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新钱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悍腰 古井观传奇 末日:我有一个女神军团 橘尼尔 民俗从抬棺开始 人道大圣陆叶 开局签到获得一百亿 大周龙婿 斗罗:重生曼陀罗蛇,多子多福 阿姨,你也不想这事被孩子知道吧

听宋芸晗竟以自家天地先行,李老三和其他村民终于放下疑虑。 “晗姐儿咱们信你,先前若是没你提点,大家伙也熬不到今日!” “嗨呀,说来倒是惭愧得很。那时您说土豆产量高,大家伙还不信,到头来竟收获那许多......小老儿如今可信您得很呐!” “晗姐,你说种啥俺家就种啥。” 村人们此时虽微有讶色,但念及有土豆的成功案例在前,见她自信之态,遂纷纷点头应下。 季春上旬,宋芸晗开始组织村人们着手稻种栽种。 她将自己现从商城学来的农业知识倾囊相授,指导村人们如何调配营养土、如何控制温度和湿度以确保稻种顺利发芽。村人们在她的带领下,干劲十足。 育秧一月有余,嫩绿的稻苗从土中探出脑袋,生机勃勃,待秧苗长至三四叶一心,方可进行移栽之时。宋芸晗又带着众人在田间忙碌起来。 庄稼把式们小心翼翼地将稻苗移栽到已灌好水的田里,仿佛在种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待栽种完毕,已来到孟夏之时。 在水稻生长期间,宋芸晗时刻关注着稻田的情况。她指导村民们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及时防治病虫害。 由于选用的是耐旱、抗倒伏型的杂交水稻,即使偶尔遇到干旱的天气,稻田里的水稻依然茁壮成长。 水稻自栽种至成熟收割,需历时三四个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渐渐抽穗、灌浆,孟秋与仲秋交替之际,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杆,终于迎来收获的季节。 村里的两千亩稻田一片金黄,仿佛金色的海洋。 村人们兴高采烈地收割着水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正颤巍巍立于田垄之上,直起腰,望着满田的金黄:“后生可谓啊,老朽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稻子哟!” “多亏了晗姐儿,咱村才有了这等好收成。”赵有耕手持镰刀,奋力收割。 不知何时起,他再唤宋芸晗为“妹子”,竟觉难以启口。只因周遭之人目光异样,似他犯了天地不容的罪过,遂只得随了大流,改了称呼。 “她很好。”赵有元自田间抬起头来,遥遥望向远处。宋芸晗舒展笑颜,在阳光下愈显耀眼。 他一时看得痴了,然而一年已逝,他与她之间的距离却愈发遥远。 心口那抹欢喜,再难宣之于口。 “可不是嘛!这杂交水稻真是神了,从前哪敢奢望有这般高的产量。晗姐儿是最有能耐的女子,咱们往后全听她的,每年购新种,好生耕种。” 温月娘将孩儿缚于背上,手中镰刀挥舞,割起稻子的速度丝毫不逊自家男人。 自打生产后,她的身子更胜以往。平日里有婆婆替她看娃,她便入了木工作坊学本事。 她心中深知,自己能有今日,全赖宋芸晗相助。 曾闻女人生娃只会拖家里后腿,可她看来未必如此。如今有晗姐儿替村中女子谋划,她们甚至还能往家拿粮。 葛二妞接着话茬说:“晗姐儿就是咱村的福星啊!这新稻种让咱的日子有了盼头,以后咱可得跟着宋姑娘好好干,把咱村子建设得更富裕。” 众人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地讨论着高产的水稻,讨论着宋芸晗的能耐之处,田间地头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经过称量,这一季的水稻产量果然奇高,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有了这一季的丰收,村里的日子渐渐红火起来。 村民们排着队来到宋家还清了赊欠的稻种,还开始谋划着下一季扩大种植规模,进一步改善大家伙的生活。 “晗姐儿,还完您的稻米,俺家还剩出许多粮食,俺爹打算拖往远地方换些银钱,让俺来同您先知会一声。”有个汉子凑上跟前。 宋芸晗早已想到这层,内心虽不赞同,面上却不见愠色。 “吃不完的粮食无须往出售卖,不日我便会在村中设立一处仓库收粮。” “各家可将多余的粮食拿到这里来,换取所需的物品,比如农具、布料等。这样既可以避免粮食外流,也能让大家各取所需,共同受益。” 村人面面相觑,在自个村子里便能将多余粮食出手那自是再好不过。 如今世道乱着呢,贸然将大批粮食往别处运送,到底容易招人觊觎,沿途多的是人吃不上饭,可别钱财没赚着,反给村里惹来祸事。 好日子才没过上几天,大家伙可珍惜着呢。 不过也以物易物到底没那么方便,有人纠结挠了挠头:“晗姐儿,倘若没有想换之物又该如何?” “好问题,这也是我接下来要与诸位言说的重点。” 宋芸晗提高音量,“粮仓收粮届时会多出以钱币结算的选择,大伙可拿着钱币回家放着,待何时要用,再拿来买东西不迟。” 说着,她朝一旁挥了挥手,顾须风面无表情抬过来几个陶盆,里面放着蓝绿色的圆片,看上去别样鲜艳。 “这便是咱们村今后要用的钱币,与铜钱一般使。日后矿山发工钱也以它结算。” 有村民问到,“那从前的铜钱可咋整?就无用了?” 宋芸晗:“一样用,拿到仓库换成新钱便可。” “而且,我们的粮种绝不能外传,这是我们村子能够持续繁荣的关键。一旦粮种流出去,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我们可能就会失去这份优势。大家务必牢记,守护好我们的粮食和粮种,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宋芸晗语重心长地说道。 村民们面面相觑,而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那个汉子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晗姐儿说得对,俺这就回去跟俺爹说,俺们不往外卖粮食了。” 从那以后,村子里的粮食交换处热闹非凡,村民们在宋芸晗的带领下,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丰收成果,小心翼翼地守护着粮种,共同为村子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宋芸晗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十分满当,除了授课之外, 屋中燃起炭盆,冬日天寒,竟也暖融融一片。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1797/293352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1797/2933523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