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毒妃她从地狱来 > 第1079章 都能如愿以偿

第1079章 都能如愿以偿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太空求生:开局百倍爆率 军婚娇宠,酷飒军嫂在八零赚翻了 锦衣卫当差,开局签到风神腿 且下琼楼 未婚夫失忆后有了心上人 四合院:开局进入陶瓷厂 超品医圣叶辰夏若雪孙怡 盖世猛龙 带着小太子上娃综,我洗白了! 女权:我来自异界

>“林婉柔临终前三日,曾托阿念寄出一封未署名的信。信中只有一句话:"若有一日你遇见穿红衣的女人,请告诉她,孩子平安长大,从未忘记她。"” 沈昭猛地抬头:“你是……林婉柔的女儿?” 女子嘴角微微扬起,却不带笑意。“我不是她女儿。我是她**被抹去的记忆**。” 她说,百年前,“断梦司”初立之时,第一道清除令便指向“林氏案”。林家三代行忆疗术,救治失忆者、唤醒冤魂,触怒权贵。朝廷以“惑乱人心”之罪满门抄斩,唯独留下幼女林婉柔,欲从她口中挖出《忆疗谱》全卷。但她宁死不言,最终被施以“九重忘咒”,一层层剥离记忆,直至成为行尸走肉。 而她的部分意识,因执念太深,未能彻底消散,反而坠入当时一口尚未封印的古井??正是这口“噬忆井”。 “它本是初心井的孪生之源,”女子低声道,“可当人类开始用权力切割记忆,它便堕为"噬忆"。它吞下的不是水,是不甘;它消化的不是食物,是眼泪与呐喊。每一个被强行遗忘的人,魂魄碎片都会流落至此,化作井底淤泥。” 沈昭听得脊背发凉。他终于明白为何商队会在梦中反复听见“井不开,魂不归”。那些人并非偶然接近南疆,他们是**被记忆牵引**,是血脉深处残存的呼唤,引导他们走向归途。而“断梦司”之所以制造沙暴迷阵,正是为了阻止他们抵达续忆井??因为一旦续忆井开启,噬忆井便会感应共鸣,所有被吞噬的记忆都将躁动,甚至可能反噬掌控者。 “所以,有人想开井?”沈昭问。 女子点头:“三年前,有个瞎眼老妪来到这里,对着井口说了整整七天的话。她说她女儿叫阿念,说她救了自己的命,说她把最后一盏紫灯留在了庙门口……她哭着求井,让阿念回来。” 沈昭呼吸一滞。那是他在荒庙外见过的老妪! “后来呢?” “井吞了她的声音,也吞了她的记忆。她离开时,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了。但从那天起,井底开始震动。有些东西……快醒了。” 沈昭握紧《万忆录》,指尖发白。他知道,这场风暴早已酝酿百年。阿念点燃第一盏灯时,火种就已埋下;他重建承火台时,火焰已在蔓延;而今日他站在这口血井之前,不是终点,而是**真正的开端**。 他取出紫灯,高举过头,朗声道:“我非为开井而来,但我亦不惧井开!若你藏的是被删的名字、被烧的家书、被压下的真相,那么我告诉你??人间还有人在写,在听,在记!” 话音落下,紫灯骤然大亮,光芒如丝线般垂落,渗入赤砂。裂谷轰鸣,血泉翻腾,水镜上的面孔纷纷转向他,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突然,一道稚嫩的声音从井底传出:“哥哥……你还记得桂花糕的味道吗?” 沈昭浑身剧震。那是疫村中死去的小妹,七岁那年被大火吞噬前,最后说的是:“哥,娘答应给我买桂花糕的……” 泪水瞬间涌出。他跪倒在地,双手撑地,嘶声道:“记得!我都记得!你最爱甜的,少放糖也不行!你说要留一半给娘,结果每次都自己吃完……” 那一瞬,整片裂谷静了下来。 血泉缓缓退去,水镜消散,唯有那穿红衣的女子静静看着他,终于露出一抹真实的笑。 “你可以走了。”她说,“但记住,井不会永远沉睡。当遗忘再次猖獗,当哭泣被视为软弱,当历史被改写成颂歌??它会醒来。而你,将是第一个听见它呼唤的人。” 沈昭深深叩首,三拜不起。 当他起身时,风雪再度降临,掩埋了所有足迹。他收起紫灯,转身离去,脚步坚定。 七日后,他抵达一座废弃驿站。墙角蜷缩着一名少年,浑身发抖,手中紧攥半块焦木。沈昭走近一看,木片上刻着几个歪斜小字: >“父姓陈,母姓李,家住归心集西街第三户。若有好心人见此字,请代我寻亲。” 沈昭蹲下身,轻声道:“别怕,我帮你找。” 他取出曼陀罗茎笔,蘸水在地书写锚点。一夜过去,画面浮现:一对夫妇抱着婴儿跪在官府门前,哭求宽恕。只因丈夫曾在私塾讲授《忆疗谱》片段,全家被判“思想染毒”,孩童强制送入“忘童院”,父母流放北境。 沈昭咬牙录下信息,录入国家记忆档案馆。次日清晨,系统生成回信,通过紫灯仪式送达归心集。当那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收到信件,看到孙子亲手刻字的影像重现眼前时,老妇当场昏厥,醒来后第一句话是:“他还记得我们的姓……他还记得……” 消息传开,各地忆育师纷纷响应,自发组织“寻忆行动”。他们走村串巷,收集遗物、解读残片、唤醒沉睡的线索。