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从48年开始奋斗 > 第七十一 章 初见吴昌友

第七十一 章 初见吴昌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山花红了 快穿:那个炮灰我穿过 宠妃 猎户的神医小娘子 女主气运转移后,女配大佬杀疯了 DNF之在阿拉德当导师 摄政王一身反骨,求娶侯门主母 玄学真千金,全网黑后她逆袭封神了 一人之下之举球飞升 种田成全球首富

张浩在桌上喝了会儿茶,几道菜品陆续上桌,直到最后一道麻婆豆腐被何雨柱端上桌。 “雨柱你去把你师傅叫来,我有事跟你师傅谈谈,” 何雨柱点了点头,转回身去后厨把他师父吴昌友叫来了。 这时小二也端上了一坛酒,拆掉了泥封,此酒名叫春桃花酿。 乃是取春天盛开的桃花和粮食酿造,出酒之后放在地下三年,去除酒中的燥气,才能拿出来卖。 过了一会儿,何雨柱带了一个中年的汉子。 张浩起身:“吴大哥你好,我叫张浩,我是何雨柱的二叔,何大清的把兄弟,初次见面多有叨扰。” “无妨,这次你来是看柱子来的,还是另有他事啊?” “都有,主要是来天津有点事要办,顺便看看柱子。” “咱们先坐吧,咱们边喝边聊。” 吴昌友坐下之后,张浩赶紧给倒上了一杯酒水,递到了他的桌前。 “柱子,你先回厨房收拾收拾,等会儿再过来吃饭。” 这个时代的人呢,特别讲规矩,也有臭规矩,也有好规矩。 反正是尊师重道,这时候的师父相当于你的另一个爸爸了,你爸爸要没了,你就得听师父的安排。 当然了,都新中国了,也没人把这放在心里了,比如何雨柱。 要不然,凭着何雨柱的手艺,能让四合院那帮人给他玩了吗? 只能说何雨柱的性格使然,非得在那烂泥堆里搅和。 “好的,师傅,我这就回去收拾,一会儿再过来。” “吴老哥,这回兄弟真的有事求到你了。” “张兄弟说说吧,到底是什么事?” “把你为难成这样。” “其实也谈不上什么为难,但是应该也是被人穿小鞋了。” “都让人穿小鞋了,还谈不上什么为难,你的心胸可真大呀,张兄弟。” “其实吴大哥,我这个工作,我不一定是非得干下去,如果是真的买不到东西,我也就不干了。” “但是我现在就想在北平,找一个安定的地方工作。” “另外,我想知道是谁要弄我,要不然我不甘心呢。” “行,我听明白了,那张老弟你找我一个厨子干什么呀?” “我也不认识卖东西的。” “吴老哥,我要买的东西还真跟厨子有关。” “我们采购科的科长给了我300块钱,让我在天津卫买一些海鲜海鱼回去。” “那你就买呗,那天津卫港口,晚上的时候渔船那块,卖这些海鲜特别多。” “老哥,你说的没错,但我是昨天才得到的信儿。” “今天到这块,也没人领着我,也没个向导,这不明摆着就要看我出丑吗?” “我是找我大哥商量之后,是他让我来找你。” “哦,这么个事儿啊,兄弟,你踏踏实实吃饭,踏踏实实喝酒,你这事到我这儿算是了结。” “不算事,不就是卖海鲜吗,跟海鱼吗,你要是要买别的东西,我还插不上手。” “你要是跟吃的有关的东西,我倒是能帮你买一买。” “我们鸿宾楼,要出去买东西,这些人能上赶着往里送。” “吴大哥,还有件事,这次我也不能白跑,我跟我大哥何大清,凑了笔钱。” “大约有500块,你看看能不能让我们带一些海鲜干货回。” “没问题,不就是要800块钱的货吗?” “300块钱鲜货,500块钱干货吗?” “可是到时候,你能拿回去吧,那东西可不少啊。” “吴老哥,这个你可以放心,我们雇了一个火车皮,到时候我把东西放里,一起跟车回去。” “等火车到站了,我在租个车,把他拉走就好了。” “行,等一会儿,一点多钟我带着你去买鱼,买海鲜的那块看看。” “好说,好说,谢谢了,我敬你一杯吴老哥。” 今天是礼拜一,不怎么忙,一般都是晚上工作结束了,饭口比较忙,中午真没有几个人出来吃饭。 过了一会儿,何雨柱回来了。 “柱子,坐下吃饭,刚才光顾聊天了,我得尝尝你这个手艺怎么样了?” “嗯,不错,这宫保鸡丁,用的是鸡腿肉,花生米也挺脆。” “这麻婆豆腐是鲜香嫩麻辣,反正我吃挺好吃的。” “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啊,这两个简单的菜足以见得有了一定功底了。” “吴师傅,你真会教徒弟,等到了北平,我相信我大哥何大清也会感激你的。” “还行吧,这个岁数能把菜炒成这样,还算不错,但是要想出徒啊,再等两年吧。” 张浩知道这是何雨柱嘴太臭造成的结果。 像何雨柱这样的徒弟放出去之后,坏的名声也是师傅的。 何雨柱上桌吃上饭了,从吃饭上就能看出这小子真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但手特别干净,应该是师傅教导的。 张浩跟吴昌友两个人喝了一会儿酒,吴昌友便拦住。 “张兄弟,不能再喝了,一会儿还要出去办正事儿,在说吃喝的也差不多了吧?” 张浩点了点头。 “柱子,你把桌上东西收拾收拾,我跟你二叔出去办点事。” 何雨柱吃着菜,挥了挥手,示意你们俩走吧,这块归我了。 两人出了鸿宾楼,叫了个骑三轮的,两人上车之后拉着他们驶向,天津卫的港口。 刚到这,就见不少的渔船,已经归来。 不少老百姓在这里买鱼,这鱼真够便宜的。 有一分两分一斤的,也有一毛两毛一斤的,一块两块一斤的也有不少。 吴昌友跟张浩下车,张浩付了,一毛钱车费,三轮车便走了。 吴昌友领着张浩边走边聊,聊着的天津港的历史。 “张老弟,这天津港,乃是曾经大明朝永乐皇帝镀津之地呀!” “后来经历了清明两个朝代之后。” “这里也变成了北方的集货,散货之地,这才造成了天津的富裕,而且此地又离京都很近。” “所以平时也有不少达官显贵来此游玩,吃吃海鲜,但这里的海鲜跟广东那边的比不了。” “但广东那边的海鲜运过来,费用极大不合算,所以北方人想吃活的海鲜还是得到天津卫。” 张浩连忙点头,直呼长见识了,配合一下嘛,他能不知道吗?他是个现代人。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1900/293063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1900/2930631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