行军速度极快。 等到襄平那些人早上发现公孙康被杀死的时候,萧寻的大军距离襄平已经不足二十里了。 二十里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全力奔袭的话,只需要一刻钟左右的时间。 就算萧寻怜惜马力,也不想让士兵太过疲惫,半个时辰的时间也足够了。 而半个时辰的时间,根本不可能让襄平那些人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更过分的是,公孙康刚刚被杀,襄平人心不稳,公孙恭也没能第一时间控制襄平的局势,所以想要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就更是天方夜谭。 当斥候说萧寻率领的大军即将抵达襄平的时候,这些人才惊慌起来。 公孙恭也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还是张敞提醒他,应该先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商量对策,公孙恭这才醒悟过来,赶紧让人把襄平内官员召集到一起。 襄平这些官员虽然各自心怀鬼胎,但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生出别的心思,要不然一旦襄平被攻破,他们都得完蛋,所以他们各自老老实实的,打算看看公孙恭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 但实际上此时的公孙恭早已经没了主见,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他是亲眼见识过萧寻的强大的。 还在张敞站在了公孙恭这边,表示萧寻绕开昌黎,强行进攻襄平就是自取灭亡,只要他们在襄平死守,然后派出信使通知昌黎守将,从昌黎出兵,攻打萧寻的后方,萧寻必然崩溃。 公孙恭连连点头,觉得这个办法很好。 他本就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领兵的经验,自然是张敞说什么就是什么。 襄平其他官员虽然有点见识,但如今公孙康刚刚被杀,情况不明,公孙恭看起来人畜无害,但谁知道杀死公孙康的凶手是不是公孙恭安排的? 这个时候和公孙恭作对,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更何况张敞提出来的意见确实不错,只要昌黎出兵,从后方攻击萧寻,萧寻必然崩溃,他们再趁机出兵追击,必然能够击败萧寻。 所以众人仅仅是简单商议一番之后,就做出了让昌黎出兵的决定。 军事上的问题商议结束,但襄平这些官员并没有离开的意思,因为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公孙康死了,公孙恭到底要不要接管辽东? 公孙恭接管辽东的话,他们的利益如何保证? 所以接下来公孙恭的表态,才是他们最关注的事情。 至于萧寻带来的压力,他们并不是很在意。 萧寻再厉害,也不可能轻易攻破襄平。 优势,依旧在他们这里! 再说了,萧寻远道而来,没有粮草补给,单纯依靠以战养战,能坚持多久? 只要他们坚守襄平,萧寻不足为虑! 有心思担心萧寻的威胁,还不如赶紧想想怎么从公孙恭这里夺取更多的利益,确保家族的发展。 公孙恭看到众人如此态度,也就不藏着自己的心思了。 反正公孙康已经死了,公孙康的儿子还小,他来接管辽东,名正言顺,谁能挑出毛病来? 而且掌握兵权的张敞还站在他这边,他有什么好担心的? 所以公孙恭直接把话挑开,说公孙康突然死亡,留下辽东这个烂摊子,他这个当弟弟的应该当仁不让,把这个烂摊子接过来,稳定辽东,并且可以确保在场众人的利益。 前面都是客套话,最后这句才是重点。 不把在场这些人喂饱,他们凭什么支持公孙恭? 相比于扶持公孙恭,他们为什么不扶持公孙康的儿子呢? 公孙康的儿子那么小,什么都不知道,更好控制。 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利益,才能让这些人跟自己站在一起。 结果就是公孙康的尸体无人打理,公孙恭就已经先一步夺取了公孙康的位子,并给在场众人承诺了许多好处。 这一次襄平官员都高兴起来,全都承认了公孙恭的地位,表示他们一定会竭尽全力辅佐公孙恭,绝对不会让辽东落到萧寻手里! 会议结束,公孙恭抓紧时间派出信使前往昌黎求援,让昌黎守将赶紧出兵。 然而襄平这些官员不知道的是,在公孙恭的府上,竟然还有一名曹昂派来的信使。 这名信使几天之前就已经进入襄平,见到了公孙恭,劝说公孙恭投降。 只不过公孙恭觉得襄平的情况还好,不需要着急,所以就暂时让曹昂的信使住下来,丝毫不提别的事情。 可如今,公孙恭觉得,还是提前和曹昂的信使聊聊比较好,毕竟在面对萧寻的时候,他心里是真的没有底气。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1403/299187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1403/2991872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