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97章:青雀,你就别来添乱了

第97章:青雀,你就别来添乱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满朝文武读心,吃瓜不要命 不装了!医仙归来,前妻哭着求复合 你怎么又把副本搞坏了 今日份仙门优雅杀猪 鸿蒙塔 柯南——魔法师的行为准则 开局流放,我靠空间供养满门忠烈 逆袭反派:这舔狗我不当了! 落疤 太太救命!闻少非你不可

讲武堂的事情定下了。 校长的职位拱手让给二凤。 于是李承乾就加两个副校长的职位。 本来计划中是没有的,但李承乾也要在里头捞好处不是。 难不成只是当个讲师啊。 现在的大唐讲武堂,校长李世民,副校长太子李承乾,大唐军神李靖。 就这样的牌面,傻子都能知道,能进来的,未来必定能辉煌腾达。 第二天李承乾就再跑了一趟李靖家。 这次李靖可没有再推辞了,笑着拱手就答应了下来。 “老臣闲来无事,若殿下不介意,便跟着去看看如何。” 李靖笑呵呵的说道,对于这事他可上心了。 毕竟这大概是他晚年时光,再度发光发热的地方。 挺着这副残躯再坚持个几年,以后军中将领,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 因为年迈身体的关系,现在的李靖跟高士廉差不多,挂着官职,但基本上不上朝了。 “卫公能去,求之不得。” 李承乾让李靖坐上自己的马车,一起前往永兴坊。 至于原本的宅院主人,自然是给些钱财,让其搬迁便是。 现在可不会出现后世那样的钉子户,陛下诏敕,不搬就等着去大牢吧。 马车上。 “卫公听说过苏定方吗。” “有所耳闻,殿下想让他也来当个讲师?” “对,他兵法不错,也有经验,我让李象跟他学习。” 李靖想了想就应了下来,苏定方是太子的人,太子安排亲信进去也很正常。 陛下那边大概也会如此,安排一些信任的将领。 比如侯君集,尉迟恭,程咬金,李勣这些名将,大致都会到讲武堂当个讲师。 严格来说,苏定方是差了些,但太子这边有安排,也没人好说什么。 李承乾见李靖答应下来,笑得更灿烂了。 这就是太子讲武堂变成大唐讲武堂的坏处。 人事权从太子手上,到了二凤手里,讲师的逼格也变高了,即便是十六卫大将军都有些不够看,更何况只是金吾卫将军的苏定方。 如今有李靖保举,苏定方进讲武堂也就不算问题。 李靖没有问太子准备怎么去做这个讲武堂,事情到了陛下那边,陛下自会出个章程。 —— 太极宫,两仪殿。 李世民刚吃完早膳,距离君臣议事还有些事情。 待会关于讲武堂的事情,也会在这次议事上提出来,把章程定下。 “阿难,可有兴趣去讲武堂当个讲师。” 李世民看着旁边伺候的张阿难,突发其想的问道。 对于这个贴身心腹,李世民一直都很信任。 “臣不敢。” 张阿难没有迟疑的开口。 身为左监门大将军,官职是够了,可他是宦官。 那个将领会愿意跟个宦官当老师,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李世民想了想,道:“讲武堂的事情,你也帮着上点心,既不想当讲师,也可以干点别的事情。” 讲武堂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国子监还要更甚。 这里培养大唐的军方将领,往后军职升迁,必然以讲武堂学子优先。 讲武堂是大唐目前第一也是唯一的军事学府,含金量比国子监还要高。 李世民自然不会放任太子在其中施为,否则要不了几年,可能太子在军队里的声望,就要跟自己比肩了。 安排张阿难这个心腹进去,也能帮着监督太子的言行,至少可以有些震慑的作用。 “臣听从陛下安排。”张阿难很开心,讲师当不成,在讲武堂干点别的,那都完全不同。 普通宦官哪里有这等圣眷。 其实本身张阿难的军事能力也不差的,即便是领兵打仗,也不输于一般的将军。 