有人献出祖传铜锁,内藏母亲临终口述;有人掘开祖坟,在棺材夹层发现父亲手书日记;更有甚者,剖开旧琴腹,在琴腹内取出层层包裹的族谱。 沈昭并未停下。他继续北上,探访更多被遗忘之地。在一处边陲小镇,他听说十年前有批“记忆净化志愿者”集体失踪,家属被告知“已光荣牺牲”,却无墓碑、无抚恤、无追认。他深入调查,最终在一座废弃地下设施中发现大量实验记录:这些人并非自愿,而是被注射新型遗忘剂,作为“清除技术升级”的试验品。 他在现场点燃紫灯,诵念召引之词。当晚,全镇居民梦见陌生人在梦中呼救,有人喊着孩子的乳名,有人反复念叨一句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沈昭将资料上报朝廷,引发轩然大波。礼部力主封锁消息,称“此乃动摇国本之举”;而新任忆育总司却力排众议,公开全部档案,并宣布设立“真相听证庭”,允许幸存者家属陈述经历,由第三方忆育师验证记忆真实性。 听证会上,一位老太太拄拐登台,颤抖着展开一张泛黄纸条:“这是我儿子留给我的最后话??"妈,我没做错事,我只是记得爸爸的模样。"”她说完,全场肃然。皇帝亲自到场,听完所有证词后,起身离座,向每一位讲述者深深鞠躬。 “对不起。”他说,“我们让你们等得太久。” 此后数月,全国掀起“补录潮”。无数尘封的记忆重见天日,许多早已认定死亡之人,竟被证实尚在人间??他们或隐姓埋名避祸,或被困于秘密监牢,或被迫改写身份苟活。沈昭带领团队逐一核实,协助团聚,重建身份。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汹涌。 某夜,沈昭宿于驿站,忽觉心口剧痛。他翻开《万忆录》,发现林婉柔的结语旁,原本清晰的文字竟开始模糊褪色,如同被人用橡皮一点点擦去。更可怕的是,他自己关于疫村火灾的记忆,也开始出现裂痕??他竟一度怀疑,母亲是否真的死于大火?还是……根本没这个人? 他猛然惊醒:**有人正在逆向清除记忆**。 他立刻召集核心忆育师,布下防护结界,将《万忆录》置于承火台镜墙中央,以千万碎瓷背后的名字之力护持其存在。同时下令彻查近期内所有紫灯信号异常记录。 调查结果显示,京城周边多处紫灯莫名熄灭,且熄灭区域恰好形成一个古老符咒图案??正是《万忆录》中记载的“九重忘咒”起始阵法。 “断梦司还没死。”沈昭沉声道,“他们换了皮,改了名,藏得更深了。” 就在此时,南方急报传来:归心集那位流浪画家苏禾,一夜之间消失无踪。其居所墙上留下一行血字: >“画尽忆绝,不如盲眼。” 沈昭握紧拳头,眼中燃起怒火。他知道,对方已经开始猎杀“记忆守护者”。苏禾能以色彩留存记忆,比文字更难篡改,因此成了首要目标。 他当即启程南下,途中接见各地忆育代表。众人齐聚衡阳山承火台,面对镜墙盟誓: “我们不求永生不死,但求一字不灭; 我们不怕权势压顶,只怕无人再提姓名; 今日我等立约: 凡有人被遗忘,必有人为其发声; 凡有一灯熄灭,必有人重新点燃!” 誓言随风传遍四方。 数日后,沈昭抵达归心集。他在苏禾屋中细细搜寻,终于在画册夹层发现一幅未完成的小像??是个年轻男子,眉眼清俊,手持竹简,站在一座石门前。画角题字极小: >“阿念最后见的人,是他。” 沈昭心头狂跳。他翻遍《万忆录》,终于在一段几乎湮灭的附录中找到线索:当年阿念离开疫村后,并未直接前往衡阳山,而是先赴京述职。而在宫门外,他曾与一人密谈整夜。那人便是时任记忆审查司八品录事??**萧景行**。 记录戛然而止,后续全无。 但沈昭记得,李承恩曾提过一名同僚:才华横溢,却在阿念失踪后不久便请辞归隐,从此杳无音信。而那人,正是萧景行。 “原来如此……”沈昭喃喃,“阿念不是独自走完这条路的。有人接过了他的笔,他的灯,他的使命。” 他合上书,望向远方群山。 夜幕降临,归心集百姓自发点亮紫灯,一盏接一盏,连成星河。孩子们围着火堆,听老人讲述那些曾经被禁止的故事:有母亲为保孩子性命谎称其非亲生而遭唾骂,有书生抄录禁书只为后代能知真相而被剜舌,还有少女冒死传递家书,最终葬身雪谷…… 灯火通明中,沈昭取出曼陀罗茎笔,在空中缓缓书写: >“阿念,我们还在走。 >灯未灭,路未断, >人心不甘遗忘, >所以我们不停笔。” 字迹化作流光,升入夜空,融入万千紫灯之中。 而在千里之外的深山古庙里,那瞎眼老妪又一次划亮火柴。火焰跳跃,照亮她沟壑纵横的脸。她咧嘴笑着,喃喃道: “今天有人来说,看见紫灯排成了字……说是"薪尽火传"……真好啊……” 她摸索着将火柴投入陶碗,紫焰再起。 风穿过破窗,吹动火焰,微微摇曳,如同呼吸。 这世上,从不曾真正黑暗过。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2588/353496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2588/3534966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