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死守成都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离婚后前任觉醒了系统 娇宦 师姐:助我一臂之力 永恒大宇宙 登神之前,做个好领主 蓄谋撩吻 开局揭皇榜,你说皇后是我娘? 从体育巨星到商业巨头 无尽乐园:从复制魔女开始 娱乐圈之世界级导演

对比庞统的策略,法正的策略就严谨多了。 他建议刘备暂时放弃成都之外的城池,集中所有力量坚守成都。 只要成都不丢,益州在名义上就还是刘备的。 只要刘备能在成都击败萧寻,他就能顺势反击,将之前丢掉的城池都夺回来。 如果萧寻想要稳扎稳打,那也没关系,刘备在做好完全的战争动员之后,可以选择一个城池开战,把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样的策略可就稳妥多了,在确保不会丢掉成都的情况下,尽量和萧寻周旋,等待机会。 刘备综合考虑一番之后,决定采纳法正的计策。 当然,这并不是说庞统不行,而是法正对益州的了解更多,知道应该如何因地制宜,他提出来的策略,自然就是最适合益州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萧寻率领大军进入益州的时候,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沿途的县城几乎都是望风而降。 不过萧寻并没有放松,而是继续给曹操写信,让曹操加派官员和士兵过来,先把攻下来的城池完全控制起来再说。 至于那些投降的官员,萧寻也没冷落,而是安排人,把他们全家送到许都,在中原地区安排新的职位。 只要不让这些官员继续留在益州,让曹操派过来的官员控制这些攻打下来的县城,萧寻就不担心这些县城反叛。 那些新来的官员要是敢这么做,他们那些留在许都的家人,都要死! 虽然这种连坐家人的举措有点不近人情,但不得不说,很有效。 如果不这么做,谁敢保证新来的官员不会投靠刘备? 因为要安排官员,还要稳定后方,萧寻进攻的速度并不快,完全就是一副稳扎稳打,把到手的地盘完全消化之后再继续进攻。 同样的,贾诩和张郃那边也是这样的节奏,先占领县城,然后稳固后方,休整军队,做完这些之后,再继续前进。 反正曹操又没有给萧寻时间限制,只要萧寻能攻破益州,击溃刘备就行了。 曹操在许都看着萧寻每天送回来的战报,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他知道萧寻不会让他失望,却也没有想到萧寻竟然这么给力。 刚刚开始南下,竟然就占领了四座城池,估计最多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将这四座城池稳定下来,然后继续南下,夺取更多的城池。 益州总共就这么大点地方,城池数量也不多,一直慢慢蚕食下去,用不了多久,益州大部分地盘就要落到曹操手里了。 所以曹操也不着急了,就算不能全部占领益州,能夺取大部分地盘也是不错的。 反正刘备也没有多少地盘了,今天夺一点,明天再夺一点,刘备就该着急了。 事实上,刘备已经开始着急了。 他虽然在积极备战,但是益州士族似乎并不买账,还有不少人已经偷偷离开成都了,就是担心受到战争的波及,也有可能是存了二心,打算在萧寻大军到来的时候,主动投降。 刘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却没有办法。 谁让他在益州的根基太浅呢。 要是他敢对这些逃跑的士族动手,其他士族怎么看他? 战斗还没开始,就先做了不得人心的举动,后面就等着被这些士族背刺吧。 所以刘备真的是只能看着,什么都不能做。 因为益州士族的不配合,刘备的战争动员进行得非常不顺利。 主要是之前进攻汉中,刘璋已经发动过一次战争动员了,府库里的粮草辎重武器之类的,已经消耗了不少,还征调了不少民夫。 如今想要再次做动员,普通民众承受的压力太大,刘备就打算让益州这些士族承担一些,但这些士族阴奉阳违,不肯出力,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刘备的战争准备,结果就是萧寻和贾诩两路并进,占领了十余做城池之后,刘备才勉强做好了战争准备。 可到了这个时候,萧寻和贾诩已经会合在一起,兵临成都城下了。 刘备前面算计了半天,最终还是只能死守成都。 这个结果,让刘备很是沮丧。 他以为他仁义之名遍天下,还是汉室宗亲,一人承担起匡扶汉室的重任,益州人应该会理解他,帮助他才对; 可真正到了事头上,他才明白,汉室的名声,已经不行了,这些益州士族更加看重的,还是实际利益。 什么汉室宗亲,什么匡扶汉室,跟他们有关系吗? 谁来做皇帝,对他们来说都没什么区别,只要能保证他们家族的延续,保证他们士族能够在朝堂上获得足够的话语权就可以了。 其他的,都是浮云。 所以不管是刘备还是曹操,谁的拳头大,谁更厉害,他们就听谁的。 当初刘备进攻益州,他们碍于刘备的强大,放弃了刘璋,那现在萧寻进攻益州,他们为什么不能因为萧寻的强大,放弃刘备呢? 他刘备就一定比刘璋高贵吗? 刘备看清楚了现实,也接受了现实,只能选择在成都抵挡萧寻的进攻。 为了防止萧寻再次玩弄阴谋诡计,在萧寻率领大军来到成都城下的时候,刘备就赶紧带着庞统和法正来到城墙上,观察萧寻军队的情况。 阵容齐整,军纪严明,士气高昂。 这就是萧寻军队的真实写照。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刘备的神色变得阴沉起来。 太难了。 真的太难了。 为什么萧寻率领的军队明明是远道而来,却还能有如此高昂的士气,如此齐整的阵容? 和萧寻的军队比起来,刘备仓促之间整顿出来的五万大军,差得真不是一点半点。 五万大军,其中只有一半是从汉中带回来的,算是能征善战,剩下的一半都是临时从成都附近强行征调的,甚至都没接受多长时间的训练,战斗意志和战斗技能很一般,战力更是不敢直说。 单从兵员素质方面来说,萧寻已经实现了碾压。 所以刘备才会发出深深的叹息。 为什么他匡扶汉室的道路,就这么难呢?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1403/302464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1403/3024649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