因为自己宦官身份,在玄武门之变,被任命为右监门将军,掌控禁军后,张阿难也是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兵书,不让自己损了陛下威严。 “你说,朕要不要把魏王安排进去?” 李世民有些迟疑的问道。 这个问题他想了很久,但还没决定下来。 太子的讲武堂优势太大,在很短的时间,可能就一两年内,估计就会对魏王形成碾压性的优势。 落败太快,这不符合李世民的利益。 他希望魏王能坚持久一点。 “臣觉得不妥,讲武堂毕竟是太子提出来的想法。” “陛下若把魏王也安排进去,一来牵扯太大,二来影响也不好。” 微微迟疑,张阿难继续道:“至少不应是现在。” 李世民点点头。 他知道自己有些急了。 主要是在自己各方面的压制下,太子竟然还能不断想到破局的办法,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影响到目前稳定的政治格局。 最让李世民感觉到不舒服的地方,就是原本只在文官里发展的太子,现在突然把目标瞄向了军方。 军方这块,一直是李世民最为忌惮的点,当初他就是靠着盖世军功,加上果断出击,才夺嫡成功,拿下皇帝位。 总感觉太子如今,似乎有要按照他曾经路子来的迹象。 太子类父,也不是这么个类法啊。 真是操心。 —— 君臣议事上,李世民把太子提出讲武堂的想法说了出来。 目前的文武官员,还没有像后世王朝那样对立。 文官能武,武官也能文,多数官员走的都是文武双修的路子。 即便是魏征,褚遂良这样的谏臣,也都是能拿起陌刀,横刀耍上一套的。 如今可没有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这说法,即便是普通的文官,那都是从世家出来,自小学文练武,单挑几个普通士兵都不在话下。 大唐讲武堂的提议,自然是一致通过。 也都知道了,陛下为校长,太子跟李靖为副校长的事情。 初步的章程在一番讨论后就定了下来,基本上是按照国子监的模版。 消息也随之扩散开来。 魏王李泰听闻后,面色阴沉,感觉酒杯里的酒都在发苦。 柴令武也是神色凝重。 “魏王不必过于担忧,我听说这讲武堂,目前只招收旅帅一职的武官。” “短时间内,太子不会有太大的势力增幅。” 诸折冲府旅帅为从八品上,职位太低,很难对目前的政治格局有所影响。 这个章程也是李承乾跟二凤商议过定下的。 魏王沉声道:“你知道为什么,讲武堂招收的学员,只是旅帅吗。” “因为这些旅帅,全然不是大族之人,太子是要以此为根基,培养出大量的心腹。” “而后在对高丽的征战中,这些旅帅之人,必然有大量晋升。” “届时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极其巨大。” 目前大唐有折冲府634个,每府约有10个左右的旅帅,也就是说,大唐全国旅帅编制在6340个。 现在的章程是,讲武堂每年分两期,每期约在四个月左右的培训时间,人员在三百人。 来年秋后征伐高丽,这三百旅帅必然会跟随出战。 有功者晋升,这些旅帅晋级后,必然就是太子对军队的掌控加强。 这还是最近的,而讲武堂会源源不断的培养旅帅,太子的势力也会源源不断的加强。 每年六百,两年就是一千二百人。 哪怕太子只掌控旅帅几百,对于现有的格局,绝对会形成冲击。 魏王毫不怀疑,太子会利用自身的权势,把这些归顺的人提高官职,调任到长安周边,甚至是十六卫中。 这样一股强大的军方力量,搁谁不怕呢。 别说他魏王了,指不定父皇那边,都会有些扛不住。 “陛下不会让太子这般强势的,难道陛下不知道太子的秉性吗。” “这是大唐讲武堂,可不是太子讲武堂。” “总不能太子还会亲自上场,去当个讲师吧,如果只是挂名,可没这么容易培养出心腹来。” “消息传开后,朝廷上诸位将军,肯定也要加入到讲武堂中的。” 柴令武安慰道。 他也知道这其中的影响,稍微有些头脑的都能明白。 这其中关键是陛下跟李靖的加入,这就使得讲武堂的牌面变得很高。 培养军事将领是一方面,主要还是政治影响力。 “你说我能否去求父皇,加入到这讲武堂中去。” 魏王冷静下来后,提出自己的想法。 “魏王可以去问问陛下。” 柴令武没有明说,但感觉大概陛下不会同意。 毕竟最近魏王在长安城的声势太过浩大,而且讲武堂是太子提出的。 就算陛下有这个想法,太子肯定会强烈反对。 即便是偏爱魏王,还没到抢了太子的东西,让魏王分一杯羹的道理。 要是到这样的程度,那都可以直接废了太子,让魏王上位了。 不管陛下怎么想,目前还没有流露出要废太子的想法。 “明日我进宫,去问问父皇。” 李泰也没有信心,但总要试试不是。 —— 第二天的时候,讲武堂具体章程就到了李承乾的手里。 主讲师李靖,这点毫无争议。 讲师有侯君集,尉迟敬德,李勣,刘弘基,程咬金,薛万彻,李道宗,苏定方,太子李承乾。 考虑到教学能力的问题,三百旅帅设五班,每班六十人。 十个讲师,只有五个常任,另外五个流动教学。 除此之外,还有文官教学。 因为部分旅帅非世家人,不识字,甚至都没读过书。 这就需要进行扫盲了,从基本的蒙学开始教导。 李世民这个名誉校长,也不可能时常过来教学,偶尔来上一次大课,也就差不多了。 李承乾当然不满意,因为按照章程,每五天他才上一次课,而且只教导一个班。 这就意味着,他所能接触到的,只有六十名旅帅,那还怎么大量培养心腹? 这岂非是给别人摘桃子了。 于是李承乾就拉着李靖,去太极宫闹。 “承乾,这讲武堂至关重要,若非是你提出来,朕都不会任由你加入讲学。” “你现在在讲武堂,首先任务是跟着学习,等学有所成了,朕自然会让你多多教学。” 李世民感觉有些头疼,倒不是因为忌惮太子培养势力,而是觉得太子为了培养势力要去误人子弟。 对于讲武堂李世民很重视,一年六百旅帅。 十年后,大唐所有折冲府的旅帅,几乎都会经过讲武堂的培训。 李世民自然不会等十年,前面两批效果好,就会加大讲武堂的培训数量。 五年左右,就要将折冲府的旅帅全面进行培养。 届时,兵权将会向皇权靠拢,世家受到的压制会更大。 “陛下又从哪里认为,我没有教学的能力。” “或许你可以问问卫公,看看我能不能教学。” 李承乾拉着李靖,就是来给自己当说客的。 李靖也不好拆太子的台,毕竟太子先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太子对于兵法上,有独特的理解。” 李靖无奈开口道。 “果真?”李世民狐疑道。 李靖回道:“臣跟太子探讨过兵法,教导当不是问题。” 李世民微微皱眉,没有立即应下。 李承乾道:“为期一月,若我教学差劲,自可卸下。” “难道陛下连这个机会都不给我吗。” 话都到了这份上,李世民也只能点头同意道:“好,那便以一月为期,若表现过差,承乾可不要怪朕了。” “好。” —— 讲武堂的动作还是很快的,按照正常来说,应该是要在年后启动。 不过李承乾不想等那么久。 以明年就要征伐高丽为由,说动了二凤。 旅帅的人选也不麻烦,主要以长安周边折冲府,包括部分十六卫禁军内的选拔为主。 现在还有一月多的时间到年关。 七日后,讲武堂就要开课,年前将会持续一个月的讲课。 修改后的章程,是李承乾每天都会教学一个班,两个时辰的时间,教学任务还是很重的。 好在备课一次,就能教五天。 消息传开,很多人对太子教学并不看好,大多数都觉得,太子太急了,急着培养亲信势力。 但是教学,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魏王闻讯,当夜入宫,也想加入到讲武堂中去。 哪怕只是挂个名,那也行啊。 李世民很爽快的拒绝了:“青雀,你就别来添乱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2443/301113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2443/3011136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